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舉行的中國衛生經濟學會第十六次年會上,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雷海潮近日在中國衛生經濟學會第十六次年會上表示,到2012年底,全國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累計結余7644億元。自1999年至今,除2010年外,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結余率都在20%以上,其中2001年的結余率最高達到35%。(12月2日《經濟參考報》)
城鎮醫保有結余,準確來說不是新聞,因為近乎每一年,我們都會從不同的渠道聽到看到一些類似的報道。但是,城鎮醫保結余7644億元的消息,仍著實嚇了公眾一跳,面對這一華麗的數字,公眾心里既興奮,也郁悶。
興奮的是,醫?;鹱鳛橐豁椆操Y源出現如此之多的結余,等同于大家擁有了一塊非常大的蛋糕;郁悶的是,這塊大蛋糕越來越大,卻與大部分老百姓沒有幾毛錢的關系。以至于產生了某種不對稱的資源配置現狀:一方面是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另一方面是醫保基金的幾千億元花不出去,醫?;鸬墓芾碚媾R效率低下難題,體現在民生上,則構成了一種福利壓制。
城鎮醫?;鸪霈F如此大的結余,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報銷比例過低,許多藥種不在報銷目錄中,全國各地的醫保機構沒有及時更新醫保覆蓋的醫療服務項目和藥品目錄;第二,對醫保受益的門檻設置較高,比如,筆者所的城市的住院報銷起付線為1500元,老家縣醫保的住院報銷起付線為800元,即如果住院花了不到1500元或是800元,完全由個人承擔;三是,“沒病的高積累,有病的缺兜底”,年輕人的投保數額較高,但住院機會卻非常之少,幾乎花不著醫保賬號里的錢。
體制性的原因分析,似乎有些晦澀難懂,對于普通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而言,其實,只搞明白一個最粗淺的問題就心滿意足了——我們繳納了醫療保險,個人承擔一部分,單位承擔一部分,為什么在我們所謂的“社會保障卡”或是“醫??ā敝?,卻只有一半的數額?而這一半的數額,本就是我們自己繳納的錢,為什么還稱為“社會保障卡”或是“醫??ā保可鐣o我們保障了什么?醫保制度給我們服務了什么?而且,醫保制度設立那么高的報銷起付線和那么低的報銷比例,符合“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醫保資金管理精神嗎?
蛋糕已經做大,甚至已經富到流油,老百姓卻仍然在看病問題上“食不果腹”,這樣的突兀對比,太傷感情。對于醫保賬戶管理部門而言,不提高報銷比例、降低報銷門檻,已經沒有任何說得過去的理由和借口,那么,順應民意用豐腴的醫?;饋硌a償“看病貴”和“看病難”帶給民眾的創傷則必須要提上日程。
常識再次要重申,醫保基金里的錢,是廣大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自己的私有財產,不是政府部門的金庫,因此,這里面的錢不是越多越好,數據不是越華麗越有面子,相反,如何提高這筆資金的使用效率,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醫保制度帶來的福利惠及,才能夠體現新醫改的優越性,才能提高社會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