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南京城鎮化升級之路系列報道之四:釋放土地紅利
時間:2013-05-12 22:56:56  來源:南報網  作者:毛慶  
    南報網訊(記者 毛慶 通訊員 婁衛國)在新型城鎮化推進中,如何尊重農民的土地權利,是一道重要的必答題。

    3年多前,六合區竹鎮鎮金磁村在全省率先試點萬頃良田工程,零散居住的自然村落農戶搬遷到農村居民點集中居住,“燒餅田”、“蚯蚓路”整理成“田成方、渠成行、路成網”的連片高標準農田,最大限度釋放出土地紅利。

    這場土地城鎮化的實踐,是如何尊重農民的意愿、保障農民的土地財產權益的?這場“摸著石頭過河”的工程,給予人們很多啟示。

    花近一年時間做民意調查,搬遷方案最大限度尊重農民意愿

    5月田間,綠意盎然。

    3年多前,金磁村民對家鄉的土地真是“恨鐵不成鋼”。

    因為地處丘陵,金磁大部分是高崗田,有的田種水稻得三級提水灌溉,前些年年年旱、病蟲害多,種了幾十年,一畝地一年的純收入不過三五百元。前兩年,江蘇省農科院動物科學試驗基地項目落戶金磁村,村民們幾乎是搶著把地租出去。

    不過,實施萬頃良田工程之初,要告別祖祖輩輩耕作的土地,村民們還是有一些猶豫。

    3年多前,簽搬遷合同前一晚,村民楊長寶和老伴劉立芳一宿沒睡,把協議翻來覆去的看。“地的所有權還是我們,政府只是租過去,每畝給450斤粳稻,每年按市場價給,這樣無論糧食價格如何波動,我們都不吃虧。劃算,搬吧。”

    在竹鎮資料室,記者看到了一摞2米多高的調查問卷。這是萬頃良田工程啟動前,鎮里花了近1年時間做的民意調查。

    “農民對祖祖輩輩住過的老宅有很深的感情,要想他們搬家,就得讓他們心里踏實。”當時參與調研的竹鎮黨委副書記志玉說,安置區建在哪兒?房型怎么設計?小區里要哪些配套……前前后后做了四輪調查問卷,一家不拉。“這就保證最大限度地尊重搬遷農民的意愿。最后,從挨家挨戶動員到整村搬遷,沒花多長時間,家家戶戶幾乎都是搶著在搬遷合同上簽了字。”   

    市國土局耕保處相關負責人說,長期以來,農村土地利用仍然存在著耕地經營分散、生產方式落后、村莊布局凌亂、戶均占地過大、保障水平較低等問題和矛盾。“萬頃良田,通過土地綜合整治的挖潛,讓當年的低產田一躍成為高產戶,而連片的耕地也給規模化農業生產提供了有效發展空間。”

    疊加效益讓村民增長兩三倍,最大限度保障土地財產權益

    離開了土地,農民如何生存。

    搬遷后,楊長寶就和老伴在村里引進的黃玉梨公司打工。5月3日,老楊一邊給梨樹疏果,一邊在地頭和記者曬起了收入:“20多畝自留地全部流轉,一年凈收入近2萬元;自己和老伴在果園打工,月收入加起來4000元。如果種田,即使風調雨順,也賺不到1萬元。你說哪個劃算?”

    也有農民舍不得放下鋤頭,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動起了腦筋。

    金磁村民王德斌,家里本來有20多畝自留地,大大小小30多塊,散落多處,最大的一塊只有一畝二分。每年農忙全家上陣忙得天昏地暗,還得請人幫忙,一年到頭最多苦1萬元。土地綜合整治后,王德斌置換了同樣面積的標準地,種起了果樹。

    3年的桃樹今年已經開始掛果,去年剛套種的800棵山核桃秧苗也長勢喜人。閑時出去打工,農忙時再回來,王德斌笑稱自己是“兩棲動物”。

    金磁隔壁的送駕村,“80后”小伙湯榮青也不出門打工了。他在金磁承包了2000畝地,種起了水稻和小麥。2012年,他被評為“全國種糧售糧大戶”,全南京只有他一個。

    “農民放下鋤頭,就得給他一個飯碗。”竹鎮黨委書記李長征說,作為全省萬頃良田的首個試點,六合區探索了一條“離土不失地”的路子。經過土地綜合整治,原先的溝渠、田埂、旱塘都變成了良田,單金磁村的耕地就凈增了上千畝。26家規模農業企業入駐,農民不光有土地流轉收益,而且還在家門口打工賺工資收益,疊加起來,村民人均收入增長了2—3倍。

    在區土地綜合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沈維孝看來,六合的萬頃良田試點最大限度保障了農民的土地財產權益,“土地所有權還是農民自己的,相當于‘城里有個碗,村里還有個鍋’。”

    在保護農民土地權益的前提下釋放土地紅利

    按照南京市城鄉發展規劃,未來10年,南京還需要大量新增城鎮建設用地來保障城鄉各類建設要求。保護耕地與促進發展是一對矛盾,如何在保護農民土地權益的前提下釋放土地紅利,這不僅是一種理念的轉變,更是行為的轉型。

    采訪中有關專家告訴記者,日本只有580個村莊,江蘇一個縣就超過這個數字,土地資源浪費極大。推動土地向大戶集中,讓真正從事耕作的農民發展規模化生產,富裕起來;讓離土又離村的農民,得到妥善安置,充分享受城鎮生活。推進萬頃良田建設工程,正契合這一思路。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小林認為,農村確實已到了需要“動一動”土地的時候了。萬頃良田建設工程,既推進了城鄉統籌和鄉村空間重構,又有助于解決過去農民進城卻留不了城的難題。

    讓荒田復耕,讓小地連片,讓低產提高,讓耕作升級——如今,六合區的萬頃良田模式正在南京多個區復制。在溧水縣白馬鎮,有個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溧水植物科學基地,這里培育著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以及花卉樹木的新品種。基地另一側,是一片整齊劃一、寬廣的農田,很多農民正在田里忙碌著。萬頃良田工程將原來一家一戶小塊土地整治成為連片的大塊土地,大量的拋荒山地成了香餑餑。白馬鎮還是江蘇白馬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所在地,園區建設因此得以加快,白馬正在實現從“黑莓之鄉”到“農業硅谷”的華麗轉身。棲霞靖安盛產“水八仙”,將被打造成集產、學、研一體的高品質蔬菜基地……

    據悉,自從2009年啟動開展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試點以來,南京市已獲批6個萬頃良田建設工程項目,批復土地整治規模達到18.23萬畝,成為全市推進統籌城鄉發展試點鎮街農村綜合整治示范片區建設的重要路徑。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