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革命”下的武漢城管創新執法層出不窮,從眼神執法、鮮花執法到列隊執法、臥底體驗等,每一項舉措甫一推出就立馬引發輿論聚焦。近日,由江岸城管率先推出的“請商販為城管打分”之舉再次招惹爭議:有人“點贊”,認為這有助于城管文明執法;有人“拍磚”,認為這就像“請老鼠給貓打分”不利于城市管理。
在“城管”被污名化的語境下,城管盡管還沒有走入“塔西佗陷阱”,但至少還是陷入了“左右都不是”的尷尬境地,個中的無奈與無辜公眾知之不多、理解不夠。城市管理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永遠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所有要求。當大多數人需要整潔、舒適的城市環境與極少數人需要在城市里“自由”擺攤生存的矛盾沖突之時,城管只能取最大公約數,為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去改善管理而不放任管理。
面對社會上的質疑和非議,城管要有包容之心,在批評聲中反求諸己、改善管理。只要堅持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公眾的理解就會慢慢多起來。“請商販為城管打分”或許會滋生不敢管理的負效應,但從總體上看是人性執法、為民執法的積極作為,它傳遞出來的是一種社會正效應。
“請商販為城管打分”,是“360度考核法”(全方位考核法)在城市管理領域的創新應用,也是一種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思維,我認為值得提倡并可推而廣之。服務好不好,顧客說了算,是互聯網思維最顯著的特質之一。網購風行,不僅在于顧客方便選擇、支付快捷,更在于尊重顧客主導權的“顧客至上”理念與實踐。顧客擁有攸關商家生存的“評價權”,憑個人感受對產品和服務給好評、中評和差評。這種“倒逼機制”,催促商家提升產品質量與服務水平。城管做得好不好,商販有發言權。武漢城管借鑒網購模式,需要智慧、更需要膽識和自信。
城管的服務對象不僅是商販,更大的范圍是廣大市民。“請商販給城管打分”,只是這次城管考核新政的“斷章取義”,實際上市民的話語權相當重,市民投訴反饋等項目也在城管隊員的考核之列。如此一來,既能有效防止城管隊員只為市民滿意而惡待商販,也能有效防止城管隊員為了示好商販而疏于管理。在商販與市民的雙重考核之下,城管隊員的天平必須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點,而這個平衡點正是城市管理需要達到的最佳狀態。
武漢城管持續創新執法方式方法,讓公眾看到了其改善管理、修正形象的專注與執著,這本身就是互聯網思維的專注極致特征。而且主動將其置于多元監督的陽光之下,也是互聯網思維合作共享特征的應有之義。互聯網思維還有一個特征是“24小時在線”。在城市繁華地段,小商小販經常用時間差來與城管打“游擊戰”,這暴露了城管24小時在線的缺失。城管隊員24小時在崗執法既無必要也無可能,但24小時在線管理與服務卻是可望而可及的。正在大力推進“數字城管”建設的武漢,應充分運用“大數據”挖掘大多數人的大多數需求,從而更好地做好管理與服務。
城市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運用互聯網思維或可破解難點、消除疑點,最終讓城管既人性化又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