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爛泥路上設卡收費的行為,與強人征收“買路財”何異?我們只聽說過收費公路還貸后繼續收費的行為,可誰料到,運營者生財有道,竟然還有超前意識,提前收費。而這一切,顯然于情于理于法都不合理,經營者利欲熏心,監管部門又豈能熟視無睹?
但防城港有關單位稱,收“進城費”,目的是方便群眾,優化通行環境。這么荒謬的行為也能講得如此理直氣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人口有流動遷徙的自由,攔路收費就是在限制這種自由,還有什么比堵路、斷路更惡劣的通行環境嗎?而他們敢這樣做,不顧民怨紛紛,顯然是權力姑息縱容的結果。
而根據當地官方的說法,這顯然是防城港市對轄區范圍內收費公路進行整合及收費方式改革留下的“糊涂路”。并且到底這個收費站是定性為公路收費還是城市道路收費,沒有人說的清楚,這其中的政策紊亂可想而知。行政紊亂,勢必亂象百出,投機者也就自然有機可趁,可最終受到傷害的只有廣大民眾。也許,解讀這條“糊涂路”和這剪徑式的收費站,唯一清晰的路徑,便是其中隱藏著的利益鏈。收來的“進城費”最終流入了誰的兜里,除了運營者,恐怕當地政府也分了一杯羹。這也就不難解釋,泥濘公路的荒誕存在和“進城費”的荒唐。
作為公共產品,公路理應是為民眾提供便利的,而不是坐地生財的工具。現在可好,路都還沒有修好,就開始收費,可見公共場域的資源掠奪到了怎樣可怕的地步。公路收費這種雁過拔毛的弊病滋生的亂象,制造的是民生的泥濘之路。
泥濘路上設站收“進城費”雖然是個極端的個案,但是在民生之路上、在公共場域,民眾又還要為類似的失序付多少“買路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