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張地方“文化名片”都反映著發展思路和管理方式的變化,這正是文化融合能力生長的原點。
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美人之美”,以文化自覺的主體意識“各美其美”,以改革創新的文化實踐為支點,才能引發觀念更新,促進有序發展,不斷提升發展的文化品質。
精靈般的食物、灶臺上的笑臉、普通人的勞作、充滿溫情的味道,最近,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富有草根氣息的語調,講述了“泥土里”的中國飲食文化,既讓國人興奮不已,也向世界發出了一張“中國名片”,許多外國人看后感嘆:“我們太需要看到這樣的中國。”
如果說中國民間廚房里端出的蓮藕排骨湯、剁椒魚頭等一系列美食,有效地刺激了世界的文化味蕾,那么對中國而言,在“世界是平的,文化是流動的”今天,我們的這片土地,該以怎樣的姿態去接受世界目光的審視,又以怎樣的狀態去應對從蘋果手機到好萊塢電影的文化碰撞,讓世界同樣看到一個“太需要看到的中國”?
能否獲得破解這些問題的密碼,常常取決于各級干部“文化融合能力”的增強,而這恰恰構成了文化發展“世界觀”至為關鍵的一環。文化的交流過程,既有合作,也有競技;既要走出去,也要引進來。
這就需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美人之美”,善于發現和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不妄自尊大;需要以文化自覺的主體意識“各美其美”,堅守和弘揚優秀中華文化傳統,不妄自菲薄、盲目崇外;更需要以改革創新的文化實踐為支點,引發觀念更新,促進有序發展,推動文化品牌的成長,不斷提升發展的文化品質。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指出,發展最終應以文化概念來定義,文化發展與融合能力作為一面澄明之鏡,既映照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壯麗的“中國畫卷”、上海黃浦江畔凝聚城市智慧的世博園區、從“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到建設“文化強國”的時代轉變,也折射出一些地方文化缺失背后的困惑與問題。
城市社區命名“歐化”傾向,轟隆隆的推土機鏟斷了本該延續的文脈,“消滅”報亭的城市被批評“做了最沒有文化的事情”,類似這些治理行為上的偏差,深刻地暴露了一些地方對現代化認識的誤區:誤以為名字越洋氣越時尚、建筑越高大越現代、市容越整齊劃一越文明,殊不知,發展的真諦在于以人為本,價值在于人的幸福。
由此人們不難理解,江蘇昆山為什么因為善待外來人口而獲得“聯合國人居獎”,杭州圖書館為什么因為向乞丐和拾荒者敞開大門而被中外游客贊為“閱讀天堂”。無論有形無形,每一張地方“文化名片”都反映著發展思路和管理方式的變化,而這正是文化融合能力生長的原點。
如同中國的美食,與法國奶酪、日本壽司、墨西哥卷餅、阿根廷牛排等一起,構成了豐富多彩的“舌尖上的地球”,文化的多樣性,價值的多元化,對我們的“技藝”和“胃口”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正如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所提出的,把文化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把文化繁榮發展作為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重要內容。
從這個意義上說,隨著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只有持續提升包括融合能力在內的文化執政能力,才能在世界場域中擦亮“中國名片”,在文化的改革和發展實踐中更加接近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