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百姓飲食用藥安全是天大的事,但在實際生活中,食品藥品監管力量弱、設備缺,與監管地域廣、任務重形成鮮明反差。尤其是在廣大農村,這一問題更加突出。
按照目前體制,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只設到縣一級,且人員很少,監管能力普遍不足。比如,地處西部的甘肅平涼市華亭縣,轄101個行政村,18.4萬人口。該縣食品藥品監管局只有19位工作人員,平均每萬人僅有1名監管人員。而且全縣無一所食品藥品檢驗技術機構,更沒有快檢車和快檢設備。
這并非華亭縣獨有,全國80%以上的縣均如此。而大量的食品藥品消費行為發生在農村,鄉鎮村卻沒有專職人員和機構負責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和百姓飲食用藥知識普及,怎么辦?記者深入平涼進行了調查采訪。
1.“一專三員”延伸監管手臂
鄉鎮村干部義務為村民的飲食用藥安全把關,并跟鄉鎮政府簽訂責任書,年底考核
初冬季節,記者從甘肅蘭州出發,驅車300多公里,翻越六盤山,穿過寧夏隆德縣,行程6小時來到甘肅平涼市華亭縣。
11月21日一大早,記者跟隨華亭縣食品藥品監管局執法人員劉剛、杜天貴從單位出發,在局門口的汽車站坐上村村通的公交車,前往西華鎮西華村。作為全國最基層的監管執法人員,日常巡查是他們的主要任務之一。
記者注意到,他們隨身攜帶的工作夾中有“安全用藥宣傳單”、“平涼藥械安全信用分類管理日常監督檢查工作記錄表”、“‘監督進村社、健康到家庭’社會活動登記表”等。路上,杜天貴電話通知西華鎮團委書記李曉坤、西華村的村支書莫凡奇、村主任康文炯、文書張宏霞,讓這4人同他倆一起到村民家中幫助清理小藥箱,收繳過期藥品。“這4個人除了行政職務外,分別是鄉鎮食品藥品監督專干、村食品藥品監管員、協管員、信息員,在當地被稱為‘一專三員’,義務做食品藥品安全的社會監督員,但都跟鄉鎮政府簽有責任書,年底要考核。”杜天貴說。
到達西華村,“一專三員”已經候在村口,6人一起開始進村入戶的工作。在村民馬曉軍的家,女主人龐紅梅很是熱情,對兩個“大蓋帽”并不陌生。
這是一個4口之家,一進門杜天貴就客氣地問:“家里有藥品嗎?”龐紅梅拉開抽屜,里面有拆零吃剩的去痛片5片,桑菊感冒片一盒,氨咖黃敏膠囊一盒,維C銀翹片3包,金嗓子喉片一盒,999感冒靈顆粒一盒,抗病毒顆粒一盒,D3全能高鈣片一盒。杜天貴一邊仔細檢查藥品的批準文號、生產日期、有效期,一邊告訴龐紅梅:“藥品過了有效期就不能吃了,吃了會耽誤病情。保存藥品要在干燥陰涼的地方,一次別買太多,抗生素吃3到5天就要停藥,不能長期大量服用。”說到這里,杜天貴停了下來,反復地看著那5片去痛片,從塑料薄膜上的生產日期看出是2009年4月生產的,依經驗他判斷,已過了兩年的保質期,需現場收繳。杜天貴拿出“‘監督進村社、健康到家庭’社會活動登記表”,在“清理不合格藥品”欄中,填寫“過期去痛片5片”,并請龐紅梅簽了字。
接著他拿起“D3全能高鈣片”告訴龐紅梅:“這是保健品,不能當藥品用。”旁邊的“一專三員”認真地聽著記著。劉剛則拿出“安全用藥宣傳單”遞到龐紅梅手中,還拿出隨身帶著的一塊小毛巾,幫著把抽屜擦干凈。杜天貴接著說起食品安全的事,但只開了頭就示意李曉坤接著說。
李曉坤沒有絲毫猶豫:“生熟食品要分開用不同的廚具,腌菜要到正規超市買,防止亞硝酸鹽中毒,隔夜炒青菜最好別吃。”李曉坤熟練地說著,并拿出“紅白喜事聚餐登記表”叮囑龐紅梅:紅白喜事聚餐50人以上的,一定要到村支書那里登記備案啊!旁邊的莫凡奇支書拿出隨身帶著的登記表說:“最近沒有,月初剛辦過一次300人的白事,備過案,沒發生問題。”
離開前,杜天貴問龐紅梅對監管有啥意見建議,龐紅梅羞澀地說:“好著呢!以前不知藥品有效期的事,上次沒吃完,下次生病拿來就吃,想不起來看日期,有你們幫著清理,放心、踏實。”
走出龐紅梅家,杜天貴告訴記者,西華村有600多戶人家,不可能一家一戶都走到,平時全靠“一專三員”,他們天天和村民在一起,可隨時隨地做工作,把食品藥品安全知識送到每戶人家。“這些知識城里人耳熟能詳,但農村還十分欠缺,亟待普及。”杜天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