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的城鎮化進程已經讓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建筑市場,期間蘊含的商機足以讓一家英國的“百年老店”決心精耕中國。
經過100多年的發展,莫特麥克唐納公司如今已成為英國第三大工程技術與項目管理咨詢公司。該公司中國建筑部門總監保羅·蘭索恩(Paul Lengthorn)在中歐城市博覽會上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雖然公司的業務基本上覆蓋了整個工業領域,但在中國的核心業務主要圍繞綠色建筑規劃、提高建筑物能效以及生態城市的實施策略。
談到對中國建筑節能領域的印象,保羅·蘭索恩表示:“中國很多建筑項目建得很匆忙,貌似沒有準備好就開工了,很多投資商甚至寧愿節約成本而選擇不發展綠色建筑。”
此言非虛,綠色建筑在我國尚處發展初期,社會認知度不夠。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曾指出,目前我國綠色建筑應用發展還很有限,部分地區對綠色建筑內涵與要求缺乏正確認識,標準體系不健全,綠色建筑發展緩慢。
俗話說“蘿卜快了不洗泥”,在多地不斷出現 “日光盤”的情況下,購房者也很少注意自己購買的房產是否為綠色建筑。
就此,保羅·蘭索恩談到了自己在中東工作時的經歷。他說:“我來中國之前,在中東工作了很長時間,當時那里正在上演地產盛宴,很多有錢人涌向房地產行業,建筑的質量也良莠不齊,但時間一久,不注重建筑物節能的開發商就會逐漸失去市場,節能在建筑市場競爭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最后存活下來的都是那些注重質量、重視節能環保的地產商。”
對于如何推廣綠色建筑,保羅?蘭索恩強調,首先需要得到客戶的支持,客戶必須很確定地要建低碳建筑。另外,在建筑設計之初,建筑師和工程師就緊密合作,力爭做到建筑美和節能功效的結合。
保羅·蘭索恩用“速度快得驚人”來形容中國城鎮化的進程。但他也指出,中國在城鎮化進程中,投資的高回報讓很多資金流向建筑業,催生了建筑業的繁榮。
他建議,中國城鎮化應腳步放慢一點,目光應放遠一些。開發商用幾年的時間把建筑修起來,但用戶要使用或者居住幾十年。其實,在建筑的最初設計階段,就應該把節能的理念貫徹起來,設計師和工程師之間密切配合,這個階段只要進行微小的改善就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保羅·蘭索恩直言,注重聲譽的地產開發商就應該更注重建筑能效,在設計階段就應該融入更多綠色因素,這樣才能得到長期的回報。
同時,保羅·蘭索恩也承認,中國城鎮化巨大的規模,給所在的公司帶來了巨大機遇。對于一個來到中國開拓市場的外國公司來說,精準定位很重要,所以莫特麥克唐納選擇了綠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