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7-09 13:33:40
來源:人民網 作者:刁志超
6月28日下午,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柏樹鄉柏樹村,8歲男孩曉輝(化名),被幾名閑來無事的同學,強行叫到3公里外的永寧寨村,最終被11人圍毆致昏迷,后經搶救無效身亡。曉輝的父親懷疑,孩子被圍毆,可能是曾被同學欺負后告密,導致對方挨罵。據了解,涉事的11名同學,均不滿14周歲。(7月9日《京華時報》)
8歲男孩被11名同學圍毆以打著玩兒的方式致死,雖然具體原因和細節我們還尚不得知,但是這又不得不讓我們再次把目光聚焦在受害者的身份上——農村留守兒童。
父母在外打工,孩子缺乏照顧。“沒媽的孩子像棵草”,農村留守兒童常常經受著各種讓人難以想象的“風吹雨打”。他們不會保護自己,缺乏傾訴的對象,遇到困難和麻煩也常常壓在內心深處,脫離了父母照顧的他們更像是沒了根的野草,任憑風吹雨打卻鮮有人關注,直到出現大的問題才令人警醒,卻悔之晚矣。
悲劇已經發生,我們無法過分苛責那些還少不經事的孩子,但是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作為應該把孩子保護好、教育好、成長好,保證孩子不被欺負,也不讓孩子欺負別人的家長、學校和社會是否盡到了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每一個孩子都當是社會、政府、家長和學校重點關心、關注和培養的對象,尤其是進城務工家長的子女更應多加關心。當父母通過打工在為城市和社會發展坐著各種各樣貢獻的時候,我們卻沒能保護好他們留守在農村的孩子,這不能不說令人心寒。
城鄉二元結構造成了大批進城打工者,同時也帶來了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及教育資源的不對等,已經讓農村兒童輸在了起跑線上,如果我們再不能保護好其生命健康權,那么勢必是雪上加霜。
為此需要我們的政府、社會、學校及家長共同負起責任來,讓城市能夠以更加包容的姿態允許其在城市里接受教育、得到照顧,順利成長,從而降低農村兒童留守的基數;讓農村一樣可以有心理疏導、興趣培養、特殊關愛,從而增加兒童農村成長環境的快樂指數。
只有讓社會溫暖的“陽光”充分照射進農村 “陰冷”的角落,對留守兒童產生的傷害才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