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北京市規劃委主任黃艷做客城市管理廣播表示,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已實施十年,出現很多問題,包括非首都核心職能需要疏解、綠化帶被大量違法建設占用等。為此,北京將對城市總體規劃進行調整和修改,在京津冀區域內建成具有城市競爭力的“城市群”,周邊城市分為直轄市、大體量城市以及節點城市三個級別,城市功能相互銜接、匹配、分擔。(3月25日 《新京報》)
政府、各事業單位、醫療、教育等部門的職能集中問題,導致了一系列的“城市病”,比如城市人口增長過快,教育與醫療等資源集中于城市而造成分配不勻等問題。拿其中最為典型的交通擁堵問題來說,因為“單位在城區,家里在城郊”以及“上班在北京、晚上住河北”等現實問題的存在,在道路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收多少擁堵費、提高多少停車費,也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城區交通擁堵的問題的。
對此,北京市的城市規劃部門轉變思路,對總體規則進行修改,擬進行職能疏解,可謂找到了問題的關鍵,抓住了“城市病”的“牛鼻子”。相信通過職能疏解,將一部分非核心職能疏散到城郊或者周邊城市,解決了大城市職能集中、城市中心區域壓力大等問題,無疑就可以大大地緩解城市特別是中心城區的人口壓力、住房壓力、資源共享壓力、教育壓力、交通壓力等。
答案很簡單:如果人們能夠在大城市周邊找到與大城市收入相當、待遇相當的工作,能夠在大體量城市甚至節點城市享受到與北大、清華同等的教育,在二三線城市享有與一線城市相當的醫療條件,人們自然會放棄“挺進北上廣”;同理,如果人們住在郊區,工作單位也在郊區,自然沒有必要每天開著車往城區擠,還要交納高額的停車費等。
所以,交通擁堵等問題是“城市病”的病征,規劃不盡合理、職能過分集中等才是“城市病”的病根。相信隨著城市治理思路的轉變、城市發展規劃的修改并嚴格落實,北京的各種“城市病”將會有所緩解甚至得到根治,并能夠為全國其它類似的重點城市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