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清華大學招辦主任于涵表示,今年清華已啟動近十年錄取的清華學生的生源結構狀況調查,包括學生的生源地。清華招辦數據顯示,今年清華所錄取的新生來自全國近1200所中學,其中縣級中學300余所;縣級以下中學學生近500人,只占清華新生的七分之一左右。(《新京報》8月18日)
溫家寶總理在一次國家科教領導小組會議上曾經說道,“過去我們上大學的時候,班里農村的孩子幾乎占到80%,甚至還要高,現在不同了,農村學生的比重下降了。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盡管上至溫總理都在掛念于大學農村學生比重的下降,但之所以出現這一趨勢,其實也有著社會發展本身的必然性。無論如何,與溫總理上大學的時代相比,如今的城鄉人口比重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相關數據顯示,在“十一五”期間我國的城鎮人口比重就已經升至46.6%,而隨著城市化進展的繼續,這個比例還將繼續提升。放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大學農村學生比重的下降,似乎并不意外。
不僅如此,就連農村生源比例一向較高的中國農業大學,自2002年起,農村新生比例也出現了連年下降。農業大學尚且如此,清華大學的農村新生僅占1/7,要說也應當在預料之中。不過,重點大學農村新生比例的萎縮與下降,恐怕并不能全用城市化與城鄉人口比例的變化來解釋。
事實上,盡管城市化增加了城市考生的比重,但農村考生依然占據著更大的比重,至少也是半壁江山,相形之下,重點高校農村新生比重的減少速度無疑要快得多。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因素,其實也是眾所周知。相比城市化的速度,城鄉差距至少在教育資源的分配上被進一步拉大了,因為生源減少所導致的鄉級學校的撤并,其實很大程度上增大了農村學生上學的難度。筆者曾經去過西南山區的一個鄉級小學,除了師資缺乏與教學設施的簡陋之外,由于周邊村落的孩子甚至得翻山1個多小時才能來上學,6歲的孩子根本沒這個體力,于是9到10歲才開始上學,幾乎成了普遍現象,而這些孩子,往往在讀完初中之后,因為年齡因素而不得不選擇外出打工。而即便是優秀的鄉村學子最終走上了高考考場,由于所能獲得的教育資源仍然相當有限,在看似公平的高考分數面前,他們其實也和城市學生根本沒有真正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能進入清華這類著名大學的農村學生越來越鳳毛麟角,自然也就并不稀奇。
于是乎,教育資源落后,便無緣重點大學,教育其實已經無法充當社會公平的基石,而城鄉孩子之間的分化,在城市內部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之間也同樣有所呈現,教育資源的聚集所導致的階層固化,顯然無益于社會的公平與和諧。在這方面,國外高校錄取對于教育資源不發達地區學生的加分與優惠錄取制度,顯然要比國內只關注特長與能力的制度,要更加合理,也更為公平。
無論如何,每個人都生而平等,大學尤其不能完全站在城市或是優質教育資源的視角來挑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