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今天上午我聽到一些人談城鎮化,有人說大城市容易產生‘大城市病’,應該瘦身。我認為,‘大城市病’不是‘大’惹的禍,因此不應輕易談瘦身,否則容易抹殺一些問題,不利于城鎮化健康發展。”在3月6日下午的天津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專家委員蔡繼明一發言,立即吸引了眾多代表的目光。
“有人看到大城市‘生了病’,什么人多、車堵、出行難啊,就以為是‘大’造成的。可世界上同樣還有很多大城市、特大城市甚至巨型城市沒有‘生病’,甚至人口比咱們這些城市還多的城市也沒‘生病’。比如美國紐約,比我們不少城市的人口密度都高,日本的東京、大阪等城市人口也很密集,但這些城市出行卻很方便,看不到我們常見的‘城市病’。”
“以交通為例,我們的高鐵一般發車間隔可以做到5—10分鐘。在日本,高鐵發車間隔可以短到3分鐘左右,而且全天運行下來的誤差也很小。”現場不少代表紛紛點頭呼應。
蔡繼明點點頭繼續說:“我們曾經有一個時期,小城鎮到處冒,但現在減少到不足2萬個了,因為沒有大城市依托,活不下去。我認為,小城鎮應該圍繞大城市來發展,如果再加上自己的特色資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產業,就更有前途。城鎮化發展不能只是為當地居民提供好一些的居住環境,讓他們解決就業、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務并轉化為市民,這樣的城鎮化才能叫真正的城鎮化。”
“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城鎮化時,提出要充分發揮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那么,大中小城市就要協同發展,當然不是機械地同步發展,也不是讓大城市不發展等著小城市發展,更不應該是讓大城市瘦身。我認為,我們的大城市同樣需要發展,不能簡單進行規模控制,而是要實現功能的合理區劃,實現集約化、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