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4-04 09:23:52
來源:21世紀商業評論
城市化不應該成為投機者的炒作題材,而應當成為投資者、創業者、就業者共贏的平臺。“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這才是城市化之道。有術無道的城市化看似立竿見影,但最終只能耽擱中國城市化進程。
“城市化”正在成為熱詞,雖然在此之前我們已經無數次聽說過、談論過這個詞。它曾經是現在仍然是地產商們所津津樂道的。我們被一再告知,中國方興未艾的城市化是房地產業可以持續熱下去的理由。而房地產商對于城市化的熱衷,恰恰是我們對城市化懷有隱憂的理由。城市是經濟成長的一種自然結果,而不是經濟成長的手段。手段與結果一旦被倒置,城市化被作為某個產業或整個經濟的成長動力加以過度強調,城市化的復雜性、系統性就會被大大忽略,我們就會面臨某種大大出乎我們意料的后果。
我們已經目睹了城市發展的奇跡。深圳就是最顯著的例子。在30多年的時間里,它在中國的南海邊無中生有,成為擁有多個世界級企業、在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城市,令人驚嘆。說到城市奇跡,我們也會想到鄂爾多斯(600295,股吧)(8.04,-0.03,-0.37%)。在最近的10多年中,這座小城憑借其獨有的資源——“羊煤土氣”(羊絨、煤炭、稀土、天然氣),并借助于房地產化的力量,突然成為全國人均GDP最高(甚至高過香港)的城市。然而,這個急速膨脹的城市早就出現了大量空無一人的樓房和街道,人們稱之為“鬼城”。鄂爾多斯以慘重的代價證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人可以在短時間內用大吊車和推土機修建起高聳的大樓和寬敞的街道,但很難僅憑機械的蠻力建起一座城市。
法國有個學者寫過一篇文章,叫《一個城市的寓言》,說的是有個作家在作品中虛構了一座地位于南美的神奇城市,那里人們生活美好,機會無限,讓很多冒險者心向往之,于是紛紛去尋找那座城市,有人還一本正經地在南美某地立下一個個通往這個城市的路標。尋找這座城市的人絡繹不絕,但又一時找不到,于是他們就沿著路標駐扎下來,漸漸就出現了各種店鋪,由于生意日益興隆,商人們干脆在這里修筑房屋,定居下來,時間長了,宿營地變成了一座小鎮,小鎮變成了一座城市。一個虛構的城市就這樣變成了真實的城市。
這讓我們回到一個看似大而無當實則難以回避的問題:城市是如何產生的?城市看上去只是高樓大廈的匯集,但它的本質是各種資源和能量的聚集、流動和增長,是人才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匯集和能量交換,是形形色色的需求和供給的對接和適配。缺少了這些東西,建筑只能是一堆空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建筑學教授亞歷山大在他的名著《建筑的永恒之道》中這樣寫道:“建筑和城市中的特質不能建造,只能間接地由人們的日常活動來產生,正如一朵花不能制造,卻只能從種子中產生一樣。”一朵花不是某一只無形的神奇之手用一個個細胞“壘”起來的,而是從花的種子里綻放出來的,是種子的內在生機的一種自然展開。每個城市都是由它的種子萌發、生長出來的。城市的核心始終是人,見物不見人的城鎮化是無種、無根、不可持續的。一個城市在它誕生之前,一定有某種激起人的希望、勇氣和開拓沖動的某種東西。創業的氛圍和機會,是一個城市吸引各種能量,實現城市成長和繁榮的原動力。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城鎮化、城市化是經濟和社會繁榮的自然結果。
熊彼特提醒人們,社會繁榮的基礎是社會整體創新環境和氛圍的出現。而所謂創新,就是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經濟繁榮的表現,是創業、就業機會的層出不窮。當創業、就業機會層出不窮的時候,城市化就不在話下了。
“遠人不服,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孔夫子在兩千年前說的這句話,在今天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城市化之道。如何讓作為“遠人”的農民來到城市?只能提供一種讓他們可以“樂業”機制,同時要讓他們安然居于城市,并讓居者有其屋。城市化不應該成為投機者的炒作題材,而應當成為投資者、創業者、就業者共贏的平臺。“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這才是城市化之道。有術無道的城市化看似立竿見影,但最終只能耽擱中國城市化進程。城市化的目的是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而只有美好的城市化才能讓生活更美好,讓城市化的中國成為“美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