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招生新政是對現(xiàn)有自主招生制度的強力刷新,尤其是面向592個國家級貧困縣選才的制度設計,對寒門學子來說,是一個極大利好。過去5年,高達八成的全國貧困縣無一人上清華。在此基礎上審視清華招生“照顧”寒門學子,越發(fā)感慨它釋放的溫情與善意。
寒門學子進清華不易,進北大、進其他名校的,同樣不多。而且,無論是公眾的一般感覺,還是調查的統(tǒng)計顯示,來自中西部農村的孩子進名校的比例,都呈下降趨勢。有學者做過調查,發(fā)現(xiàn)1978—1998年間,北大學生中來自農村的比例約占30%;而從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農村子弟驟降到了10%左右。
清華自主招生向寒門學子的傾斜,實是不失時宜的矯正。自主招生政策實行多年,但總體看,側重素質教育的特點對城市孩子更有利。這既是一種客觀事實,也存在一些誤解。正如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所稱:“不能一談到素質就是說唱歌好、跳舞好。”農村孩子知道尊重別人,能吃苦,知感恩,這比會背一些詩歌、多解一道數(shù)學題,素質更高。所以,從“冷落”到“照顧”寒門學子,不僅是“扶貧”式的幫助,更是評價體系的制度性糾偏。
就此而言,清華作為名校,對貧困縣學子的“照顧”具有可貴的導向意義,如果其他高校積極跟進,給貧困縣學子多一些青睞,“寒門子弟難進名校”的現(xiàn)狀或許會有所改觀。當然,“窮廟富方丈”,貧困縣也有非貧困學子,因此需警惕招生“照顧”成了權力饕餮的盛宴。
放在更寬廣的現(xiàn)實語境中,還可發(fā)現(xiàn)清華招生新政也是推動教育公平、打破階層固化的有力舉措。社會階層固化一直是近年來的熱議話題,貧寒子弟上升的空間確實出現(xiàn)逼仄,這應當引起我們的注意。
“只要維持公平的教育機會,貧窮就不會變成世襲。”對貧寒子弟來說,接受教育、享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是改變自身命運的有效途徑。清華新政讓更多的人看到了希望,也助推了教育公平。當然,改變貧困生的命運,僅靠清華還不夠,需要更多的高校跟進。當教育公平不斷推進,當公平覆蓋到更多的弱勢群體,他們才能實現(xiàn)“知識改變命運”的愿景,我們的社會流動才能更趨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