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2月12日電(記者蔡玉高)記者在南京采訪了解到,農民工文化生活匱乏。而偏重維護農民工經濟權益、忽視農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問題較突出。專家建議,通過轉變服務理念、搭建有效平臺、借力社會組織等辦法,為農民工提供更為適宜的文化服務。
產生隔閡
40多歲的陶秀玲在南京打工已3年,談及業余文化生活,她告訴記者,平日收工后,多是在家中看電視,或是約熟人打牌。
陶秀玲居住在南京市建鄴區江東門地區,這里是外來務工人員的聚集地。
一個傍晚,記者在這里看到,很多打工者收工回家后,吃飯、喝酒、打牌、吵罵。
據了解,那些流動頻繁、工作不穩定且居無定所的打工者,“文化寂寞”的問題更為突出。
在南京市安德門民工勞務市場,來自江蘇宿遷的建筑工陳行運告訴記者,工作的流動性讓他一直沒有安頓下來。記者問及平時業余有沒有文化活動,他回答:“文化生活,那是城里人的事,至于我們只要吃飽飯、睡好覺、能給家人寄點錢,就心滿意足了。”
“其實,在外打工最難挨的便是想家……”陳行運說,“平日里,我們要么聚在一起喝酒、聊天,要么就賭錢。等到醉了、累了、乏了,就能睡上一個好覺。”
在北緯路社區一個臨時搭起的帳篷前,記者看到了煤氣管道安裝工人田家炳。他告訴記者,他們在這個城市到處“漂泊”,辛勞之余感覺特別寂寞。
專家認為,城市文化將農民工排斥在外,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生活和心理疏導,給這一群體帶來了許多心理問題,埋下不穩定隱患。
服務缺乏
記者從南京市相關部門了解到,當地政府重視為農民工文化生活提供服務的工作。比如,為解決“農民工讀書難”問題,團市委發起了建設“彩虹書屋”活動,在多方配合下,全市已建成10多個“彩虹書屋”。
南京市有關部門還明確提出,依托“新南京人”服務中心和“南京關愛農民工志愿服務中心”,結合農民工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需求,提高關愛農民工志愿服務活動的覆蓋面。
今年9月,相關部門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15年,我國將形成相對完善的“政府主導、企業共建、社會參與”的農民工文化工作機制,建立相對穩定的農民工文化經費保障機制,農民工文化服務將切實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然而,記者采訪的20多位農民工大多反映,對于政府提供的文化服務“沒啥感覺”,也不了解國家下發文件的相關內容。
記者采訪了解到,農民工享受不到文化服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首先,缺少公共生活空間。盡管電影院、公園、博物館越來越多,有的還是免費開放,可是由于經濟、時間等原因,農民工基本享受不到;其次,相對聚居的生活方式讓農民工群體與城市居民距離遠,因而無法了解和融入城市生活。
南京協作者社區發展中心工作人員王大海說,一些社區為服務農民工而建立的“新市民之家”,平日大部分時間關門,很少有農民工找上門來,開展文化娛樂活動。
城市社區目前也面臨困惑。南京市建鄴區一位社區書記坦言,社區為流動人口提供文化服務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社區掌握的資源有限,服務相對單一;另一方面,流動人口缺乏參與城市生活的信心與動力。
加強工作
專家建議,相關部門宜采取三方面舉措,加強為農民工提供文化服務的有效性。
首先,搭建交流平臺,共建精神家園。
南京協作者社區發展中心嘗試為農民工搭建交流平臺,比如組織茶話會、攜子游等活動,每次活動農民工參與的積極性都非常高。同時,盡量吸引當地居民參與,讓農民工與城市居民彼此增進了解。
由農民工自導自演的《一個民工的美麗期待》和《一個民工的幸福生活》取材于民工身邊事,在國內各地巡演受到好評。相關政府部門、社區和社會組織可從中獲得啟示,創造出更多有效的交流平臺。
其次,服務理念變“自上而下”為“自下而上”。
專家建議,為農民工的文化生活提供服務,應從這一群體的新特點、新訴求和新傾向出發;必須重心下移、深入社區,并與他們的日常生產生活相聯系、相融合,不能脫離他們的實際需要。
第三,借力社會組織,提高服務效率。
南京協作者社區發展中心成立時間雖然不長,專職工作人員不多,但該組織積極熱情,近年來為農民工提供了有效服務。比如,送電影進工地、免費借閱圖書等。
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謝建社認為,政府應培育大量的社會組織,并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讓社會工作者進駐農民工群體之中,了解他們的需求,了解他們的生存狀況,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