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貧困縣的錢如何“用在刀刃上”?
時間:2011-09-27 10:47:45
人民網北京9月27日電 (記者 羅旭)近年來,一些國家級貧困縣為追求自身發展花了不少心思,使了不少招數。比如被媒體廣泛關注的河北張北縣連續三年舉辦搖滾音樂節、陜西寧陜縣免費教育擴至15年、海南陵水黎族自治縣縣長公開表示要建10個高爾夫球場、內蒙古清水河縣斥資60億造新城等等……這些措施,有的給當地帶來了財富,有的帶來了債務,也給人們帶來了思考,國家級貧困縣的錢如何用在刀刃上?怎樣才能走上富裕之路?
一、走特色發展之路 貧困縣在探索中前行
張北在質疑中舉辦搖滾音樂節
2011年7月29日—31日,第三屆張北草原音樂節如期舉行。自2009年以來,每到7月末8月初,搖滾迷們便會匯集到河北省張北縣,“到大草原上撒點野”。今年,常住人口27萬的張北小縣城三天涌入大約30萬人次,酒店、旅館爆滿。
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張北縣2008年人均年收入2700元。雖然貧困,但張北縣有自己的資源——“藍天、白云、綠地和夏季涼爽的氣候”。因為缺錢,縣領導想方設法帶領群眾致富,于是,貧困縣和搖滾音樂節扯上了關系。
“搞音樂節又費錢又擔風險。”舉辦第一屆音樂節時,質疑聲音頻現。但三年下來,音樂節帶動了旅游業發展,帶來了投資商,促進了農民增收,2010年,張北農民人均年收入達3620元,比2008年增長34%。
張北在外界的質疑聲中舉辦音樂節,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音樂節能否發揮持續效應,仍需要張北人民不斷探索。
寧陜縣免費義務教育擴至15年,貧困縣辦出“富教育”
寧陜縣是陜西南部的國家級貧困縣,曾率先在全國貧困地區推行從小學到高中的12年免費教育,今秋開學之前,寧陜縣又推新政:全縣所有公辦和民辦幼兒園的2040名學前三年幼兒的保教費將被免除。至此,寧陜縣的免費教育擴至15年。
2011年8月23日,寧陜縣人民政府常務會議通過了《寧陜縣學前三年免費教育實施方案》,從2011年秋季開學起,在全縣所有公辦和民辦幼兒園實施學前三年免費教育,對象為寧陜籍學生。免除學前三年幼兒(學前班、幼兒園)保教費,給予農村學前班住宿學生和農村幼兒園學生補助生活費。據悉,按照寧陜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縣財政每年將增加240萬元的投入。
國家級貧困縣辦出了“富教育”,是因為當地官員意識到,寧陜的孩子不是愿不愿上學的問題,而是能不能上得起的問題,只有教育發展了,經濟才能發展,才能最終摘掉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
同為國家級貧困縣,張北和寧陜的探索之路各具特色,舉辦音樂節和投資教育都是一條注重長遠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每個縣都應該發展特色經濟,了解自己的優勢,依靠優勢來發展,老是等、靠、要肯定不行。”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教授接受采訪時說,對于國家級貧困縣的發展來說,張北縣舉辦搖滾音樂節不失為一個好方法。雖然張北縣與搖滾音樂節搭上線是個比較偶然的機會,但也與張北的自然資源和旅游資源分不開。
毛壽龍說,許多過去比較貧困的地方都是通過發展特色經濟致富,如浙江義烏原來非常貧困,走了小商品的道路,起初當地政府修建了很多商場、貿易市場,現在做成國際超市了。又如浙江東陽,傳統的行業是做木雕業,后來又做影視基地,發展也比較好。再如江蘇昆山,原來是沼澤地,后來依靠上海的優勢招商引資,經濟得到發展。可以說,越是貧困縣越要善于利用自身優勢發展特色經濟。
二、盲目短視 難以讓貧困縣走上致富
國家級貧困縣海南省陵水要建十個高爾夫球場
有媒體報道,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縣長王雄2010年公開表示,該縣規劃了10個高爾夫球場。在海南省,房地產遭熱炒,高爾夫球場建設趨之若鶩。陵水作為我國沿海地區惟一的國家級貧困縣,王雄的“豪言壯語”自然掀起波瀾無數,引起人們對于海南高爾夫產業“大躍進”式發展的質疑。
近日,記者在陵水某高檔樓盤的宣傳語中看到:具有十年發展期,海南省目前最大的地產項目,周邊有3個18洞國際濱海高爾夫球場,包括可觀賞一線海景的高爾夫球場。
清水河縣斥資60億造新城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十多年前,清水河縣的財力只有3000多萬元,卻計劃斥資60多億元建新城。據媒體報道,2010年,歷時十年的造新城運動留下一堆“爛尾樓”,有幾座樓已建好,有的建到一半,還有的剛打地基。
據了解,清水河縣斥資60億元建新城是上級領導的“點子工程”,為了把新區轉移到地理位置相對優越的地帶便于經濟發展。當地領導坦言,“當時主要是考慮上級領導的意思,但由于財力無法承受,最后只能擱淺。”
清水河縣斥資60億元建新城被媒體曝光后,當地政府不敢搬新址,把原本氣派的政府新區辦公樓變成了現在的清水河縣公安局辦公大樓,這里距縣城26公里,如果有緊急狀況需要到縣城出警,最快得30分鐘。而現在的清水河縣政府辦公大樓(舊址)依然是水泥地面、木頭窗戶,3層高的樓里甚至沒有衛生間。
海南陵水和內蒙古清水河的發展有一個共性,就是目光短視,這種發展模式不但難以讓當地百姓致富,并且還會帶來潛在的發展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副研究員呂艷濱認為,一些地方政府無視國家法律和國務院規定,違規批地興建高爾夫球場現象屢禁不止。究其原因,某些地方領導為了謀求一時的招商引資效果,寧愿冒著被處分的風險頂風違法違紀,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對其違法違紀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問責。有的地方政府認為多建設高爾夫球場等高端場所就可以吸引商務人士,達到招商引資的目的,而恰恰忽略了投資者真正關心的往往是投資地的法治水平、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等軟環境建設。因此,徹底轉變一些地方盲目上馬高爾夫球場等項目,還需要轉變地方領導干部的觀念。
三、貧困縣科學發展 民主決策需先行
“清水河縣的例子說明,提高民主化、科學化仍是政府決策不可忽視的大問題。”呂艷濱認為,決策的民主化要求任何重大決定都應當及時向公眾公開,允許公眾提出不同的意見建議,充分考慮不同人群的訴求。科學化則要求做出的重大決定必須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符合地方的實際情況。“具體到政府財政經費使用、建設項目上馬等,都必須充分論證。”
“只有將民主化、科學化納入制度軌道,才能真正地避免行政首長拍著腦袋做決策,也才能防止因為上級領導的一句話而走錯路、走彎路。”呂艷濱說。
有網友認為,對于貧困縣來說,越是窮,錢就更要“一分錢掰成兩半花”,蓋辦公樓不是不可以,但盲目建設豪華辦公樓,對于貧困縣致富非但沒有好處,還可能欠下一屁股債,弄得越來越窮。而發展教育則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徹底轉變貧困,一定要重視教育。
每一屆領導,都希望在任內把當地的發展帶上一個新的臺階,這種美好的愿望的實現,關鍵是要摒棄“拍腦袋”決策,真正實現地方的發展思路、重大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探索的道路允許失誤,但以上國家貧困縣的發展案例,應該給我們帶來一些思考。
哪些貧困縣已經脫貧,它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如何才能區分真假,讓幫扶政策落實到真正的貧困縣?人民網將繼續追蹤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