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4-11 15:20:53
來源:南方周末 作者:陳斌
標簽城市化市場經濟農民工農村土地短短數月,“新型城鎮化”火了。專家學者撰文,令這個概念美輪美奐,為新一輪城市化在理論和輿論上鼓與呼。這沒問題,中國當然需要進一步城市化。2012年城市化率為52%,仍有上升空間。但也有人擔心一些地方政府搞過火,不顧農民意愿,強征集體土地,強行把農民趕上樓。日前發生了多起在集體土地上強拆的惡性事件,證明這樣的擔心并非杞人憂天。
這就指向了更實質的問題:誰來主導新型城鎮化?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城市化?
我們無需以全知全能的視角指指點點。謙卑些,問道于人類已有的經驗,讓歷史自行展示鮮活的答案,且看看兩個“魔都”的城市化歷程。
先看大家在《犯罪鑒證科》中結識的邁阿密。邁阿密市為佛州邁阿密-戴德縣35個建制自治市之一。1896年建市時,人口僅三百多人,一村屯而已;后來被稱為邁阿密都市區的區域人口也不過一千多人,鄉村而已。誰能想象110年內,邁阿密市人口增加到四十多萬,邁阿密都市區人口增加到五百五十多萬,增長均超過兩個數量級。邁阿密市因發展神速,如施魔法,被稱為“魔都”(City of Magic)。
最關鍵的階段是1960到1990年代,由于拉美尤其是加勒比海地區時局動蕩,大量拉美移民涌向邁阿密及其都市區。1960年,白人占邁阿密-戴德縣人口的80%。2010年西班牙裔占邁阿密市人口的70%。邁阿密一躍成為國際性的旅游、商業、貿易與金融中心,被稱為“拉美之都”,許多跨國公司把拉美總部設在這里,作為進入拉美的跳板。當我們徜徉在邁阿密市Brickell大街,會發現自己身處銀行的海洋,哪會認為“拉美華爾街”是溢美之詞?
再看魔都上海。上海1840年代開埠,迅速成為希望與夢想的熱土,來自全世界的人來這里工作與生活。1920到1930年代,有約兩萬俄國人及俄籍猶太人移民上海。1930年代,有三萬歐洲猶太難民抵達上海,全世界都排斥他們,只有上海向他們敞開了雙臂,甚至不需要任何簽證!上海從一個小縣城奇跡般地發展成為遠東的貿易與金融中心、遠東第一大城市,把東京和香港甩出了幾條街。1932年,上海是世界第五大城市。
邁阿密與上海,兩個魔都,一個位于美國的東南沿海,一個位于中國的東南沿海,都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都有經濟自由和開放胸襟,在貿易、商業與市場驅動下,人力資源如萬水朝宗,均自發實現了城市化。
但兩地可都沒有事前規劃城市該發展什么產業,城市面積不能超過多大,人口不能超過多少,人均該擁有多少住宅用地、商業設施用地和綠地,以“保護農地”。哪個都沒料到,自己真會“攤上大事”。這樣是不是太放任自流了?不然。
城市總是意味著人口密度高和單位面積經濟產出高,定義本身就內蘊了對土地資源的極大節約和對農地的極大保護。別看到邁阿密或上海周邊的農地被建成了路面和高樓大廈就感覺城市化侵奪農地了,因農民變市民,其他地方的農村住宅地和道路被復墾成農地,一來一去,城市化一定是高效利用土地從而節約了土地。如果限定兩地市郊的農地必須種莊稼、不可蓋大樓,那是“把圣物給狗、把珍珠丟在豬前”,暴殄天物。
有兩種城市化。一種是市場驅動的城市化,以人力資源等要素自由流動為基本特征,是在尊重產權基礎上個人自愿合作的城市化,這是歷史與現實中真實發生了與發生著的城市化,這才是本色上演的市場經濟。另一種是權力驅動的城市化,以官府大包大攬、大操大辦為基本特征,不過是行侵犯產權和強制之實的人工造城運動。這種城市化必然伴隨著大量資源的錯誤配置和浪費,本質上仍是計劃經濟思維。
自發城市化才是正途。城市者也,有“市”才有“城”。誰能事先知道某個城市將成為國際大都市或國際金融中心?誰有能力將某個城市變為國際大都市或國際金融中心?市場也是走一步看一步,走一步算一步。我們只知道區位和經濟自由是城市化的必要條件,沒有這些肯定不行,但有這些未必行。政府能做的,就是尊重產權、維護法治,余下的部分,就讓市場來做工,來變魔法。
一言以蔽之,城市化,市場是當仁不讓的主角,政府是不可或缺的配角,但不能搶戲。李克強說了,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現在不是有很多城市抱怨如果讓農民工落戶,配套的資金缺口有多大嗎?何妨在城市建設用地指標框架內,規定指標不再根據城市大小酌情分配,改為隨人走,農民工在什么地方落戶,當地就獲得相應指標。這樣,城市化所需的土地和人力資源一舉得到滿足,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