時間:2014-08-17 20:09:37
來源:王錫懷 作者:荊楚網
8月12日晚,自貢市富順縣安溪鎮毛橋社區3歲女童琪琪(化名)外出玩耍失蹤,上百人尋找兩天也沒有結果,經警方調查,鄰居家13歲女孩小敏稱,當晚自己送琪琪回家,開門時不小心將她撞倒,以為撞死了,因擔心家里賠不起錢,心生恐懼,遂將其扔進糞坑,致其死亡。而小敏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小敏的爺爺除了做農活外,平時很愛喝酒,對小敏也基本不管不問。(8月16日《成都商報》)
在農村,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用勤勞獲取家庭收入,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但他們的孩子卻留在了農村家里,與爺爺奶奶長期相伴。而“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如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就像上面提到的小敏,父母長期在外打工,爺爺除了做農活外,平時很愛喝酒,對小敏也基本不管不問。這就為悲劇的發生埋下了導火索。
每一個孩子都應當是家長、學校和政府重點關心、關注和培養的對象,尤其是進城務工家長的子女更應多加關心。然而我們的社會、家長和學校又給了多少關愛給留守兒童呢?
作為父母,雖然在物質上對孩子給予了足夠的支持,但是在孩子的學習、心理、生理、行為、習慣養成等方面,又給予了多少關心和關注呢?比如孩子在校干什么?表現如何?及時回家嗎?……遠在他鄉的父母,這些都關心了嗎?親情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缺位,做父母的又怎能脫得了干系?
作為老師,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學習進步的引導者,生活的保護者。因此,老師應多與留守兒童談心,彌補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多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多進行家訪,了解孩子在家活動和學習情況。這些,老師們都做到了嗎?如果沒做到,留守兒童出了事,作為培養“祖國花朵”的園丁也難辭其咎!
城鄉二元結構造成了大批進城打工者,同時也帶來了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及教育資源的不對等,已經讓農村兒童輸在了起跑線上,如果我們再不能保護好其生命健康權,那么勢必是雪上加霜。對于日益突出的留守兒童問題,政府難道就可以視而不見嗎?
所以,我們的政府應負起責任來,讓城市能夠以更加包容的姿態盡量允許農村兒童在城市里接受教育,從而降低農村兒童留守的基數;老師應多給留守兒童一份關愛,讓學校成為兒童快樂成長的天堂;父母的關愛不能缺位,應經常與孩子保持溝通,讓親情溫暖留守孩子的心。這樣留守兒童產生的傷害才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