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地標。在陜西西安大雁塔北廣場,矗立著8尊名人雕塑。其中的孫思邈手上捧著一本翻開的書,這本書看上去和現在32開書本的大小和形狀差不多。有市民說,“孫思邈是唐朝人,那時候的書是卷軸的,還沒有線裝書”。
明朝中期才出現線裝書。有人調侃,沒讓孫思邈脖子上掛個聽診器,手持X光片,或拿個iPad就夠萬幸了。調侃歸調侃,讓孫思邈如此穿越,缺乏對歷史的敬畏,“一不小心”暴露了沒文化。無獨有偶,湖北武漢東湖學院內有一尊東漢天文學家張衡的雕像,張衡身上衣服的左衽和右衽搞反了,前襟向左,中國古代只有死者和部分少數民族才這樣穿。如果說這些是“高級”錯誤,音注錯的,字寫錯的,時間標注混亂的,各種低級錯誤不勝枚舉。
不管大錯還是小錯,明錯還是暗錯,錯了就得糾正。遺憾的是,盡管錯了,有些管理人員似乎不以為然,且振振有詞,“不是我們做的。即使錯了,也是廠家的問題”。即便是廠家的問題,審核方總有責任把關吧?
雕像頻現硬傷,最該受到質疑的當然是制作方,工人沒文化,設計者底蘊差,或者過于粗疏,對歷史常識掌握不夠,正如有學者所稱,“此類情況不少,這是當代人對歷史的陌生,也是快餐時代對細節忽視所致”。蘿卜快了不洗泥,貪快求急,沒有十年磨一劍的堅韌,沒有對細節的精心打磨,沒有一絲不茍的推敲,確實容易出錯。但是,僅僅將原因歸咎為快餐時代并不客觀,速度再慢,如果對歷史知識不掌握,對文化常識很疏遠,也難免出錯。
“如果說城市是一本書,那么城市雕塑就是這本書中精美的插圖。”它和城市的精神氣質與文化內涵息息相關。如果城市和雕像相得益彰,雕像是城市的形象,如果粗制濫造,只會損害城市形象,如果頻見硬傷,不僅無法為城市增光,反而淪為城市的敗筆。據報道,中國雕塑院2009年的普查統計顯示,全國661個城市已立起6萬多件雕塑。幾年過去,雕塑應該更多了,但精品有多少呢?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著名雕塑家吳為山認為,城市雕塑整體而言,尚存在不少問題,比如,思想精神取向不明確、混雜;藝術性不高,創造性不夠,相互模仿,題材形式雷同;工藝與工程制作粗糙。應該把城市雕塑的建設納入法制建設的軌道,加強城市雕塑的科學管理刻不容緩。建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制定城市雕塑行業全國性的法規和行業標準。城雕建設該不該立法、如何立法,應由專業人士探討,就目前而言,少出笑話則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