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第一大電子產品代工商(EMS)富士康(鴻海)與夏普宣布開展資本業務合作的消息于2012年3月發布之后,轉載發自日本的有關富士康新聞的中國大陸和臺灣媒體增多了。
在5月下旬的報道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日本經濟新聞》5月24日刊登的題為“夏普與鴻海在中國大陸生產液晶,為對抗韓國企業提供尖端技術”的報道。該報道稱,夏普將向富士康設在四川省成都市的液晶面板工廠提供尖端技術。該廠將生產智能手機等產品使用的高清中小型面板,目標是在2013年投產。
關于富士康的成都面板工廠,本公司也于2012年2月底,以“富士康在成都建立第6代LTPS工廠,憑借高分辨率面板與AUO、三星展開競爭”為題在網站(瀏覽需注冊會員,提供免費試讀2周的試用會員)上做了詳細報道。該廠由成都市政府創辦的顯示器公司“天億科技”與富士康合作建設,生產的產品包括LTPS玻璃基板和基板用金屬氧化物半導體(IGZO)。工廠已于2012年2月底開工建設,計劃2013年下半年投產。
在毗鄰香港的深圳,富士康也與深圳市政府共同出資成立了面板公司“深超光電”。第5.5代LTPS生產線已于2011年12月投產。
臺灣報紙《經濟日報》(2月28日刊)報道稱,富士康已經在成都設立了“鑫成”、“業成”兩家觸摸面板公司。并通過在成都和深圳增設LTPS面板工廠,似有在承包蘋果公司智能手機“iPhone”和平板PC“iPad”的組裝的基礎上,再拿下蘋果的配備高精細面板和觸摸面板產品的訂單,進一步鞏固其蘋果主要供應商的地位。
《日本經濟新聞》關于成都面板工廠的報道一石激起千層浪,中國媒體在4月下旬發布的一則報道最近再次成為了焦點。
這則報道稱,“富士康生產iPad的成都工廠人手不足,當地公務員被迫進廠頂工”。
報道出自4月27日中國經濟報紙《經濟觀察報》的新聞網站。報道稱,自從2010年富士康進入成都以來,四川省政府一直在全力支持富士康的招工活動。四川省各市、縣、村都接到了任務,黨員干部和政府的公務員頂在招工的第一線,為完成任務費盡心力。更令人吃驚的是,招工的成績還列為了年終考核的項目之一。據稱達標者會得到獎金,未達標者將處以罰款。
在這種情況下,一位沒能完成任務的26歲女公務員,其領導說“招不到人,只能自己人去”,于是,從投放新iPad之前最為忙碌的2011年12月開始,她在成都工廠上了大約1個月的夜班。當月的工資由政府和富士康雙方支付。然而,因為不習慣夜晚工作,身體吃不消,從富士康領來的1130元工資幾乎全都作了醫療費。這位女公務員還說,在四川省綿陽市政府送來的約500人中,甚至包括大學生村官。因為沒有完成任務而到工廠頂工的公務員不是一個兩個。
《經濟觀察報》表示,富士康深圳工廠內部人士4月19日透露,高峰時成都工廠的員工有12萬人,2011年10月為9萬人,到報道刊登的4月底已經減少到了6萬人左右。該報還指出,成都工廠的離職率極高,有些部門的在職期平均僅為3個月左右。在2011年10月的國慶節前后,由于辭職人員過多,在留下的員工之中,“因為人手不足,新一代iPad的訂單已經被臺灣和碩搶走”的流言不脛而走。
每當人員不夠時,富士康就會催促政府盡快送人。為了滿足富士康的要求,政府當局不僅在四川,而且到陜西等其他省份招工。聽說每天要有3000~5000名新員工進廠才能滿足需要,規模令人難以想象。
至于離職率高的原因,該報未涉及。總之,這一情況可以證明,在中國,1家工廠要維系5萬、10萬規模的員工,不要說在廣東、上海等沿海地區,就連在四川等內陸地區也已經不再容易。
而且,與公務員進廠頂工相比,更吸引筆者的反而是報道中提到的由富士康匿名員工介紹的四川省給予富士康的種種優惠政策。
除了提供土地之外,還包括進入保稅區減免稅收、免費宿舍、免費班車等。而且,政府免費負責招工也是富士康進入四川省的決定性條件。
這位員工指出,“因為四川省提供了這么多的優惠,所以成都工廠的綜合成本變得相當低。所以富士康公司的方針是將iPad的生產盡可能安排在成都,成都實在吃不下再轉給深圳”。因此,對于富士康而言,成都因人手不足而無法生產是相當大的打擊。
四川省之所以如此力挺富士康,自然是期待該公司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效應和就業機會。中國《21世紀經濟報道》(3月3日)在報道富士康成都第6代LTPS工廠的動工儀式時,介紹了富士康在經濟上對于四川省的貢獻。報道稱,成都工廠已于2010年7月開始生產iPad。在2011年5月,富士康與該省綿陽市政府、中國著名電視生產商四川長虹(CHANGHONG)就合作建設年產規模5000萬臺的智能手機生產基地達成了協議。加上成都的LTPS面板工廠的三項計劃,預計在2015年之前,富士康將為四川省創造6000億元的新產值。
地方政府給予一家企業過度的優惠并不僅限于四川省。富士康擁有生產基地的湖北省某開發區內部人士就表示,“對于進駐企業的優惠有統一的明文規定。但實際上,具體條件基本都是通過個別談判敲定的。各企業得到的優惠政策大相徑庭也并不奇怪”。
但現如今,認為“把政府資源都集中到一家企業的政府總動員招工之類的做法太不公平。如若其他企業開始要求同樣的待遇之時,事態將變得無法收拾”(“中國江蘇網”4月29日)的批評之聲也開始出現。富士康無法以地方政府提供的特別待遇為前提與合作對象制定業務規劃的日子或許已經為期不遠了。(來源:日經BP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