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16日正式公布。《規劃》全文3萬多字,共計30多章,是今后一個時期指導全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宏觀性、戰略性、基礎性規劃。《規劃》認真總結了我國近年來城鎮化的經驗教訓,包括:土地城鎮化快于人口城鎮化,建設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務水平不高,“城市病”問題日益突出等。
去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如今,規劃正式公布,這意味著我們正在推行的新型城鎮化不僅是國家戰略,更有章可循,蹄疾步穩。在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實現城鎮化,在人類發展史上沒有先例。據統計,目前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3.7%,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只有36%左右。愈是如此,我們愈應該謹慎從事,早作運籌,比如避免城市病。
去年3月,李克強總理答中外記者問時明確提出,“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邊是高樓林立,一邊是棚戶連片。”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重申,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依托。要更大規模加快棚戶區改造,決不能一邊高樓林立,一邊棚戶連片。提高城鎮建設用地效率,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保護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避免千城一面。如此種種,足以說明我們所要建設的新型城鎮化,其核心是以人為本,提高城鎮人口素質和居民生活質量。
如何才能做到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答案包括萬象,重要的一點應該是避免城市病。如果城市空間無序開發、人口過度集聚,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重城市建設、輕管理服務,交通擁堵問題嚴重,公共安全事件頻發,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能力不足,大氣、水、土壤等環境污染加劇。這樣的城鎮化令人望而卻步,原因很簡單,居民的生活質量雖然提高了,但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如果一些農村地區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區模式建設新農村,簡單用城市元素與風格取代傳統民居和田園風光,導致鄉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這樣的城鎮化就本末倒置,失去了個性,毀滅了記憶,我們怎能找到回家的路?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鄉愁”二字,直抵人心。蘊藉深意,不難理解。
如果城鄉分割的戶籍管理、土地管理、社會保障制度,不真正改革,數以億計的城市居民,沒有非農人口戶籍,與戶籍非農人口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社會均等化方面存在差距。這樣的城鎮化就是“偽城鎮化”、“半拉子的城鎮化”。誠如有學者說,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問題在于公共產品的供給”。
曾經,在工業化發展道路上,有識之士提出應該走出“先污染后治理”、“邊污染邊治理”的陳弊。教訓深刻,如今我們推進新型城鎮化,必須站得高、望得遠,先預防后治理,比如杜絕城市病。一旦染上城市病,再想起來治理可就晚了。就像霧霾天,現在政府投入的資金以萬億計,代價極高,如果相關企業和部門早就意識到并做到“先污染后治理”的危害,何至于此?
值得欣慰的是,我們正在推進的新型城鎮化,總結并吸取了國內外城鎮化工作的經驗教訓,更是意識到城市“攤大餅”式擴張的危害,意識到過度依賴土地出讓收入的弊端,意識到交通擁堵問題嚴重等問題的后果,也意識到城市管理服務水平不高的隱患……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慎重,更注意趨利避害,更堅定決心打造新型的城鎮化。
有學者認為,城鎮化未來一定能夠拉動我國經濟增長,但它是一個“凍得很硬的冰激凌”,要一點點化解,因為這需要非常復雜的政府規劃和市場機制同時發揮作用,做得不好會留下很多隱患。比喻未必精當,但這種提醒值得警惕。通過規劃,穩扎穩打,避免染上各類疾病,使城鎮化既能成為發展引擎,更能提高國民的生活質量和尊嚴,新型城鎮化才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