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素有十三朝古都、千年帝都之稱,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地帶,其文化資源得天獨厚。目前我市正在實施的古城保護與整治項目,將活化迄今洛陽尚存的唯一一座古城,展現給市民和游客一座千年帝都的“現實之城”。
布局:“一環、兩軸、三片、八節點”
根據規劃,古城保護與整治項目的實施范圍為:金業路以東、新街以西、中州東路以南、護城河以北,占地面積1360畝,總體布局為“一環、兩軸、三片、八節點”,擬建成以明清建筑風格為基調,集文化、旅游、商業、休閑于一體的經濟發展帶,使其成為既具豐富歷史文化內涵,又具現代氣息和濃郁特色的城市地標。
“一環”:即城墻遺址-城河文化公園。在清理整治城墻遺址,恢復東、南城門,梳理城河景觀的基礎上形成環城文化公園,使其成為反映、展示宋金到明清時期洛陽老城歷史文化的地標。
“兩軸”:即東、西、南、北四條大街形成的傳統文化軸與休閑商業文化軸,在強化傳統商業文化功能的同時突出老城自隋唐以來的歷史文脈,形成開放性的帶狀博物館群。
“三片”:即以文廟-鼓樓-妥靈宮-玉虛觀建筑群及遺址公園為中心,形成以儒學思想、祭祀文化、地方文藝為核心內容的傳統文化片區;以城隍廟-西大街傳統商業群落-公園巷民國建筑群為中心,形成以民俗展示、商業文化和娛樂休閑為主要功能的傳統商業片區;以安國寺-察院建筑群為中心,形成反映佛教及官學傳統的文化片區。
“八節點”:即麗景門民俗文化節點、西南角樓-工業遺產節點、安國寺-南門公園節點、文峰塔文化景觀公園節點、柳林街民俗博物館群節點、東門歷史公園節點、唐宣仁門遺址公園-十字街廣場節點、北宋衙署花園遺址公園節點。
功能:地域特色文化與現代商業完美結合
“從功能上說,建成后的洛陽古城將分為十字街商業文化帶、東南隅傳統居住片區、西南隅傳統居住片區、環城景觀帶和中州東路都市商業帶五大功能片區。既體現濃郁的地域特色文化,又有開放性的現代商業,讓古城變得厚重、年輕、時尚。”該項目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十字街商業文化帶:以建設傳統十字街為主,重點建設城隍廟、宋代衙署、宣仁門、鼓樓、東門、南門以及多個歷史文化院落,形成能夠展示洛陽地域特色的商業文化帶。在東、西、南三座城門外設置文化標志,突出古城墻和護城河景觀帶;在街區各入口處、廣場、停車場及街巷里設置具有老城歷史文化特點的標識系統。
東南隅和西南隅傳統居住片區:根據歷史記載和原有的地形地貌,恢復水系,對民居進行整治、修繕或改造,建設洛陽傳統居住片區,體現當地居民的傳統生活風俗。
環城景觀帶:以建設洛陽老城城墻遺址公園為主,恢復建設南門、東門和角樓節點及部分城墻,結合護城河及文峰塔節點,形成環城景觀帶。
中州東路都市商業帶:將保留中州東路的商業氛圍,重點打造歷史文化街區東、西路口,察院景觀和興華街中州路交叉口,做好都市商業與傳統商業的過渡銜接。
亮點:建千余“三進四合院”,原有道路全部設計為步行街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既要對歷史建筑和文化遺產進行全面系統的挖掘、整理和保護,還要跳出‘就保護而保護’的狹義理念,把文化傳承和改善民生相結合,實現城市發展和文物保護雙贏。”該項目指揮部新聞發言人說。
據介紹,古城保護與整治項目的最大亮點,是對現存的歷史建筑進行修葺,建成千余個青磚灰瓦中原特色連片四合院,四合院分前、中、后三進院落,統一設計為兩層或三層,可居住,可開會所,可經營傳統美食、精美字畫、特色旅游產品等。
項目區內的原有道路格局保持不變,全部設計為步行街。地面將以青磚、青石板和鵝卵石覆蓋。
改造后的老城將把不諧調的建筑拆掉,讓歷史建筑更加精美別致,附以園林、廣場和水系等景觀,建成文化和旅游精品,把老城打造成高質量的文化景區和展現千年帝都的“現實之城”。(記者 常書香 特約記者 孫海洲 實習生 石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