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20日消息(記者季蘇平)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剛剛閉幕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城鎮建設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比欢鯓硬拍茏屵@一座座城市成為所有人在茲念茲的“鄉愁”,確實考驗著各地執政者的智慧、胸懷和良心。
褚鳳珍,是江蘇同里古鎮上的一名導游。2008年第一次來到同里,她就愛上了這個小鎮,從此便留在了這里。
褚鳳珍:“踩在腳下的石板路,跟我們平時在城市里接觸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就是一個古鎮的味道。”
同里以它獨特的文化,山水相依的秉性成為中國第一批美麗宜居示范小鎮。然而,同里的脫穎而出,恰恰反襯出在中國城鎮化過程中,更多的城鎮盲目建設、缺少特色與個性、“千城一面”的弊病。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坦言:“我們現在有將近670,還有將近2萬個城鎮,和改革開放之前比,增加的倍數是非常明顯的,但是城市的布局,城市和城市之間,以及城市與城鎮之間,他們的體系和功能都不夠明確,造成很多城市的功能不能互補,城市面貌千城一面。”
于是“鄉愁”二字出現在了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的6大任務中。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認為,想改變一個城市,首先要從改變地方官員的觀念入手。
李鐵:“對城市的發展要尊重歷史,要順勢而為,要一個穩步發展的過程。并不希望,在一夜之間,一年之間,一陣之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定帶有地方政府主觀的色彩和利益誘導,就會使城市原來的發展格局狀態被破壞?!?/p>
城鎮化的各種美好設想要落地,必須要改變過去盲目求大,重數量不重質量的發展方式,李鐵感慨過去我們的城市化過程中并非沒有規劃,但規劃的并不科學。
李鐵:“我們要在整個規劃體制上調整,明確一個思路,告訴你哪些東西不能做,不能再搞粗放的城鎮發展模式。要遵循中國的文化傳統,在此基礎上,尋求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發展道路?!?/p>
“鄉愁”是銘記歷史的精神坐標,保護好這份珍貴的記憶,靠的是科學的規劃,科學的管理和科學的理念。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一個是要推動規劃的實施,現在城鎮化工作會對規劃提出了一些意見,我們抓緊修改,第二要出臺配套措施,戶籍、土地、資金、住房、基本公共服務,地方發改委要加強配合。第三要編制配套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