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資深參事王秉忱:現在我們先引出咱們論壇的主持人,她是我們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城市化》雜志的顧晴副主編,是一位美女加才女,一會兒大家就知道了。今天的論壇由她來主持,現在我們有請顧晴副主編上場!
主持人顧晴:謝謝王參事的溢美之詞!實在不敢當!
尊敬的龍永圖主任,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論壇主辦機構向今天蒞臨論壇的所有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
從十八大報告,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到剛剛閉幕的兩會,中央決策層科學、系統地闡述了城鎮化作為我國今后一個時期的國家戰略。數據顯示,在我國經濟總量中,縣域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占據全國的半壁江山,這表明,中小城市縣域經濟的發展,已成為中國經濟版圖不可忽視的重要一極,也預示著,縣域經濟將成為未來30年中國城鎮化質量提升和健康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和主戰場。
在此背景下,第十九屆中國城市化論壇,來到了“中國花木第一縣”——鄢陵縣,以正和·曼城印象為載體,以“縣域城鎮化論壇”為契機,聚焦許昌市鄢陵縣城鎮化。我是城市化雜志副主編顧晴,非常榮幸能夠主持今天的論壇。
首先,請允許我介紹出席今天論壇的領導和嘉賓,他們是:
原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博鰲亞洲論壇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榮譽主任 龍永圖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司原司長、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李兵弟
國務院資深參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環境中心主任、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王秉忱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委員 牛鳳瑞
國家發改委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處長、中國科學院國情研究中心博士 馬慶斌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秘書長、城市化雜志主編、城市化網總裁蔡義鴻
宋莊國畫研究院院長 余峰
中航長城大地建工集團湖北工程局局長 熊其祥
中航長城大地建工集團湖北工程局副局長 豐正強 卜海鷹
中航長城大地建工集團湖北工程局總經理 朱銳華
中航長城大地建工集團湖北工程局副總經理 童世安
城市照明規劃設計研究所所長:洪振斌
綜合勘察院 余保華所長
浙江省江蘇商會常務副會長 張建國
光明日報主任記者 梁捷
中國新聞社主任記者 張希敏
鄢陵縣副縣長 楊付根 鄭副縣長
正和集團董事長:宋盛
正和集團總經理:韓彥軍
再次歡迎大家的到來!
[!--topsoarnews.page--]
主持人顧晴: 翻開人類的文明史,可以發現,它也是一部遷徙史。從蠻荒之地遷徙到富饒之地,從高山峽谷遷徙到湖泊平原,從偏遠落后之地遷徙到繁華都市。中國農業文明自誕生之日起這種遷徙就一直沒有停頓過。中原人口大規模的背井離鄉,造就了客家文化的興盛;南宋整體南渡,創造了江南的發達;湖廣填四川,成就天府之國富庶;三線大建設,輸送了工業文明;西部大開發,縮小了東西差距。
那么,在越來越多的農民轉化為市民、在農業中國已步入城市中國的今天,如何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和農村對城市的促進作用,縮小城鄉差距?李兵第司長說,應該統籌城鄉規劃,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F在,就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李司長!
李兵弟:尊敬的龍部長,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的主題演講重點講一下在城鄉發展一體化中間我們所面臨的非常關鍵的兩個重大的問題,或者叫兩個非常重大的空間方面的問題。一個是我們的小城鎮,一個是我們的農村居民點。
我的報告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還是把有關的理論方面的內容梳理一下,第二部分就小城鎮專門做一定的案例研討。第三方面,對當前我們各地都在推動的農村居民點的調整,再做一些這方面的闡述。
首先,我們說要牢固地樹立城鄉平等發展的基本理念,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體制機制,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的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是我們黨的十八大給我們明確提出的發展目標和要求,可以說,這也是我們中國特色的城鎮化的內在要求,是我們新型城市化發展必須要直面的重大課題,是我們現階段城鎮化進程中必須要完成的艱巨任務,也是當前各級政府正在努力持續破解的發展難題。
那么我們說,構建新型的工農和城鄉關系,必須要從中國特色的城鎮化出發,從我們城市、鄉村、工業、農業發展中間的兩個相對的面,從彼此之間的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內在聯系,以及互為市場、互為因果的這樣發展規律上去認識。
在城鎮化的初期,我們說農村主要是解決我們發展中間的工業化初期的原料、糧食等等,那么到了今天,我們已經進入到城鎮化發展中、后期了,農村的多功能性的作用日益體現,已經成為我們現在城鄉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說,我們已經從城鄉分制走向了我們建國以后的城市主導,再走向今天,我們改革開放尤其是我們十六大以后所講的要走到城鄉融合。
這里面的話我特別想舉個例子來說,我們中國不但是一個人口的大國,我們還是一個農產品的生產大國,但是我們必須還要認識到,我們同時是一個農產品的消費大國。從2008年開始我們就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我們成為一個什么,農產品的進口大國。從2008年開始我們大概每年已經凈進口農產品是100億美元到200億美元到400億美元,那么2010年據國際糧農組織測算,中國大陸的農產品的純進口額有可能會達到800億美元,這是我們今天必須要高度關注、認識的一個問題。
我們從十八大對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要求來看,我覺得正是體現了中央這樣一個思路上不斷地深化,不斷地進展,而且不斷地、持續地提高認識的過程。十六大黨中央首次提出了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十七大又明確提出來要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到十八大明確地指出城鄉一體化發展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這樣一個十分清晰的脈絡給我們指出了當前在發展中間,如果要從城鄉發展一體化,就必須要更加關注、解決好發展工業所涉及到的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徹底地解決中國所面臨的“三農”問題。
十八大的文件中講了很多這方面的內容。從城市建設、城鄉發展的角度來講,我覺得有四點非常值得我們關注。
1、我們說要加快推進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均衡配置我們政府的公共資源。比如在這個實踐中間就明確提出,涉及到農村居民點的調整講了三個。說要尊重農民的意愿,農村居民點的調整要有村民會議的同意,這是在中央文件中間明確地提出來,農村居民點調整要徹底地、完整地去征求本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體農民的意見。第二句話就是講到不提倡、不鼓勵在城市規劃區外撤并農村居民點,但是這句話我們還可以做更多的解析。我們說在城市規劃區,我們應當努力地按照城市規劃我們的農村居民點。那么對于規劃的區外來講的話,并不是說我們一點不能動,但是必須把握一些原則,這個我們在后邊會說到。
這里我特別想給大家一組數據。我們從1990年到2010年20年間,中國的農村自然村落已經從367萬個減少到270萬個左右。也就是說,在這20年間,在城鎮化進程中間,中國農村的自然村落大概由于自然災害,由于行政區劃調整,由于我們的城市拓展,也由于我們進行一些積極地農村居民點的調整,已經消失了將近100萬個。這100萬個中間有的是正常的,有個別的恐怕也是人為意識所實踐的。
那么,怎么在這個工作中間能夠按照我們的規律去更好地調整農村居民點,這是我們當前也要關注的一個重大問題。在這個文件中間提到,不得強制農民搬遷和強行要求上樓居住,這是第一點。其次,在這個文件中間提到了加強城鄉之間要素平等交換。那么特別提出來五年內要完成農村土地的確權頒證工作,要推進農村征地制度的改革。第三,要有序推進農村人口轉移市民化,要落實放寬中小城市鎮的落戶條件,要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對進城、進鎮農村人口的全覆蓋。第四,提出要保護農民的三權,尤其是農民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承包權、使用權和分配權。文件中間還特別強調要相信農民的智慧和能力。我想,以上這幾點都是我們下一步進一步做好我們城鄉發展一體化工作的一點指導和要求。
第二點我想說的就是在發展上我們要明確城鄉發展轉變的差異化以后。在城市化的進程中間,城市和農村是應當有區別的,有差異化的進行轉化的要求。我們說,有三個方面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要改變以往在自然經濟條件下形成的農村地區的居住方式,重構和優化城鄉空間的居住形態,形成以中心城市縣城重點跟一般的中心村為核心的城鄉居民點的聚落體系。這也就是前面我所說的我們農村居民點已經消失了100萬個,那此后我們在我們的城鎮化進程中間我們今后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城鄉空間聚落形態呢。
我們現在有657座城市,我們還有19000多個建制鎮,我們還有14900多個鄉級鎮,260萬個農村的自然村落,這也就是我們的現狀。今后我們城鎮化基本實現后,又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況呢?這是留給我們必須要回答的一個發展中間的課題。
第二個,是講到我們要改變以城市為主、為重的公共服務的布局模式,形成我們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
我們說城鎮化是什么?城鎮化本身是一個公共品的不斷地向農村推進的這樣一個過程,因此各級政府在公共財政向農村推進的時候,顯然要有一個支撐,有一個空間的載體。那么這個載體應當講,更好地是我們的小城鎮。
第三塊就是要改變我們鄉村地區以農社為主的社會管理結構。這個問題當然學者上有不同的爭論,不管怎么講,我們要為未來社會化進程中間的新型的城鄉的社會治理結構做好準備,做好基礎,而且向這方面去努力實現。這又是要依托我們的小城鎮,形成我們整個社會的市民,社會的機制。
第三,我想說的是在功能上要體現我們城鄉差異化職責承擔。
農村就是農村,城市就是城市。我們說在這里面對于廣大的農村地區來講,重要的是要承擔起我們國家的五大安全作用,也就是說它要承擔起國家的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環境安全、能源安全以及資源安全的重任,以五大安全來保障城鎮化的健康和持續發展。
那么,作為城市地區來講的話,應當繼續發揮特大城市、大都市群在整個城市化發展中間的核心引領作用。但是同時,我們應當說,它們應當重點提升五大能力,哪五大能力呢?我是這么歸結的:
第一個就是要提升其輻射和帶動的區域發展能力。第二個要提升大城市的創造功能、服務功能、信息引領功能為主的創新能力,它要從一般的制造業競爭中間退出來,把一般制造業的競爭空間讓渡給中小城市和小城鎮,重點去做創新功能方面的發展。第三個要提升綠色發展、生態發展、人文發展為主的城市綜合生產基地,而不僅僅只是經濟方面的承擔基地。第四個要提升都市區域城鄉建設的成熟程度的建設能力。第五個要提升民生發展、民生保障和市民幸福指數為主的服務能力。那么作為廣大的城鄉的農村地區來講應當更好地把握自己的特征、特點來促進發展。
第四個,在布局上更應當凸顯出城鄉發展的空間特質。那么城鄉發展的空間特質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緊湊的城市,開敞的鄉村。
我們說,作為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我們不能夠走有些西方國家所走的分散化的城鎮化的發展道路,這條道路對于我們來講走不通。因此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來,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這就是我們在城鄉發展中間,空間上必須要解決的緊湊的城市,開敞的鄉村。
第五個,也是我重點想強調的,就是在我們今后的發展中間,我們應當集中精力去呼吁,去推動在國家層面能不能給小城鎮一個發展的時間培育期。應當講,改革開放以來,我們走的一個要素不斷積聚,特別是向大城市不斷積聚的這樣一個城鎮化發展道路。那么在未來來講的話,當城鎮化要素積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看可以適度地強調下,我們的生產要素旨在區域中間的均衡配置,把要素的積聚和要素的均衡配置共同地結合起來,來推進我們的小城鎮發展,讓渡我們小城鎮發展的空間,特別是政策空間。
作為小城鎮來講,我覺得也應當完善小城鎮功能,包括擴大產業規模,強化積聚人口的能力,節約用地,規劃空間布局,解決民生難題,提升城鎮的發展品質,配以公共設施服務周邊的農村。
那么,這里邊我覺得必須要突出強調的是我們的縣城,我們的重點鎮,應當是我們今后國家城鎮化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它應該是我們現階段國家和地方城鎮群發展的重點,也應當是我們當前深化改革、配套主攻的重點??梢哉f我們現在有一系列體制性的問題,集中表現在我們的小城鎮上。
那么,在這樣一個時間培育期中間,我覺得有以下四點是非常重要需要突破的。
第一個就是關于小城鎮的產業引動機制。怎么樣能夠讓更多的產業主動地到小城鎮落戶、生根、發展,形成在大城市周邊的產業集群,這既有我們的客觀的空間配置規律,也有政府政策的積極引導。
第二個我想就是要更進一步地落實中央所說的基本公共服務的均衡化,解決我們小城鎮服務周邊農村地區的問題,讓中央和各級政府的公共財政的轉移支付,能夠依托小城鎮更多地、更好地、更有效率地服務農村地區。
第三個當然就是同志們經常討論的戶籍制度。
第四個就是要解決我們城鄉二元土地在我們小城鎮當中怎么樣混合使用的問題。是不是能夠先把我們的二元土地這方面爭議放在一邊,為我們小城鎮的發展打下一片空間。這是我們當前特別需要關注的問題。
上邊是我的第一部分,給同志們簡單地介紹一下有關方面的一些認識。
第二部分我想稍微舉幾個案例來看一下我們小城鎮發展。
案例一,重慶市以改革戶籍制度推動小城鎮發展。我覺得重慶市最大的特點是在于它制訂了一個“1+3”的文件體系,在這個“1+3”的文件體系中間,它的核心是實現了讓農民進城的轉戶自愿、退地自愿、退地有償。只要你進城,政府就給你享受城市本身的待遇,我們叫五床新被子。
那么,同時你所享有的農村待遇并不削減。也就是說,它保留了穿一件舊衣裳,我們叫用地物權、計劃生育權和農業生產的補貼權。在這樣一個三三五的政策體系中間,他們特別保留了一個三年過渡期,讓農民可以觀望。
在農村向城鎮轉移過程中間,它為了更多地吸引我們廣大的農村人口到小城鎮居住轉移,還特別制訂一些規矩。比如在主城區必須要住滿有工作五年才能落戶,而在小城鎮地區只要三年就可以了。他們還制訂了支持中心鎮的發展帶動戰略,確定了108個市級中心鎮,每個鎮每兩年給200畝的土地用地指標。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廣大的農村和中心鎮,他們推動了“五個一”的工程基礎設施建設,這是大家很熟悉的,還有“六個有”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包括衛生點、養老院、文化中心、品牌超市、農貿市場和公交站點,正是這樣一種公共布置的,重慶市的人口,特別是農村人口實現了向我們的城市和小城鎮的有序轉移,當然中間也有一些政策問題,還值得我們進一步總結經驗,不斷地提升。
案例二,我們要用市場化的手段改造我們的小城鎮。這是我們河北省的遷安市,它是在灤河河道旁邊,通過灤河的整治實現發展。那么它最大的特點是在哪兒?在于政府牢牢地掌握一級土地市場,他沒有簡單地把一級土地市場讓給開發商,而是由政府牢牢的控制,那么通過科學地規劃,在河道整治空間打造了6個人工小島,這6個人工小島一個小島一個小島的出讓。我們說,不但整個防洪能力,城市的整個景觀特點,整個的環境徹底地改觀,而且在整個運作中間的話,它一期工程準備投資16.5個億,那么它僅僅出售了1800多畝地他就已經拿回來了10億元,政府的手上還有一個最大的島,還待價隨時準備出手。這時候在市場化營銷或者叫操作中間,政府完全有能力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場的機遇,用市場化的辦法來促進城鎮化,促進城鎮的發展。
第三個案例,我想說的是,就是讓農民積極地參與到我們的小城鎮發展中間,讓農民共享城鎮化改革開放成果。做得比較有特色的是我們成都市的五朵金花,現在他們又在找五朵金花,其中幸福梅林是老的五朵金花之一。這個幸福梅林原本在我們城市規劃中間是一個休閑公園,按照歷史性的做法,真要把農民搬出來,政府投資進行全面地改造,那么此后政府聽取了農民的意見,沒有什么作為,政府成立了一個開發公司,政府投資解決了道路,解決了燃氣,解決了供水、供電,同時政府積極組織所有留在景區內的農民,主動地參與改造。第一個要改房子,按照地方法。第二個要改廁所。第三個要改廚房,在改廚房的同時,把廁所和廚房要共同在外部建設一個三格式的化糞池,解決污水的排放問題。政府所做的事情的話,就是引入梅花品種,現在它是第二多的梅花品種基地。那么在這個進程中間,政府由原來如果搬遷農民做規劃、做建設要花2.1億元,最后政府只花了7000萬元就實現了城鎮化的發展目標。同時,沒有讓一戶農民搬出來,農民全部參與農家樂接待,這樣一種讓農民共享城鎮化的發展進程是很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第四個案例,我想說的是,產業實體化的帶動對小城鎮來講非常之重要。山東省鄒平縣魏橋鎮,這個縣實際上就是在很多大中城市紛紛退出紡織企業的時候,它進去了,不但進去了,而且發展起來了?,F在魏橋集團成為我們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紡織集團之一。就這樣一個集團吸引了周邊16萬多農民工在這樣一個集團里邊就業、生產,已經連續六年穩居山東省143個縣市區中間的第一位。在2000年初的時候,我的印象它好象才是在前十位以內,第五、第六名,這樣一個發展速度非常值得我們關注。所以說,這么有實業化的發展,不但帶動了這樣一個魏橋集團,同時把其他產業集團也帶起來了。
右邊這張圖中的一個西王集團,它僅僅是90年代前期才剛剛開始起步的,但是它就抓住了一個品種——老玉米。利用老玉米進行加工生產油,并且引進了國外的生產線,用老玉米的胚胎生產任何一期糖尿病人都可以吃的那種糖,全部出口,這樣一個西王集團又發展起來了,現在這個縣已經有好幾個集團公司在上市。這樣一種實業型的帶動確實把全縣的經濟帶動起來,把全縣的設計格局帶動起來,而且縣域經濟得到了極大地拓展和發展。不多說了。
第五個案例,我想說的,在發展進程中間,政府還有一種責任,就是要隨時不斷地敢于參與要素同步,要素積聚,參與高端競爭。
這是江蘇省啟東市。江蘇省啟東市在發展的進程中間,它是長江的出??凇K谐龊?诘纳钏毒€都被當時鑄造的鄉鎮對半企業所占住,那么隨著整個城鎮化進程和工業化的進程顯然已經不適應了。怎么辦?當地的市政府果斷決策,讓所有占據深水岸線的對外企業撤出來,第一個進園區,內陸的園區,政府給補貼。第二個,如果你沒有條件或者不愿意進,強制破產,政府贖買解決后期的債務等一系列問題。大概一公里岸線花了1000萬。也就是在這樣一個整治的基礎上,政府把深水岸線中心打包招商,這是他再招商進來的中遠船塢向海洋工程進軍,向深藍進軍。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圖是整個深水岸線招商之后的第三面,中遠船塢所承擔的為巴西打造的一個深水專屬平臺,就這一個項目價值56億美元,用了三年。
但是正是政府的果斷介入,政府的果斷決策,使得原來低端的產業競爭走向高端的產業競爭,也帶動了全市產業結構的升級、轉化和發展。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在城鎮化發展進程中間解決我們要素上市政府參與高端競爭的這樣一個問題。
第六個案例,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滕頭村,我就不多說了。我們現在,要讓農村得更好發揮出農村已有的特色。
我們鄢陵就是這方面一個先進的代表,我就不多說了。這是我們部和國家旅游局共同推出來,特色景觀圖和民政村,來推動整個農村地區的農村休閑游,這樣一個發展。
案例七,是國家品牌建設工作抓手,重點是說的我們部?,F在我們部里有國家級重點鎮1887個,歷史文化名鎮、村一共審批了5批350個,有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村2批21個,有綠色低碳小城鎮10.187個。
那么最近我們部里又正式批準了智慧城市試點。鄢陵縣也是我們國家級的智慧城市試點之一。這是我想說的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我想再說一下就是關于居民點調整和人居環境的治理。這是當前我們城鄉一體化發展中間繞不開的一個重大問題。
首先我們說農村居民點建設是整個農村住房制度建設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我們姜偉新部長到部里工作以后,當時曾經問了我三個問題,他說中國有沒有農村住房制度,中國有沒有農村住房建設制度,中國有沒有農村住房改革制度。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尖銳,因為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們講的都是叫城鎮住房制度,從來沒有講農村的住房制度。
但是我們說,不能夠講中國沒有農村的住房制度,我們有,但是我們系統性地總結、提煉、提升得不夠。那么農村的住房制度有什么特點呢?我把它簡單歸結為:一共、三非、四保、五事。一共的話就是,我們國家依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身份,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為這些農民提供的,無償提供的宅基地。
三非:農民的住宅是非政府統建,非上市交易,非流通轉讓。講這個意思。非物業化管理。
四保:講的是政府的責任。政府有四項責任,第一個要保證宅基地供給制度的穩定,第二個要保證我們所說的對農民的建房要有一個規劃、建設、管理,包括施工方面的安全質量和服務。第三個,政府要為那些最困難農民的老百姓保障最基本的居住權益,要對這方面提供服務。第四個,政府要為我們的農村的宅基地,產權要打好制度性的準備。就是我們要保證農村住房的權屬。這是非常關鍵的。
那么當前我們有這么幾件事情,農村住房制度必須要做好五件事情。第一個,持續推動農村的危房改造,當前我們還有2000萬戶等待改造,國家已經連續推動了五年農村的危房改造,這是一些不同地區的一些農村住房的危險狀況。
第二個我們要積極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上的房屋改造發動工作。我們要保證,農戶的宅基地的用地物權。
第三個我們說的就是要研究農房拆遷的補償政策,如何實現同地同價同房同步。
第四條,研究我們住房制度,確立在城鄉統籌下農村居民住房發展目標。一方面我們要對農民自建房進行積極地引導,另一方面,對于政府所提供的集中統一建設的農村新型制度區要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和服務。
現在我們有些農戶自建房一建就已經建到了17、18層了。我們農民非常地聰明,他們知道單一地建自己宅基地的房子最多也就是建到5層左右,再往上建有很危險了,這樣農民幾戶農民聯合起來,搞了一個滿堂紅的基礎,一家一個門洞一塊往里扛,他們建17、18層,一家一個門洞,這些問題都很嚴重。
我們說還有一個方面,我們政府為農民建房也出現了問題。個別地方為農民的建房可以建到30多層。這叫農民住房,這些問題都是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關注的,在城鄉發展一體化中間,我們要研究國家的住房制度下城鄉統籌發展條件下,農民住房建設的引導。
第五個就是確保農村住房制度的基本方向。下面兩個圖一個是我們廣西邊境地區的農房改造。我們的要求非常明確,叫寸步不退。原址修建,寸步不退,保證我們的邊防的安全,也是我們的領土本身的安全。右邊是我們潿洲,這樣一個改革非常好。
第二個我想說的是我想說的重點,就是治理規范農村居民點調整。
在整個城市化的發展進程中間,各中國農村的不能動,這個恐怕各方面道理都說不通,我們也不去問調查了。
國際的城市化發展經驗也沒有這方面道理。國際的城市化經驗給出我們,就是在整個城市化進程中間,農村居民點是要調整的,城市的不斷發展,農民居民點必然要減少。作為我們國家來講的話,我想應該這么說,尊重城市化發展的客觀規律和依循農村發展實際,調整農村居民點。從認識上來講,我們要解決城鄉居民調整,實質上是一種要素的流動,要素積聚,要素重組的發展過程。
那么,作為對象上來講的話,重點應當是放在城市規劃區內的農村的村莊。其次的話,應當是大量散在的農村居民點。那么我們說,對一些規劃區以外的怎么辦?我們說,一些以非農勞動力轉移應以非農產業活動為主的,這樣也可以調整。
我們說,受自然災害威脅,我們公共服務很難跟上去的基礎設施極端缺乏的也可以調整,但是我們要把握好這樣一個度。方法上來講,我們說調整農村居民點必須是在城鄉統籌規劃下進行,單一地靠城市規劃很可能會侵犯農民的利益。因此我們要做城鄉統籌的規劃,盡量地把農民利益放在整個城市化發展進程中間來考慮、來解決,促進我們農民在調整農村居民點中間可以實現和平的、漸進的、利益逐步調整的這樣一個做法,讓農民更多享有共同發展的利益。
抓住機遇,穩妥推進,保證安居,保障就業,保障農村生產生活鏈條的正常循環,應當是我們農村居民點調整的一個基本要求。
第二個就是科學規劃指引農村新居民點的建設。我們不但要明確農村居民點的調整要求,還要明確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的公共服務社區的配套要求,建設用地的標準要求,要規范對農村居民點的集中重建地。第三個要明確地劃定農村新型居民點最低的建設用地標準。
我看那些農村平面圖調整,比城市的有些居住小區還要密,這就不符合我們農村的特點,這樣的現象我們應當避免才行。
第一個就是調整農村居民點,建設活動空間。我們覺得有三個原則。第一個我們叫先建后拆的原則。這個原則盡管有些難,但是我們應當逐步地向這方面靠攏。北京市從去年開始規定,所有的農村只要拆農民分的,必須是先建好,農民的房才能拆。
第二個規劃農村集中建設、集體待建行為,這個在部分地區也是比較嚴重。因為這樣有農村的集中建設、集體待建,如果沒有政府嚴格約束,很可能會帶來一些我們叫建設過程中間的突出問題。開發商甚至可能在中間卷款跑了。我們都接到過這樣的上訪。質量問題更是令人擔憂。這是我們要注意的問題。
第三個,最好能夠把農戶組織起來實施集中建房的監管活動。我們說,農民建房可能請不起比較有名的或者叫有資質的監理公司,這會兒農民建房怎么辦?浙江省臨海市他們創造了一個方法,農民集資聘請專業的大學生到村代農民進行監理活動,這些大學生的村官本身有專業知識,同時又能夠長期地在農村呆一段時間,正好解決了農村知識方面的匱乏,又解決了農民監管空間本身使不上勁的問題,創造了非常好的經驗。那么農民也高興,大學生村官也有了就業之圖。
我想的話,這些都是一些發展中間的新探索,值得我們關注。
最后我想說就是沒有簽定協議的不能拆,沒有配套公共基礎設施的不能拆,沒有建好住房的不能拆,這是我們對農村居民點調整建設中間所要關注的建設原則。
第四個對農村的新局面調整必須要注重保護農村的特色。我們說,國家非常重視這個問題,在居民點不斷地消失中間,我們必須要把那些有文化保留價值,有文化傳承的民居留下來,保護農村地區的居住形態和傳統村落,保護傳統村落和民居的身境,就是周邊的環境,保護農村文化傳統,尤其是一些地區的鄉村布局特點,把那些反映農村地區發展進程中間的農村文化的鄉土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統統把它保留下來,這是我們的歷史,這是我們的傳統,這是我們的文化,千萬不能丟棄。那么在這個過程中間,溫家寶也非常關心這個事情。他在任的時候,在人代會上報告的時候特別講到,要充分尊重農民在進城和留鄉問題上的自主選擇權,切實保護農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權益。我說,絕不能脫離否則的意愿強行推動,絕不能政府包辦代替替民作主,絕不能簡單行事,推給企業,絕不能一哄而上,遍地開花。這是我們在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中間所必須所必須要認識和解決的。
那么這一段話我也最簡單地舉個小的案例,第一個是天津市華明鎮,大家可能都比較熟悉的。那么天津市華明鎮的做法我覺得最大的特征值得我們關注,是在集體土地上建設的小城鎮,它是由于在整個發展進程中間,四個村被占了,但是四個村被占引進的大項目的土地是無法平衡的,最后他把全鎮12個村統籌運作,把農村居民點集中起來,形成了一個小城鎮。我們說叫全地域的土地運作。第二個,他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公司來運作,在公司運作中間,它不但考慮了農民搬遷住宅,基礎設施配套,為了新型的土地整理,包括工業廠房建設的前期整理等等一系列費用,他同時還專門考慮了一筆保險費用,專門用于這樣一些大規模農村調整的時候可能會引發的一些訴訟糾紛,那么在這個地方確實也實現了一個很好的做法。我們叫全要素土地資金平衡。
在這個發展進程中間的話,他們第一階段比方講,華明已經取得了一定經驗,現在他們這在進行第二階段的摸索。第二階段的摸索就是山區統建,農業現代化的園區,農村的社區,還有農村的工業園區,我們叫鎮上的園區,三區統建,三區聯建。這是第二步。
第三步他們所要做的話才是三改一化。是把這個村集體經濟最后股份制的改革,實現我們叫戶籍是城鎮了,然后集體經濟也改制了,最后農民都變成市民了。他走了一個是最后進行產權制度改革的路,先走了一個空間集,他跟重慶的做聚集,跟成都的做法都不太一樣,當然為了更好地做好這項工作,他們規定非常嚴格地進入小城鎮建設限定。一個村子的所有村民必須要95%以上的農民要舉手同意,表示完全支持實施小城鎮建設。那么對于另外5%的農民怎么辦?也要求簽定協議,簽定協議中間注明沒有明確地反對意見。這樣才能夠納入市政府進行統一地實施和步驟。
第二個我想說的話,在城鄉發展一體化過程中間,特別要關注初期共建問題。
做的比較優秀的話,當然我們有江蘇的華西村,吳仁寶老書記雖然去世了,但是他的精神還在。我這里特別想舉的例子是山東省德州樂陵市,這是個縣級市。西森集團,他所建的新農村。這個西森集團的老板娘西森,打過鐵,要過飯,不識字,那么在發展進程中間的話,她到北京盤下了北京的玫瑰園小區,一下子賺了17個億,但是他沒有忘記他的農村,她回去了,把老村改造,拆了以后建了一個養殖場,建了一個屠宰場。在這個養殖場和屠宰場之后,她讓全村的農民去養架子牛,養大了以后他按市場價把架子牛收到他的養殖場里邊去。聽著音樂吃著高檔飼料,催肥以后,屠宰、冷凍、全部出口到歐洲,主要出口到德國。為什么?因為那邊是一個,我們說黃河布道鹽堿地區,生產出來的牛肉品種的話,非常受到德國的歡迎,特別是歐洲市場的歡迎。在發展進程中間,農民致富,他搞了一個產業循環,他又引進日本的蚯蚓,高蛋白的蚯蚓,用牛糞的話養蚯蚓,養出來蚯蚓它又篩分,最后變成高檔膠原蛋白,全部出口日本。牛糞也沒有浪費,把蚯蚓進行拆分還田,小包裝剩下來的東西全部拿到北京、天津的花鳥市場,號稱無味高檔花肥。一個完整的產業鏈,自己在農村確立起來了,把周邊的農村、農民也帶富的。她又采取了第二步,又到另外一個村子去改造,最后把馬鈴薯的組培基地引進去,她給農民無償地提供馬鈴薯的種藥,最后按市場價格收購馬鈴薯的種薯,這個村子里老百姓跟著她又致富了。像這樣一種村企業駐村企共建,推動我們農村的發展,推動我們農村產業化的發展經驗,非常值得我們關注,值得我們去調研。
第三個我想說的就是加強農村新型社區的社會環境,現在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大,也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河南省目前正在集中力量在研究、調研,并且在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說,當農民村莊集中起來以后到底怎么管理,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對于小村聯并的,應當保留原來村委會在這個基礎上共同推出一個聯合的制止機構。那么如何與原來的村委會、村民自己的機構結合起來,這是我們當前對我們的整個政策、制度建設一個考量。到農民完全地喪失土地,并且已完整地進行了產權股份制改革,集體經濟不留尾巴的時候,可以果斷實行居委會的改造,這樣讓農民的話全部改為市民,在這里面有很多是值得我們去關注和研究的。
農民集中居住現在從管理角度來講,現在存在三個難題,第一個就是農房產權的辦理權。我們說一宅一戶這個宅基地的制度可能在空間上不存在了,但是在物理上空間不存在了,并不以為住農戶宅基地價值貢獻失去了??梢哉f在這樣一種新型的農村居住社區里面,他們是在農村集體的宅基地上居住的,但是這種產權怎么辦?現在制度上都還沒怎么談,我們希望破解這個難題。
第二是關于小區物業管理的難題,實施小區的物業統籌集中管理農民不愿意掏錢怎么辦。成都市雙流縣他們的經驗是五年期,政府補貼逐步過渡。對集中小區建設還有一個是配套設施難,這就需要我們政府要果斷地實施財產管理支付,幫忙農民把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立起來。
第四個,我想說就是要利用每一個鄉村建設為抓手,將農村的人居環境不斷地影響深入,中央連續10個一號文件都強調農村人居環境的治理,喝干凈水,用衛生廁,走平坦路,懂安全法,這是我們2006年、2005年的時候被中央提上了一個高度。那么今天我們一旦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特別要突出強調部門聯手推行“美麗鄉村”建設,要以縣域或鎮域為單元的城鄉統籌規劃,要“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規劃指標的指引,要加強部門的和諧推動和深入基層指導,有利益的機制來引導農民朋友自主參與,要有跨地域的交流學習互動平臺,才能把“美麗鄉村”的建設落到實處。
我有這樣一個時間,把我自己對城鄉統籌發展的認識給大家做了一個解釋,講得不對的地方請同志們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
[!--topsoarnews.page--]
主持人顧晴:非常感謝李司長!作為住建部村鎮司的老司長,李司長一直指導著全國村鎮的規劃建設,并且連續五年參與中央一號文件的起草工作,可以說,他對于全國的情況了然于胸,今天他的這份演講也一定會對全國的縣域經濟起到指導作用。
我們知道繼歐美之后,當今的中國正在掀起世界上第三次城市化浪潮。其規模之大,復雜程度之高前所未有。在中國城市化率過半,中國城市化的高速列車已經進入加速前行的今天,將成為中堅力量的縣域經濟,其城市化和工業化該如何發展呢?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龍永圖部長就這一主題發表演講,大家掌聲有請!
龍永圖:大家好,今天會議主辦方讓我就工業化和城鎮化同步發展的問題講點意見,特別是關于縣域經濟當中工業化和城鎮化怎么同步發展的問題。從整個全球和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當中都可以看到,工業化和城鎮化像一對孿生兄弟一樣相輔相成,互為推動,這才推動了全球經濟的發展。
那么應該說,我們國家的經濟總量再大,經濟再發展,如果它的工業化很低,那么它的城鎮化水平就達不到過高的水平。大家知道,我們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發達的時候是在唐朝時期,當時我們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全球經濟總量的1/3,但是那個時候,我們中國的城鎮化率也不過才22%。當的時中國,應該說是世界經濟最發達的這樣一個國家,那么城鎮化為什么才22%呢?因為當時基本沒有工業化,只搞農業,還是靠農業,所以經濟再發達,如果沒有工業化,城鎮化也高不到哪兒去。
后來的世界歷史證明,越是工業化發展得快,城鎮化發展的速度也快。比如說英國,它就是從工業革命開始以后,城鎮化速度高速增長的。英國的城鎮化率從20%到40%,用了120年的時間。這主要就是由于工業化的推動。后來,工業越來越發展,工業推動整個經濟的作用越來越大,那么城鎮化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所以后來法國只花了100年的時間就把城鎮化率從20%提高到40%,德國只花了80年就把它的城鎮化率從20%提高到40%,美國的工業更是發展得非???,所以只花了40年,就把城鎮化率從20%提高到40%。而我們從改革開放以來,因為主要是搞的工業,所以我們的城鎮化才提高得很快。大家知道,我后面講到,我們中國城鎮化最高的時候,那是唐朝時期,達到22%,但是后來的話,因為大家所知道的原因,到了我們解放的時候,我們中國的城鎮率才10%。解放以后,雖然我們已經開始搞工業化,但是搞得不成功。所以從1949年一直到我們改革開放的1976年、1978年,我們整個城鎮化率從10%提高到16%,后來一直到改革開放提出來以后,我國開始大搞工業化。因為那個時候我們中國進口大國以后,應該說我們的經濟已經達到了崩潰的邊緣,可那個時候怎么辦?老百姓飯都吃不飽,所以只有走工業化的道路。但是工業化又沒有基礎,所以我們當時就搞了對外開放,通過對原來搞加工貿易,把外面的原材料、零部件運到中國來,然后進行一些簡單地加工,然后再加工,這樣開始我們了我們中國改革開放進程,所以當時就出現了大批的農民工涌向了珠三角、長三角,然后到工業、到加工貿易,這樣的話,就開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所以后來中國的城鎮化率從20%提高到40%只花了20年的時間,到2003年已經到了40%的城鎮化率,主要是靠工業化。
我舉了這樣一些例子,說明什么問題呢?就是不搞工業化,城鎮化率永遠上不去。第二,搞了工業化以后,隨著工業化進程加快,城鎮化率提高越快。應該說,國內外的歷史經驗證實了這一點。
但是今天會議主辦方讓我講一個題目是,縣域經濟工業化和城鎮化應該同步發展。給出的這個題目,不是太準確。因為中國發展到今天,特別是我們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已經過半的時候,如果還是使關注工業化和城鎮化必須同步發展的話,可能會有些偏頗。因為這對很多城市、對很多縣城來講不一定是對的。并不是所有的縣域,并不是所有的鎮都要走工業化和城鎮化同步發展的這樣一個道路??赡芨鼫蚀_地是講,縣域經濟應該是產業化和城鎮化的同步過程,這樣去定義還更廣一點。剛才李司長講了很多的案例,也說明我們中國今后縣域經濟的發展,我們中國縣域經濟的城鎮化進程,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多元化的進程。不一定每個縣都搞工業,也不是每一個鎮都要搞工業。
但是現在的話,我們由于中國的干部考核體制特別是我們長期以來國有國富的這樣一個思想,使得每一個縣、每一個鎮都有很大的壓力,要發展工業,不搞工業,縣財政就有問題,GDP總量就有問題,考核就有問題。所以,我們整個的縣域經濟怎么能夠很淡定地應對GDP的壓力、縣、鎮財政的壓力,實事求是地發展縣域經濟,推進縣鎮的城鎮化大省,我認為是一個重大的考驗。因為現在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如果說一定要強調我們的縣域經濟就必須搞工業化,或者說必須以工業化為主,那么顯然是不符合實際的。
比如說,我為什么一再要求看一下鄢陵的產業,因為在這里已經形成一個很大的花木產業。這個產業肯定已經成為鄢陵縣最有希望的支柱產業,而且為全國而建,是具有全國意義的一個產業。在這個地方如果特別地強調工業化的問題,我認為可以對現在一直在搞的自主產業造成一定的威脅。今天在座的楊副縣長是搞工業的,所以他不太愿意聽我講這個話,但是我說你要不考慮烏紗帽,我就實事求是了。
現在我們的干部就是受到很大的考驗,到底是為老百姓著想還是為自己的烏紗帽著想,從自己的烏紗帽著想就是大搞工業,環境搞的什么樣不管,反正我把GDP搞上去,把縣財政搞上去就行了。應該說,這個地方的老百姓還是比較富的,但是政府財政窮得一塌糊涂,因為沒搞工業。我們中國現在要解決的,就是十八大以后解決我們中國經濟質量的問題,一個最核心問題之一就是怎么樣使政府窮一點,使老百姓富一點,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過去30多年我們政府太富了,老百姓太窮了,而不是說我們政府拿到的錢太多了,老百姓拿到的實惠太少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們覺得鄢陵縣正好是個很好的格局。這兒老百姓富,政府窮,好得很。
你看看到了國外去,到了西方發達國家,都是老百姓很富,政府都很窮,政府請吃頓飯都考慮半天。政府請吃頓飯都要在網上公布,把菜單公布出去,讓老百姓監督,哪怕你政府花一點,也要讓所有的納稅人監督的。咱們為什么現在國務院發條文,鼓勵當官的少喝一點,少吃一點,少浪費一點,就是因為吃得太多了,浪費太多了。所以這些問題都是我們經濟改革的一些重大的問題。這樣一種情況下,再體現經濟、工業化或者城鎮化同步發展。對于很多縣市是這樣,但是不適合所有人。一個縣比如你把農業作為一個大的支柱產業的話,農業是可以搞成很大的產業,國外養豬、養牛都會成為很大的產業的,不一定要搞工業的。一個縣完全可以將旅游作為自主產業的,海南本來應該以旅游為支柱產業,但就是因為它撐不住,他們GDP總量太小,所以現在大搞工業,結果把環境破壞了。海南這個地方搞什么工業,給老百姓留一片凈土不就完了嗎?海南兩任省委書記上任的時候,我都跟他們談,我說你們就不要搞工業了,給我們中國的老百姓,給我們13億人留下一片凈土,但他們根本聽不進去。因為中央每個月都要發布各個省的GDP總量排序,可能開始還行,但后來忍不住了。這個問題,是怎么樣實事求是的問題,非常地關鍵。
我并不是說鄢陵不搞工業,工業搞一點是可以的,但是絕對不要忘記現在已經形成的花木作為主導產業的這個事實,不要走出這個事實。而政府稍微有點財政收入,搞一點適合當地地情的一些工業,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比如這個地方的水非常好,通過利用它的水質,特別優秀的資源,大搞一些飲料、食品深加工的工業出來。全國老百姓最害怕的就是食品安全的問題。我們這個地方的水是最好的水,生產出來的果汁肯定是全國最好的果汁。所以搞點這種產業,另外鄢陵又是農業大縣,GDP少一點就少一點,
如果我是省委書記,對于到這兒當縣委書記的,就要求你怎么把GDP總量超過那個限我就認為你會干活,你還是把你那個GDP總量排在120位的話,你現在最好還是排在120位,你不要往上走。你往上走我就過問為什么。這些問題值得我們研究。
由于時間的關系,我主要講下管理投資。我們中國現在GDP面臨著重大的挑戰,有些人面臨很重大的挑戰。挑戰就在于,一個我們還是保持一定的發展水平。因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我們中國不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就不可能在十年、十五年趕上美國。我們中國在全世界為什么有今天這樣的地位,就是因為我們在過去十五年當中快速發展、一舉超越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四個國家,一下子趕到了全球的第二,這也震驚了全球,給中國人非常足的面子,大家全部看好中國。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要保持一個比較高的增長收入,因為我們還是像十八大講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的主要矛盾還是把握生產力。我們在全世界還是發展中國家,還是要繼續保持一個好的發展速度,比較高的發展速度。
還有就是我們中國要在全世界能夠游刃有余地處理好外交事務,還得靠我們解決實力,經濟總量。我們和日本因為釣魚島的問題產生了矛盾,大家很糾結。和日本的這個矛盾怎么解決,很多人說像越南、菲律賓這樣小國挑戰好了,實際上我覺得還是要把中國的經濟實力繼續提升上去。
我去了很多次日本,非常了解日本。日本是個島國,這個國家從來沒有自己獨立的外交政策,日本整個的戰略也好,政策也好,就是一條,跟著老大走。全世界誰是老大就跟誰走。在唐朝的時候,日本從我們這里學到了很多東西。那么現在它的文字有一半是漢字,唐朝的文化對日本的整個文化根深蒂固。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日本是全世界我們中國最好的學生,因為他的整個戰略就是始終跟著老大走,所以我們看到日本的團隊建設很好,日本的游客到哪兒都是一大堆人在一起,而且一桿旗幟誰都不會掉隊,我們中國的游客東看看西看看,因為什么?日本人的團隊建設很厲害,跟著一個老大的旗幟走,過去是跟著我們中國走,而現在就跟著美國走,死心塌地跟他走。我們中國現在要解決釣魚島的問題,只要有朝一日我們從經濟總量或其他的實力方面超過美國,那時,和日本的談判也不要跟他談什么立場,他們就會俯手稱臣,一切迎刃而解。
所以中國現在面臨一個很大、很尖銳的形勢,就是解決怎么繼續發展的問題。十八大以后,國外的媒體都在問一個重大的問題,中國面臨那么多問題,資源等各方面的問題,中國還能不能繼續保持這樣一個發展速度,還能不能繼續在全球以一個最強勁的經濟引領全球?我覺得,現在十八大就回答了這個問題,就是我們是可以的。為什么可以?首先是今天講的,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沒有結束,這是一個最核心的問題。中國的城鎮化率現在才50%左右,很多專家講其中的水分很大,因為很多進城的民工還沒有真正變成城市的居民,有些專家認為我們中國的城鎮化率最多也就是40%左右,所以我們離發達國家的80%的城鎮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城鎮化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一個最強大的動力。如果我們的城鎮化率每年增加一個百分點,那么我們每年就會轉移1000萬農民進城。一個農民進城以后,他的消費就提高了3倍,這說明我們每年可以打造一個1000萬的新的消費群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哪兒有消費,哪兒有需求,哪兒就有經濟發展。那么我們中國的經濟發展今后主要是靠城鎮化每年給我們打造一個1000萬的新的消費群體。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我們的房地產等各方面產業也都在不斷地發展,我們的基礎設施也會因為農民進城以后需要各方面配套設施,有很旺盛的需求。就像企業,他首先要問你市場在哪里,國家搞經濟就是需求在哪里。中國有城鎮化這樣一個巨大的歷史進程,在推動中國幾十年的發展方面,需求旺盛得很。不像瑞士等國家,沒什么需求了,所以它建房子規定說,每家建房子的時候一定要建一個地下室,這個地下室能夠扛得住原子彈的轟炸,老百姓跑到地下室是不會受任何損害,所以在瑞典建房子,地下室所花的錢比地面上所花的錢多好幾倍。這不是隨隨便便做規定的,一方面也許是他們的命貴,但是更重要的是為了增加需求。本來建個房子50萬、60萬就行了,他讓你搞150萬,就是增加你的需求。所以我們中國需求有的是,真的不愁沒有需求。并且這樣一種情況下,我們的城鎮化確實是像李克強總理講的,是我們中國擴大內需和經濟發展最大的潛力所在,這一點是勿庸置疑的,也是解決我們城鄉差距的,“三農”問題最重要的抓手。
關于工業化的政策,我們的工業化還處在工業化的中期,我們的工業還要繼續發展。雖然我們的工業發展到現在已經處在一種非常有競爭能力的階段,當然越南等其他的一些國家,在工業方面就是傳統工業方面競爭很厲害,比我們強。是的,這幾年我們的勞動成本大大地提高了,但是大家也知道,一個國家的制造業競爭能力,它的勞動成本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其他還有很多重要因素。一個地方在搞工業的時候,是否有一個龐大的上下游、供應鏈,形成一個龐大的配套工業網,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個企業是不能孤立存在的。現在企業的分工都非常非常地小。一個產品從頭到尾一個工廠做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就像波音飛機,是全世界70多個國家成千上萬個企業提供零部件制造出來的?,F在都是這樣子,所以,制造業的配套體系強,那個地方工業產品的競爭能力就強,我們中國也是,全世界任何國家現在都這樣。另外,我們中國現在的公路、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飛機場等整個運輸體系,海陸空的立體運輸體系在全世界都是不可比擬的。在功能上,我們現在往往比美國都要先進。
我們這樣強大的一個運輸體系,形成一個有效的物流體系,所以我們的工業化還是必須有進步的。
很多人認為,我們的人口紅利已經結束了,實際上人口紅利并沒有結束,中國的人口紅利起碼還可以保持10年、20年。上次在參加第六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的時候,有專家說,現在我們一個農民工在城市里面平均工作才7年,所以我想如果把這個問題解決,把公共服務問題解決,如果我們的農民工在城市里面能夠多呆幾年,平均10年甚至14年左右,那么,我們的勞動力數量就增加了50%,增加了一倍。所以我們要增加對農民工的培訓,使農民工的素質大大提高。同樣的,雖然是一樣的工資,但是如果他的勞動效率高一倍、兩倍、三倍,多拿點工資也沒有什么了不起。只要更多地對農民工加以培訓,提高他們的素質,那么我們的勞工數量減少了,但是質量大大提高了?,F在,我們的農民工大多是初中、高中水平,如果能夠提高到中專、大專那個文化程度就不得了了。所以,勞動力素質的提高也會使中國的人口紅利得以延續,所以我們的工業化也是有競爭能力的。再加上我們作為后發的發展中國家完全可以利用發達國家研發出來的成果,采取拿來主義的辦法,當然不是白拿的,我們可以付專利費,有一個后發的優勢。我們中國一個很有名的經濟學家林毅夫,他前年在世界銀行發表演講說,中國將來在技術上的后發優勢是很厲害的。他舉了個例子,包括屬于前沿科學的一些研究,100項研究,大概最后能夠出成果出專利的就有5項,這5項當中大概有一項可以轉化為真正有商業價值的市場,成功率也就是1%,那這100個研究項目國家要花大量的時間,花大量的投資,我們中國處在后發的這樣一個階段,完全不會采取現在國際上通用的知識產權,包括品質下的技術轉讓的問題。把這些技術搞過來。比如我們可以花極少的時間,極小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內在技術上趕上西方國家。
所以,不管從人工方面,從技術方面,從基礎設施方面,我們是有優勢的。在這一點上,我覺得由于我們的工業化和城鎮化這樣一個歷史進程還沒有結束,我們中國仍然可以保持一個比較高的發展速度。
另外一條就是十八大特別提到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可以說它的含義非常豐富,但是核心就是我們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一條是很厲害的。西方一些殖民地經濟學家都不承認這一點,他們在討論中國三十年的經濟體制的時候就講了,中國三十年的經濟體制有四個重要的要素,一個是中國掌握了市場經濟的魔力,開始懂得搞市場經濟。我們加入世貿最重要的就是學會了搞市場經濟的那套規律,那套規則。第二,中國又找到了國際分工的這樣一個潛力。因為中國通過加入世貿組織,通過對外開放,現在加入了全球分工,所以它第二個中國成功的要素是了解了怎么搞事業,國際分工。第三個要素就是中國人吃苦耐勞的那種精神,那種潛力。前些年對中國人的一些報告有很多不公正的說法,但可以看到,全中國凡是搞苦差事都是他們這號人在干。所以我們創造中國奇跡的第三個要素就是吃苦耐勞,勤勞。第四個就是共產黨一流的組織。我到印度去的時候,印度的官員問我,你們中國為什么在那么短的時間里面建了那么多的高速公路,建了那么多的機場,我們搞了那么多年也就是搞了幾十公里、上百公里的高速公路。后來我們討論來討論去,技術不是問題,資金不是問題,核心就是體制的問題。因為在我們國家里面,只要政府決定了,共產黨就會決定了。你想高速公路從這兒修到那兒,那兒修到這兒,那就定了,沒什么好說的。我們這種高效率的決策,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所以我們研究了一下,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凡是比較集權的發展中國家發展得越快。像拉美這些國家,發展比較快的就是智利。智利長期以來就是軍政府當權,并不是說他們沒有問題,但是從整個經濟的決策來講,高度集權的國家,在一個國家發展的初級階段可以起積極的作用,當然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高度集權就會產生高于社會的挑戰。我告訴印度的官員,我們中國在過去幾十年當中所積累的這樣一些重要的經驗,學會了搞市場經濟,學會了參與國際分工,學會了充分調動中國人的勤勞,我們充分利用共產黨的高度的集權化,所以中國創造這樣的經濟體系,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在這樣一個情況下,我覺得中國經濟在今后的幾十年是可以保持很高速發展的。但是我們確實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也就是說怎么樣使得我們中國經濟實行成功地轉型。很多人問什么叫經濟轉型?經濟轉型的核心就是從過去重視經濟量的擴張到更加重視經濟質的提高。而基礎質量衡量的標準無非就是兩個,一個是民生得到改善,第二就是社會是不是實現了公平。對于我們今后整個的發展都要從保證經濟質量這一點來做起,保證人們得到實惠做起,所以從這樣一個角度講,回到了我們今天討論的問題,就是關于縣域經濟當中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關系問題。
我們縣域經濟搞城鎮化和工業化最后都要落實到整個這樣一個進程,是不是有利于使老百姓得到實惠?,F在面臨著這樣的產業結構調整,在花木產業那么發達的情況下,怎么采取更進一步的措施使這個產業越做越大,可能是我們整個縣域應該比較集中考慮的問題。我們搞工業也要緊緊圍繞這個主導產業來搞。這樣我們的工業才可能成為整個鄢陵的核心競爭能力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不是游離于這個縣的核心競爭力之外。包括我們今天搞的房地產,怎么樣使我們的房地產行業能夠緊緊圍繞花木產業得到更快的發展,這些問題很值得我們考慮。我們工業圍繞這一產業來做,使得工業成為我們鄢陵花木這樣一個產業鏈當中一些新的環節。我們引進幾個產業作為整個這個產業延伸的鏈條。我不懂園林產業,花木產業,就是說,這個花木產業的運輸需要包裝,我們是不是可以發展這方面的包裝產業,需要大型的運輸設備,制造這種運輸設備,整個圍繞這樣一個中心產業來做工業也沒問題,真正圍繞提高整個花木行業的競爭能力而投入,這樣我們的縣域經濟就會越做越強。
剛才李司長講了很多的案例,我認為案例是最重要的。我們中國情況千變萬化,我們過去房地產調控政策為什么不成功,就是沒有考慮到全國不同的千變萬化的情況,采取一刀切,這注定要失敗的。我們的城鎮化也好,我們的縣域經濟發展也好,就是要搞出100個案例,1000個案例,百花齊放的這樣一種發展模式才能形成最好的發展。
借助與一個專家或者一個領導的幾句話講縣域經濟應該怎么發展,那是肯定要失敗的。當然這個領導也許官很大,他帶領大家搞,五年以后,他離開工作崗位,留下了一半給另外一個接下來的干,這時候往往是存在一個爛攤子的時期。
由于時間關系,我就講一下這個問題,就是縣域經濟的工業化和城鎮化同步發展的問題,我想準確地講是產業化和城鎮化同步發展的問題。因為一個城鎮化的過程沒有產業化是不行的。你讓農民種那兩畝三分地是搞不出城鎮化的,它必須有產業化,必須有產業做支撐。沒有產業做支撐,城市就發展擴大不起來,哪些轉移人口就沒有工作做,所以我們就是要多發展幾個產業,幫我們的轉移人口有就業能力,然后真正成為這個產業的產業工人。
這樣的話,我們的城鎮化才有基礎,否則城鎮化永遠發展不起來,農民的轉移也不存在,城鎮化就是一句空話??傊?,就是一定要按照十八大講的,實事求是,因地制宜,這樣的話才能使我們中國的經濟發展有一個牢固的基礎。
謝謝大家!
[!--topsoarnews.page--]
主持人顧晴:謝謝龍部長。當年,龍部長以他的自信、果敢、從容與睿智,贏得了世界的尊敬,成功結束了長達十五年的中國入世談判;此后,他又讓博鰲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成為最活躍的國際經濟論壇舉辦地,讓博鰲論壇成為全球研究亞洲問題最權威的智囊機構和高層次的對話平臺。今天,龍部長來到了鄢陵,以他寬闊的國際視野,從工業化、城市化以及產業化等方面闡述了對縣域經濟和中國經濟發展的見解。他強調,所有的發展都要惠及老百姓,讓我們再次以掌聲送給龍部長!
中國的城市,自改革開放以來很快被卷入全球性的都市化進程。相對于其他發展中國家,中國影響全球市場的方式非常特殊。從某種程度上看,中國既代表發達國家,也代表發展中國家,還代表著相對落后的國家,是整個世界的縮影。相應的,中國面臨的挑戰正是全世界面臨的挑戰,比如貧富差距、能源短缺、環境污染等問題。那么,作為欠發達地區,如何在現有的發展基礎條件下推動地區經濟的發展?接下來,將為大家請出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牛鳳瑞老師,他今天的演講主題是——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四個節點。有請牛老師!
牛鳳瑞:各位女士,各位先生,非常高興和大家共同討論我們欠發達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四個節點。
我是搞學術研究的,更多的是為政府出主意,在座的可能很多都是政府官員。那么,我今天的演講更多的是從給政府做參謀這個角度,談談我對欠發達的縣域這個層次實現跨越發展的四個節點。哪四個節點?具體而言是:干什么,在哪兒干,土地從哪兒來,錢從哪兒來。
第一個節點問題:干什么?作為縣域要干什么,也就是我們的產業選擇問題。無論是縣域還是地區都有一個指標,就是一二三產業的比重。我一直主張:一二三產業的比重孰高孰低不應該成為我們縣域發展的目標。我們追求什么呢?什么賺錢干什么,發揮比較優勢,這是我的一個基本觀點。
現在我們看到,林木、花卉本身就是我們鄢陵縣的優勢。剛才龍部長也講到了。發達國家為什么把它的礦產品和羊毛出口呢?它不搞進一步地加工,因為它沒有比較優勢,不是它的比較優勢。這已經不言而喻。所以,我們在區域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樹立發揮比較優勢這樣一個思想。
第二個節點問題:在哪兒干?2000年前后,黨中央曾提出我們要積極穩妥地推進城市化,但是受到某種思維方式的主導,我們科學院、工程院幾十個院士的一個報告,那個報告的主題是中國城市化冒進了,中國城市化過度了。結果,使我們整個理論界和輿論界有了一個錯誤的認識。中國城市化真是冒進了嗎?中國城市化真是超前了嗎?十八大以后,我們的媒體、學者都明顯感覺到黨中央有關城市化的方針和提法發生了很大變化。我也這樣認為。
城市是產業的中心,人居中心,財富創造中心,科技進步和知識創新的中心,同時它也是消費中心,所以我們把城市化作為國內第一需求。擴大國內消費,我們的重點和主要平臺在城市。這一點沒有疑問。所以,我們就應該在城市干,明確了在哪里干的問題。
但是,我們現在存在一些時髦的觀點,我大致總結了一下。這些觀點有些似是而非、經不起反駁,有些觀點似乎還正確但對解決我們中國的現實問題沒有任何好處,反倒好象有點無的放矢,最后容易造成誤導。下面我舉例說一下。
第一個觀點,中國的城市化是慢了還是快了?不管是超前還是冒進,有這么一個總體形勢的判斷,那你必然在城市化政策上是逆著城市化的發展。
第二個觀點,中國的城市病是否應該成為逆城市化進程的依據呢?污染、擁擠、占地、公共保障、農民工問題、房價問題等等,似乎都是城市病。我個人覺得,上述現象是客觀存在,但是這些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們取得城市化收益所必須支付的成本。我在這兒不再展開。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么回事。要搞城市化能不占地嗎?城市本身就是人口聚集,怎么沒有污染、沒有擁擠呢?但是,這種污染又為我們依托城市進行規?;闹卫硖峁┝艘粋€前提條件,所以依托于城市進行污染治理,更有效率,更可持續。
第三個觀點,我們現在是發展大、中、小城市,怎么去分析它。我們的政策是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這句話沒錯,這是目標,但是它不應該成為我們的現行政策,束縛我們的現行政策。因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是我們未來的趨向,在中國對、在美國也對,今天對、明天還對。如果作為政策,它有時間和階段性,那么在不同發展階段,我們就應有不同的提法。
在一定時期內,大城市的率先發展,大城市人口占中國城市總人口將有較高的比例,這都是正?,F象,符合中國的國情。當大城市率先發展并達到一定規模、邊際效益為零的時候,那么中小城市也迎來更快地發展。也就是說,大城市率先發展的同時,我們中小城市也在發展。如果人為的政策與客觀規律發展相違背,那我們將為此支付更高的政策執行成本,也未必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北京、上海在人口方面控制了幾年,效果怎么樣?支付的成本有多高?這些我們都可想而知。
我們怎么解決大城市病問題?我曾寫過相關文章。從理論上講,城市的規模與城市的聚集效應和規模效應是成正比的。但是一個城市不可能無限制地擴張下去,當城市擴張的邊際效應為零的時候,它自然就停止了。但是從目前來看,治理大城市病依靠科學技術進步,調整發展路徑,這是對的,但是還有更深層的問題,那就是說,我們的發展應該更多地從我們的社會發展階段、特殊的國情入手,分解大城市的功能。我們很多大城市的功能是疊加的,而且我們的目標之間是相互存在矛盾的。比如說北京,是首都,政治中心,同時又是科技文化中心、教育中心,這些功能疊加了。此外,北京還是經濟中心,說咱們不講經濟中心,不講經濟中心不行,公開講,實際也是這么干的。我問北京市有關領導,為什么這么干,他們說因為咱們國家的財政撥款體制。其他的呢?國家首都,那可能有的話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北京沒有,不給你轉移支付,你要保證我中央的話,首都功能的這種正常的運行。大家想一下,我們說要城鎮化分解大城市的功能疊加,城市在轉變政府職能上,從減少行政對資源的配置上來解決問題,但我們現在很多政策是矛盾的。像北京市這么一個特大城市,工資水平高、發展空間大,還想著房價物價水平低,而且公用交通各種成本都低,那可能嗎?誰不想到北京發展?我們的政策還沒出臺呢,效率就相互抵消了。所以在未來我們的城市化進程中,大城市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同樣,大中小城市在未來都有一個數量增加和平分規模擴張的發展問題,這是規律。
第四個觀點,我們現在提城市發展要以人為本。城市的產生就是人類文明高度發展的產物,我們建設城市也是人類理性的共同行為的結果。同樣,我們建設城市,城市為了人們生活得更美好,當然我們要以人為本。我們怎么以人為本?我們的科學發展觀是四句話,現在人們往往記住一句話,就是第二句,以人為本。第一句是什么?發展是第一要義,大家把這句話忘了。中國現在發展到世界第二,似乎值得咱自豪,但是想一想,用13億一除,人均到多少?所以,中國現在并且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十八大也好,十六大、十五大一直強調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任務,但是我們現在的很多口號、很多提法都與我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相悖,比如說過剩的問題、過熱的問題、過高的問題、過快的問題等等,都經不起這方面理論的推敲。當然我這個觀點可能不代表組織的觀點,但是我現在仍然堅持我的觀點。
我們保護個人的產權,尊重個人人權,這是高舉的旗幟,這個沒什么錯。但是,我們在搞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在我們加快城市化的過程中,土地利用結果的大變動,社會利益結構的大調整,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講一講集體主義?也要考慮考慮我們怎么樣來解決局部與整體、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相互關系呢?有些人說,既然城市化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那政府為什么去操控?試想,如果沒有政府調控,沒有政策的調解,就沒有我們低成本的城市化,我們將為此支付極高的成本,這就是根本所在。
第五個觀點,現在有人講城市化率不是越高越好,但是我問,難道是越低越好嗎?中國現在城市化率高了嗎?50%幾就高了?我一直說,如果對一些營養不良的人說如何減肥,盡管肥胖癥需要,但是管用嗎?那不是有的放矢,不能夠解決現實問題。
第六個觀點,城市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中國城市化最近十年來是有一個較快的增長,但是我們看沒看到,作為一個較長時期看,我們最近十年的城市化速度加快了,每年1個多百分點。但是我們以往長期對城市化的這種限制與這種能量的積聚和集中的釋放是否有直接關系?
第七個觀點,我們現在城市化要向質量轉型。我想問:難道在世界城市化加速的過程中我們的城市化質量是下降了嗎?既然在加速的過程中,我們的城市化質量在提高,那想轉型是什么意思?難道通過減速來達到提高城市化質量嗎?還是在我們城市化發展這種加速或者正常速度的過程中來提高我們的城市化質量,哪一個更符合中國目前的實際,哪一個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第八個觀點,我們的城市化不等于土地的城市化,城市化不等于房地產化。這些都是造出來的。誰說過中國的城市化就是土地城市化,就是房地產化。沒人講過,自己假想了一個敵人,然后就一直在批判。但是我要問,我們的城市化沒有土地進行支撐,把房子、把城市如何依存?最近十年中國土地的城市化速度高于人口的城市化速度,這是事實。但是大家想一想,在城市化加速時期,我們城市的土地是按耕地、按塊來進行城市化的,城市功能不可能一米一米地建,但是人口進程是以自然人為單位的,所以在一定時期內,我們的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的城市化,這是階段意義的必然現象,沒有什么大驚小怪。至于房地產化的問題,城市的直觀感覺就是各種建筑物的排列組合。沒有房地產的支撐我們有城市化嗎?所以我的觀點是,房地產業是我們擴大內需與改善民生最重要的節點。
下面結論是什么呢?我們要積極穩妥地推進新型的城市化。
什么叫積極呢?就是要提高我們的城市化自覺性,不要以各種似是而非的理由來抑制城市化、反城市化,一有風吹草動就拿城市化開刀,我們很多口號也是似是而非。
什么叫穩妥呢?就是要順應城市化的客觀規律,不要急于求成。引用總理的話,不要遍地開花。要樹立長期努力艱苦奮斗的這種思想。實際上積極穩妥沒有誰是誰非,而是一個合理度的把握。
什么叫新型城市化呢?所謂新型的城市化,第一,它是居民農民、城鄉平等分享城市化成果的城市化。第二,它是政府主導,以市場配置資源相結合的城市化。第三,它是內升動力推動,與外部動力推動相結合的城市化。第四,它是節約資源和環境友好型的城市化。第五,它是集中型的城市化。
什么叫集中型的城市化。我對集中型的城市化做了四個內涵的不同層次的注釋。第一,較高的城市化率。別人說中國城市化率60%就行了,我說不行,至少80%以上。為什么?大家想一想,中國的人口高峰大概是14.5億到15億,80%的城市化率,農村的人口還有3億。這就叫中國的國情。
第二個層次是大城市占城市總人口的較高比重。我算了一下,中國未來實現城市化之時,我們大概有千萬級以上城市人口的超級城市有十幾座,有300萬到1200萬人口級的城市大概有幾十座,100—300萬的有百八十座,50-100萬之間的中等城市大概幾百座,50萬人口以下10萬人口以上的小城市大概1400—1500座,還有小城鎮將近2萬多個。這兒講的是小城鎮,而不是建制鎮,其實中國絕大多數建制鎮將成為農村集貿市場的功能,不會成為真正的小城鎮。
第三個層次就是我們若干個都市群的形成與發展?,F在我們號稱是十一大都市群。我算了一下,大概在11個都市群人口占我們全年總人口的39%,11個都市地區占我們全國國土面積的6%。也就是說6%的國土面積容納了近40%的人口,今后這個國土面積因為行政區劃不會增加,而人口和產業的比重會增加, GDP占將近60%,而且今后這個比重還要增加。
最后一個層次就是緊湊型城市化,就是我們城市空間的緊湊型的部署,用較少的土地來容納更多的人口和更多的產業。
總之,新型城市化就是跨區域的流動與就近進城的相交。因為中國是個大國,進城跨越幾千公里,這個還是不少。據說,我們跨區的流動人口超過7000萬,這是中國的特點。我們是多元動力推動的城市化,所以,中國城市化是多樣化的,想用一個模式、一個路子去套,是不可能的。
第三個節點問題:地從哪兒來?地空間不可移動,它唯一的途徑是就地解決。要解決用地問題,一是突破政策的約束,二是要協調利益關系。我從理論到實踐予以展開。
第一,我們首先要分清土地現在有幾大功能。第一個功能,土地是財富之母,是生活、生產區域不可離開的物質基礎;第二個功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它是資本,是資產,是要素。第三個功能,在我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它是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比如國家攥著土地的審批權、計劃的批準權,現在越攥越緊。第四個功能,它是再分配的重要杠桿。明確了這幾點,才能解決下面的問題。
第二,作為城市用地它是更集約地用地。我們要滿足合理的城市化用地,不會對中國的糧食安全構成任何威脅,同時它又是我們堅持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的一個重要的前提。即使我們80%的人口進城了,我們有80%以上的城市化率,城市用地僅僅占我們國土面積的1.2—1.3%就可以夠了,城市化完成了,占1.2—1.3%的國土面積,何來影響中國糧食安全?城市化用地的增量以農村居民點的用地減量存在著一個后者大于前者的置換關系,我們現在沒有置換出來,還要保護農民宅基地的權益。因為政策滯后,比如人進城了,但現在買房子限購,后果的話,戶不讓落,老婆孩子不許帶,這是城市化滯后的結果。如果我們80%城市化率,那么我們將有4—5億農民進城,城市人口將增加5—6億,因為這里面還有一個自然增長的問題。那么,我們城市建設用地占用的耕地的上限是多少?5000—6000萬,但是我們的農村聚集點可以置換出來的耕地是多少?1億畝以上。政策不行,在理論說不清,再加上因噎廢食?,F在我們要突破土地政策的這種約束。每年我們國土部門供地計劃總是完成得不理想,而開發商總是被土地約束得嗷嗷叫。什么原因,我不說誰是誰非。我一直認為,如果開發商囤積土地成功了,那政府監管失控,就是政府的責任。政策上抑制的話是有法可依的。作為破解這種利益的分配問題,我們要解決在爭議和拆遷過程中的這種利益博弈,核心在城市土地的升值收益合理的分配,要害是抓住這個。
現在有些觀點似是而非,比如說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這里不是打農民土地的主意。中央提出土地收益向農業和農民傾斜。那我就問了,這里的農業是指誰?2億多已經進城的農民工,他們希望什么?他們最希望政府給他們干什么?作為整體的農民,當然征地補償越高越好。有些學者就提出提高10倍。過去我們補償是年收入的30倍,提高10倍是什么概念?300年的土地收益由誰買單?結果是什么?必然導致城市化成本提高,因為土地的價值提高了。實際上涉及到社會再分配的問題。城市土地為什么值錢呢?這是社會投資積淀的結果,所以地價增值,它包含著很大的社會資本。為什么地鐵一修通,馬上房價就漲,地價就漲,那是社會資本投資的結果,所以這個土地升值收益歸社會。現在很多代表說,只有政府能夠代表公共利益方來取得土地收益,進而反過來為整個社會公共事業服務,這樣才能加快城市的基礎建設,提高我們社會公共服務的水平。這是一個利益循環,是價值再分配。
房價和地價的背后,是復雜的社會再分配的關系。我們的制度設置是土地批租,70年土地出讓金一次性征收,這個征收的結果是政府在短期內積累了大量的公共資金來進行現代的基礎設施建設。這里面就存在叫寅吃卯糧。
未來的中國城鄉統籌是城鄉一體化發展,但是在城鄉的二元戶籍制度下、土地制度下,不可能有真正的城鄉統籌發展。方向是什么呢?在《憲法》層面上,我們二元的這種土地制度為一元的國有化的這種土地制度。那么對農村土地我們實行永佃制,你只要是農村人,你可以有使用權,但是所有權是國家的。這樣的話,離我們現行的這種基本的制度安排能夠較多地融合,較小的相悖。
作為我們的話,宏觀政策調控,作為土地來說我一直主張。我說最好的話,是適當地改變思路,不要一說土地就說到我們的糧食安全。
第四個節點問題:錢從哪兒來?錢、技術、人才都是要素,是可以流動的。錢是資本,向著高回報地區流動??h域打造軟硬環境,不要開門招商引資,關門打狗拔毛,要使人家賺到錢,這樣才能有序發展。
人才也是這樣,人才要向著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的環境和區域流動。其實發揮人才作用的關鍵有兩條,一個是要使人才無生活后顧之憂。第二,給人才自由思想的空間,別成天管這管那。沒有這兩條,其他真正的創新無從談起。而真正的創新是有風險的,是不能100%成功的,而且成功的概率很小。我們想一想,中國哪個大市是我們人才工程搞出來的?
作為縣域來說,我的基本看法是,我們在城市化問題上恐怕要力戒相互攀比。作為一個縣的發展來說,我們應該放手,把我們的縣城建設為中小城市。這是我的一個基本理念。鄢陵縣城現在有20多萬人口,是名副其實的小城市了。怎么樣再做得大一點,強一點,這是要做文章的??篡沉昕h的發展規劃、城市空間布局,框架已經拉開,今后其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會進一步發揮。比如說,如果我們這個縣有60多萬人口,有三四十萬人口進入縣城居住,百萬的縣城人口又將是另一番情景。這只是個建議,不一定對,因為我沒有做考察。
現在河南提出中部崛起,我非常贊成的,因為中部崛起的時機已經成熟,條件已經具備。接下來,我們應提出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四化”協調發展。我這里用的是“協調”,沒敢用“同步”,我認為“同步”并不科學。
現在我們講“四化”協調,首先,沒有城市化支撐的工業化將支付極高的成本。當然,我們的工業化是城市化的動力,但是工業化不是唯一的動力,而是多元的動力在推動。
第二,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不僅有物質財富的代際積累功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農業現代化要以工業化水平相適應,要依賴于工業化水平提供的物質技術作為支撐,因為我們農業的生產資料、農業機械化等是要靠工業化來支撐的。農業現代化要依賴于城市化提供的市場需求,這為農業現代化提供基本前提。因為大多人搞農業,那不叫農業現代化,社會也富裕不了,勞動生產力也提不上去。
而信息化是一個裝備的基礎。信息化裝備工業化,裝備城市化或者叫城市智能化,裝備農業從而形成現代農業的基礎。信息化能夠提高我們的資源配置效應,改善我們的勞動條件。
縣域怎么發展?我的觀點是,縣域是我們擴大地方經濟發展自主權最適合的行政層級。為什么呢?有兩個條件,中國的基本行政建設單位是縣,大部分縣都有幾百年、上千年的歷史,相對比較穩定。想比鄉村的幅員太小、市又太大,縣城具有整合資源的優勢,還具有整合各種利益關系的社會組織架構。同時,縣域范圍內對各個鄉鎮來說,信息把握得相對充分,便于實施統一的發展政策,取得相應的效果。所以,中國30年的經濟改革發展的成功,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各縣域經濟的競相發展,在于各縣域經濟的橫向競爭。盡管它有副作用,但是正效應遠遠大于負效應。我們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橫向競爭還不夠,還要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使我們2000多個縣域經濟能夠真正把產能調整回來。而要達到這一點,就要擴大縣級經濟發展的自主權,包括土地使用權,這將是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就講這么多。歡迎大家討論,也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topsoarnews.page--]
主持人顧晴:謝謝牛老師!牛老師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一直從事三農問題的研究,隨著城市化的加速發展,牛老師開始加深對城市化、區域經濟等方面的研究,不僅取得的科研成果累累,而且一直以觀點鮮明獨到受到媒體追捧。今天大家也一定從他的演講中感受到了這一點。
接下來,要為大家請出的是馬慶斌博士。馬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國情研究中心,現在主要從事全球化、城市化和產業發展研,區域與城市戰略等方面研究和工作。他今天為我們帶來的主題演講是:中國城鎮化的發展態勢與政策取向。好,有請馬博士!
馬慶斌:我自我介紹一下,主持人介紹說,我是國家發改國際經驗交流中心的,是因為我們這個機構是國家發改委主管,我們對外一般叫中國國際交流中心,這是咱們國家的特色。對中國人講,一般是某某部委,對外國人講一般都講中國,也有點這種特色。在調入國際交流中心之前,我在國家發改委也管過小城鎮的試點,剛才各位領導講的土地、農民工的問題,我也分管過這方面的工作,所以對他們很多的見解深有感觸。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中國城鎮化的發展態勢和政策取向,因為到這個時間點的話,基本上大家都已經疲憊了,我就盡量把時間壓縮一下。
實事求是地講,就大家關注的房子問題,從我自身的經歷來講,我個人認為實際上你研究任何問題也罷,或者說你聽任何論壇也罷,要結合你自身發展的實際。我個人認為我買房還是比較成功的,因為我就是做城市發展研究的。同樣我一個同事當年跟我一起工作,當時在北京我們有個臨時辦公地點,就在北京的西南三環那邊,叫做萬年花城的項目,2005年那個項目是每平米3500—4000元,我那個同事就說,國家現在要打壓了,房價肯定會降下來,結果等了兩年之后,就變成了每平米七八千元,然后他說國家又出政策了,肯定還要打壓下來,結果變成每平米一兩萬了,等他再想買的時候,已經變成每平米三四萬了,所以他現在在南五環買了套房子。這說明什么道理呢?在碰到房價的時候,當然應該聽一些政策,但要看到大勢,有直覺的判斷。我當時買房的一個基本判斷就是,北京整個城市的增長是正向的。另外一方面,北京人口是在不斷地增加。實際上判斷一個房地產項目成功與否,就看這個項目面對的市場經濟,是人口流出的城市還是流入的城市。如果這個地方的人口,尤其是有錢人往外流走的話,這個地方肯定是有泡沫性的。相反,如果有錢人或者回流的人越來越多,那么這個項目肯定是有支撐的,這是很簡單的一個問題。為什么像溫州、包括內蒙鄂爾多斯被稱為“鬼城”,就是因為人們都在往外跑,賺了錢就出去了,然后大家來炒作。作為我們本身來講,項目來講,本人來講,你在投資的時候,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問問大家,買了房子是為了住還是為了投資再賣給別人。如果你賣給我,我賣給你,財富在慢慢增加。后來一看,還是你娶了對方的媳婦,或者當自己兒子的媳婦還是一家人,最后錢還是自家的。
這兩年,我認為中國房地產的價格在上升,除了供需關系之外,可能也與整個的貨幣發行量有關系,當然另一方面也與中國整個未來城市發展方向有關系。有記者采訪我,問一個問題,就是關于中國未來房地產市場的問題,我建議,就是雙軌三層式。在管理房地產的時候,很多政策往往過于著急。實際上市場自身有一個自我調節的過程,我們現在很多的項目政策,是為我們以前的很多政府缺位在補課,包括保障性住房的問題。我們國家在房地產市場化之后,在市場化這塊發展挺快的,但是在保障房建設這塊,尤其資金籌措方面,我相信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分配過多的傾向多一些,比如說政府公務員等等。現在北京很多的經濟適用房可能都不叫經濟適用房,包括大套房上下兩層的那種都有,開寶馬、奔馳的也住在里面。那怎么叫經濟適用房呢?我個人認為,過去出問題就是出在政府越位、缺位這些問題上。
我個人認為,未來的傾向應該是政府管保障,市場管多元化的需要。那么依然是多元就會有個層次的問題,有高中低。對于低收入者,保障他們一個基本的需求。那么,中等收入者對什么敏感?對政策敏感。說實話,對于我來講,我如果買包的話,作為我的收入水平,肯定買個一兩百或者兩三百塊錢的就可以,如果是一個收入比較高的人,可能第一就想到了LV。所以,對于富二代來講,他不會問這個商品怎么是20萬,他沒有感覺,他就知道這個品牌而已。那么房子也一樣,所以咱們國家在調節政策的時候過多地考慮價格的問題,是一個未來需要調整的方向。
我們在制訂政策的時候,包括我們今天討論的實際上更多的還是為咱們企業包括地方政府,包括我們本人來講,做決策時應該把握的一個大的方向。有一點不得不承認,就是說,在座的各位,在5—10年以后再回過頭來考慮你所生存的那個年代的時候,會發現它絕對是個巨變的,就像所謂的滔滔江水一樣。那么這個過程中,來到你的企業或者你的地方經濟發展,包括你本人做抉擇的時候,哪個浪花是屬于你,把你托起來的,這最重要。
就中國的城鎮化來講,為什么今天這個論壇特別重要呢?據國家的官方統計,中國的城鎮化率現在是52.7%左右,但根據城市化委員會的調查報告,真實的城鎮化率可能就35、36%左右,那么兩者均衡一下也就40%左右。作為一個機體來講,作為人來講,中國人講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那么實際上伴隨著中國城鎮化的進程,應該講,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就而立之年在往前奔。那么這里問到一個問題就是所謂的不惑之年,在迷茫。實際上我們還有將來可能要當老大的問題,而現在老大天天敲打你。
曾經有人分析過,全球500年的歷史,規律有三條,第一沒有永遠的帝國;第二,最倒霉的就是,當你成為老二或老三的時候前面的老大和你對著干。最倒霉的就是這個人。最得意的就是跟著老大走,然后韜光用晦,逐步地把自己變成老大取而代之,從歷史上來看一般是這樣。中國現在在經濟發展這一塊,有沒有發現大大小小的國家都在找中國的茬。但是我想,包括最近習總出外考察,你也會發現,實際上中國在回歸,一個是找到俄羅斯老大哥。當然這里邊因為兩個國家實際上很多時候可能有歷史原因,也有威權歧視,但是能找到共同語言。那么另外一方面找到了自信。實際上有時候就是這樣,因為我本人也做國際經濟方面的研究,經常全國包括周邊地區也跑,發現有時候我們不用太害怕,實際上作為中國來講,我認為習總的一句話說得特別好,他說實際上世界上最緊缺的資源不是勞動力,不是礦材,不是石油、天然氣,是什么?市場。就是你一旦有了市場,大家都在求著你。所以你會發現,為什么習總到哪兒,都是受到熱烈的歡迎,很簡單,就是因為中國有市場。包括產業轉移的問題,非洲也罷,越南也罷,我們也了解過,實際上作為這些國家來講,人口規模,國土面積,包括勞動力的素質與中國比,相差很遠。所以,我個人認為,中國未來一段時間,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不是說我贊美中國共產黨的體制,事實上來講,很多人現在都在研究,像中國這種國家,搞民主的話,最大的可能就是像日本預測的那樣,分崩離析。很多大是大非問題,包括潮流問題,可能也是看到中國城鎮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我想今天主要討論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要推進城鎮化。實際上中國發展到了今天,是不得不推進城鎮化的問題。一方面來講,金融危機以來,作為美國來講,包括英國實際上都在談一個問題,就是制造業回歸的問題。如果看一下媒體的報道會發現,實際上咱們國家的很多企業都在到美國投資,而且美國的各個洲之間也在比,比我們還要狠,零地價,包括最近返稅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咱們總是談招商引資怎么怎么不行的問題,實際上美國人更狠。為什么?奧巴馬上臺以后很重要的就是解決就業,解決經濟發展的問題。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真正的競爭者可能不是亞非拉或者越南這些小兄弟,而是強大的美國、歐洲,競爭的結果就是勞動力,就業崗位可能回流的問題。在看很多數據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傾向,而且未來你會發現,包括富士康也到拉美或者美國投資,可能很多原因在于,未來由于技術的突破,由于3D技術的推進,作為技術來講,對勞動力的替代,包括對成本的替代是越來越大的。所以這種大的方向我個人認為如果把握好的話,可能就不會感覺到而立之年之后的一種迷茫,可能在分析世界大勢的時候,包括個人跟企業決策的時候,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依據。
實際上中國的制造業競爭力還是很大的,尤其是高端的制造業,我記得有一位領導曾經說,馬克思當時預測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為什么要必然滅亡呢?就是因為它沒有預料到人類城市經濟發展以后沒想到還有服務業。實際上中國和美國GDP的總量的差距主要差在服務業上。也就是說,如果看數據的話,基本上美國超出中國的GDP都是超在服務業上,未來中國的十年真正的發展空間可能就在服務業上。
我大概了解了一下像咱們許昌包括鄢陵地區,未來的發展包括我認為真正的價值可能就是它的鄉村環境。作為中原,為什么要崛起,是因為它曾經是中原所謂的塌陷地帶,經濟發展特別慢。東部的發展很快,西部也發展很快,但是中部發展太慢了,所以提出中部崛起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作為企業選點來講,還有它一個特點,比如說這里與許昌有十幾公里,整個的市場,我看了一下資料,許昌還是所謂的中原五小虎,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認為應該把休閑、養生等等結合起來,我認為這是符合大勢的。
比如說,我從北京來這里,商業投資多一些,為什么要來這個地方住呢?很簡單,肯定是這邊有特殊的地方。比如說我去年去廣西巴馬做的項目就是養生的。巴馬之所以養生,怎么來養生,就是要告訴人們,在我這個地方不僅不得病,而且能治病,活得更長。怎么來證明?就是有百歲以上的老人多少人。巴馬以這個宣傳,結果全國很多人都去那邊養生、治病等等。作為鄢陵地區,我想如果發展養生,一定要讓別人相信你。因為我本身上博士的時候就研究生態環境,我研究的題目叫《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競爭力和城鎮生態環境》,結論很簡單,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必然惡化。那么惡化以后再不發展繼續惡化。從全球來看會發現,包括西方的生態環境也不像我們想得那樣,看見的是藍天白云,包括水也是清的,其實他們的土地也是污染的。實際上真正的污染不是你花錢弄好就好了,土壤可能有很多重金屬。這就是前幾年瘋牛病、口蹄疫包括一系列問題都在歐洲發生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它的工業過程中產生的很多污染問題。中國只不過在經歷一個全球發展的過程。
我還是系統講講。國際化的經驗告訴我們什么,實際上很簡單,無論是城市化也罷,城鎮化也罷,就是讓人從農業中脫離出來,到生產效率更高的非農產業過程中去。我講的這些東西很多都是我博客包括研究發展的一些內容。我在北京生活,我發現未來城市的發展應該有三味,就是所謂的文化味,人情味和品味。
所謂的文化味,實際上現在很多城市在城鎮建設過程中很多文化走得有點偏,很多地方千城一面。樓房是一樣的,甚至很多地方為了招商的需要搞什么文化節,什么性文化節,這文化節那文化節,就是劍走偏鋒。我個人認為這不能成為一個文化領域。大家可能都去過歐洲,區別很大。什么叫發展差距呢?舉兩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是教育問題,咱們國家貧困兒童貧困在沒辦法上學,歐洲那邊的貧困在沒有發展得更好的機會,比如不能學英語這就是貧困,咱們國家不能吃飯不能上學叫貧困,這就是差距。而且如果去了歐洲會發現,他們那邊要飯的人都是藝術家,本來以為是個雕塑,你一碰,嚇你一跳,是個活人。在咱們國家更嚇人,大部分都是殘疾人,同樣是一個乞丐,這就是差距。所以我剛剛談的是一個發展方向的問題。
如果到北京前門會發現,前門也在修,以前的大柵欄基本上是一個紅紅火火搞文化的地方,有許多賣字畫的,但是現在大家都不愿意去了。為什么?車來車往。咱們國家在搞城鎮化過程中,把街和道給搞混了。道路是通行的,而街很多時候是街區,孩子在那兒玩耍,大人們聊天,我們現在往往把路全搞成讓汽車來跑了。所以美國有一個人寫過一本書《大城市的生與死》,就談到了這個問題?,F在城市里邊,誰敢把孩子放到街道上去玩,肯定不敢。為什么?不安全。前兩天發生一件事情,一個小孩在外邊玩,結果被車撞倒了,十幾個人走過視而不見,完全隱形了,所以這里面可能有人情味的問題,也有規劃設計的問題。
另外就是所謂的品味問題。在城鎮建設過程中,我個人認為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中國文化的上市。在北京很多地方有個讓你感動的地方,就是很多的古樹,因為我現為了孩子上學,要靠著北邊買房子。正好那里有一個幾百年歷史的廟,我覺得很親切,當然這里面會發現一個道理,有時候我們國家可能太崇拜一些國外的東西了。結果把我們自己的全給丟掉了。如果有機會的話,大家可以去一下宋莊看一下,宋莊是中國城市或者縣鎮域經濟發展很有特點的地方。它是我在發改委的時候抓的試點鎮。上世紀90年代,有一大批窮困潦倒的畫家住在圓明園附近,后來城管把他們給驅趕掉了,結果這些人都跑到了宋莊,宋莊因為當時那種寬容和包容收下了這些人,現在基本上它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當地的這些所謂的文化品味全都提上來了。據說這里的一副畫值幾百萬、上千萬的也有,可能也有個炒作的過程。但是說明一個問題,城市的發展,如果有更多的人情味,能夠包容的話,可能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我印象中特別深刻的是在河北的崇禮有一個地方搞滑雪項目。崇禮離北京只有兩三百公里,走高速公路的話也就兩三個小時。有個人跑到這里來就跟縣里談一件事,他說,我要找一座山搞滑雪。當時很多人不理解,認為這個人簡直個精神病。因為按市場來講,河北很窮,誰來滑雪?而且當時中國人肚子都吃不飽,誰會想滑雪這件事。實際深有時候改變一個地方、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城鎮的,往往就是一個靈感。這個人在河北崇禮搞了一系列的滑雪項目,結果意大利的項目也跟進來,十年以后,當中國的整體經濟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尤其是北京人,很多人是喜歡滑雪的,開著車就去。那個地方有個好處,就是滑雪時間比北京要提前一兩個月、延后一兩個月,而且吸引的是高端的滑雪人;一般老百姓就在北京兩三年滑一次,但真正著迷的人,一旦想滑雪就會不惜代價,坐飛機也去,跟打高爾夫一樣。為什么?因為中國的高爾夫球場比較先進,這是著迷的問題。滑雪也是一樣。這說明什么道理呢?包括地方的發展過程中,我認為有前瞻性的決策者如果給這些企業家、給這些所謂的創新人一定的包容性的話,可能對于產業的發展將不可估量。因為很多的產業當你發現它的時候,別人早就發現了,關鍵問題在于你能夠抓住所謂的苗頭,就像剛一上來抓一個國際或者中國發展的大勢一樣,做決策也是一樣的。
第二個問題就是多大的城市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大與小并不是關鍵,關鍵問題是有沒有就業。農民工都到哪兒去了?大城市。為什么不在老家或者小城鎮呆著?因為沒有就業機會。我問了一下這兒的一位服務員,她說,以前也在外面打過工,后來又回來的。問題在哪兒?就是中國未來城市發展大的方向是受過高等教育,能參與國際競爭的人。實際上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被全球化的。比如,一說快餐就會想到肯德基,就是因為我們已經被洗腦了。全球化對人的影響是很多方面的。那么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決策或多或少都已經受到他們的影響。我們也會發現,未來中國的城市可能更多的能夠參與全球競爭的那些人會慢慢地往大城市推進。但另一方面,很多的農民工在大城市呆了幾年之后會回來再創業,這樣,慢慢地小城鎮就發展起來了,這件事情急不得。
另外一個就是關于快慢的問題。我認為現在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中國的民工荒和大學生就業荒。一個是有心的,一個是無心的。一個是所謂的缺,一個是富裕。民工荒的出現是因為民工現在想提高工資,但是整個中國的產業鏈在全球又是低端的,利潤特點低,只要一提高工資,企業就會垮臺,結果工作也沒了,然后政府再把他們養起來。另一方面,大學生受了這么多教育,包括研究生也罷,大學生也罷,包括博士畢了業以后,發現工資還不如洗腳的。在北京會發現,一個捏腳的每月掙個七八千很正常,只要他努力。但是很多博士畢了業拿四五千已經不錯了。剛才我記得牛老在講這個問題時說,如果肚子都填不飽,哪有心思做科研?關于提高教育水平的問題,經驗告訴我們,有時候教育國度化也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國務院曾經發布的文件里講了很多中國城鎮化發展的好處。其中說了三個突出的,有兩個矛盾是速矛盾度不能過快,第二不能盲目地吸引外地人,都在隱含其中。這實際上就是避免拉美化的問題。就是人進來了,實際上大家簡單地一測算,說城鄉之間的收入是3:1,讓農村人口進城以后,他的收入會提高3倍,我個人認為邏輯上是講不通的。應該是這個人達到了3倍以后才讓他進城,而不是說進城就能3倍,邏輯上是不通的。在這個過程中,可能需要政策解決。
實際上中國未來一個最大的機遇就是結合中國的城鎮化解決城鎮化融資的問題,這可能是未來中國企業真正地分享中國城鎮化的一個切入點。中國目前的這種城鎮化的融資模式顯然已經過時了,或者有的存在突出的矛盾。比如融資投資的問題,地方債務的問題。地方債務如果沒有房價的持續快速地上漲,地方政府肯定要出問題。因為它是一環套一環,都是銀行貸款等等。包括后來周小川我看好象都在談一個問題,未來中國城鎮化融資模式的問題,包括證券化的問題。這個問題咱們以后可以再討論。
關于土地的管理問題,我個人認為未來會有一個傾向性的政策的突破,關于進城與退出農村的問題。我在參加“十二五”前期的城鎮化規劃過程中,當時我們就提出來,像咱們國家一方面強調要維護自愿,實際上這個過程中,大家想一想,本來農產品利潤就很低,如果又讓更多人進城以后還在分享比較低的利潤的話,投資農業的積極性就會降低。咱們國家現在一個特別突出的問題就是農村空置房,農村的房子空著沒人住,但是進城以后沒有房子住,這就是土地城鄉分割的問題。下一步肯定是這么一個大的方向。
第二個問題就是去向問題。未來的方向可能就是不得不承認一點,中國未來一個大的方向就是誰擁有了所謂的年輕勞動力誰就擁有了未來發展的方向。很簡單,1/3的產業功能,包括2/3的新增的產業工人都是農民工。這一點,我認為不需要講太多了。
作為一個城鎮化的轉型問題,每個國家有自己的路,包括日本、韓國,大多數人都集中在大東京地區,但是德國的話,它有60%的人住在小鄉村或者村鎮里。未來中國應該走什么樣的路,當時我們提出來,剛剛也是總結像牛老等等一系列專家的一些想法就是,未來可能會體現在這么幾個方面。
首先就是所謂的城市群的問題。尤其到南方后,你會發現那些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間高速公路已經完全打通了,大城市高就業、高成本,與小城市低成本有一個完美地結合,江浙地帶也是這樣,已經形成了。
其次,可能未來十年左右或者四五年的時間,中小城鎮、小城鎮應該成為一個折返式城鎮化的主體。就是很多人進大城市以后,慢慢還要回來,因為中國人和美國人不一樣,美國人是流浪的民族,中國人可能更多的還是要落葉歸根,死了以后也要在老家埋葬一樣,一個道理。這就牽扯到就業城鎮化。這可能對于整個鄢陵地區是有很大的指向性的政策。我當時發表的這篇文章,還得到現任的馬凱副總理的批示,批給城鎮中心讓咱們學習研究用的。就業城鎮化是一個重要的方向,包括像鄢陵地區。以前可能是人口外出流出,慢慢的人回來了,這些人應該就地就近在自己的出生地,或者更適合自己生活的地方沉淀下來。怎么就地城鎮化,包括剛才李司長講的村企合作,也是這種模式。
未來,我個人認為可能從政策的方向來講,最重要的問題應該就是所謂的農民工進城的問題,因為現在只有10%的人是帶著老婆孩子一起進城的。80、90%的人還是屬于夫妻分居,包括和孩子老人都是分居的狀態,這個問題是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
我就講這些。謝謝!
主持人顧晴:非常感謝馬博士!馬博士不僅博學,書讀得好,而且有投資眼光,還特別地人性化,看到大家已經有些疲憊的時候,從大家最關注的房價探討中國城鎮化的問題。以后,大家如果有投資的困惑、買房的困惑,都可以向馬博士咨詢。
經過一個下午,四位嘉賓以他們豐厚的學識和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從不同的角度就不同的主題論述了縣域經濟的發展。他們的真知灼見和鞭辟入里的觀點也讓我們足足享受了一個下午豐富的精神大餐。我們的論壇到處也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非常感謝今天所有與會的領導和嘉賓的關注和參與!感謝城市化委員會、鄢陵縣人民政府、建設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中航大地長城建工集團湖北工程局、許昌嘉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對于本次論壇的大力支持!當然也要感謝所有為本屆論壇的成功舉辦付出辛勤勞動的臺前幕后的工作人員們,大家辛苦了!第十九屆中國城市化論壇到此結束!讓我們下屆中國城市化論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