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城鎮化一直是熱度不減的話題。日前發布的一份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關于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指出,推動城鎮化發展,有18億畝耕地紅線、環境污染不能加劇、地方債務不能失控等3個底線不能突破。當前我國城鎮化面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怎樣進一步處理好新型城鎮化與工業發展、糧食安全等方面的關系?記者專訪了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正河。
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城鎮化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顯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02個百分點,2012年城鎮化率達到52.57%,與世界平均水平大體相當。當前我國城鎮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城市群形態更加明顯,城市綜合服務能力明顯提升,人居環境逐步改善。
“政府干預和調節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必不可少。”張正河認為,城鎮化發展取得的進步,離不開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各級部門的持續努力和積極探索。為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央財政在安排轉移支付時將外來人口作為考慮因素,強化對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財政支持等。在強化城鎮化國際合作方面,有關部門簽署了《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共同宣言》,并積極推進與聯合國人居署、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合作。在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方面,據公安部統計,2010年至2012年,全國農業人口落戶城鎮的數量為2505萬人,平均每年達835萬人。在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方面,2012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常住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63.9%和75.5%,農民工隨遷子女進入公辦學校就讀的比例達到80.2%。在加強土地利用管控和綜合整治方面,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國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率達到86%。
張正河認為,快速推進的城鎮化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3大城市群以2.8%的國土面積集聚了18%的人口,創造了36%的國內生產總值,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和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主要平臺。
區域協調發展依然面臨挑戰
張正河說,雖然城鎮化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依然面臨諸多挑戰。目前,我國區域水平差異依然存在,城鎮空間分布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匹配,城鎮規模結構不合理;東部部分城鎮密集地區資源環境約束加劇,中西部地區城鎮化潛力有待挖掘;大量農業轉移人口難以融入城市社會,城鄉發展不平衡,市民化進程滯后;城鄉收入差距持續拉大的局面沒有根本扭轉。“目前我國城鎮化結構不平衡表現在3個方面。”張正河說,首先是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其次,人口城鎮化和土地城鎮化不平衡不協調。再次,在城鄉大二元結構沒有改善的背景下,新生代農民工與原市民的保障又出現新的小二元結構。
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帶來“城市病”問題。部分城市無序開發、人口過度集聚等問題依然存在,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重城市建設、輕管理服務,交通擁堵等問題較嚴重。
此外,城市管理運行效率不高,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不足,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等外來人口聚集區人居環境較差等情況亟待改變,必須從可持續發展角度統籌解決這些問題。
立足國情提升質量仍需努力
“城鎮化不是消滅農村,也不可能消滅鄉村,其目的是讓普通老百姓過上高質量的生活。而要從根本上提升城鎮化質量,應遵循我國國情,切不可盲目追求速度。”張正河說,根據“十二五”規劃綱要,我國城鎮化率要提高4個百分點,如此高的速度,需要在推進過程中處理好速度和質量的關系。
張正河認為,我國基本國情是地少人多、城鄉發展不平衡、生態環境脆弱、人均資源相對短缺,要依據國情推進城鎮化,當前應以人口城鎮化為核心,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以綜合承載能力為支撐,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保障,促進產業發展、就業轉移和人口集聚相統一,走以人為本、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四化同步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量。這就要求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有關部門可按照因地制宜、分步推進,存量優先、帶動增量的原則,以農業轉移人口為重點,兼顧異地就業城鎮人口,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實現義務教育、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基本醫療、保障性住房等覆蓋城鎮常住人口。
“當然,優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態同樣必不可少。”張正河認為,在發揮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基礎上,盡可能強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產業功能、服務功能和居住功能,把有條件的東部地區中心鎮逐步發展成為中小城市,還應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專家還表示,總體看,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需要著力加強制度頂層設計,統籌推進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財稅金融、城鎮住房、行政管理、生態環境等重要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