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從來不憚以藝術的方式表達悲情。用集裝箱創(chuàng)建打工子弟學校,倘若不是身處實地的采訪,也許人們真會把這樣的集裝箱教室,當成幾個小年輕借以反諷現(xiàn)實的行為藝術。畢竟,聯(lián)系到此前的城市蝸居集裝箱,乃至打工子弟學校先后被關閉事件,集裝箱教室這樣的教育模式,難免不讓人生出一種打工子弟教育被迫遷徙,擱淺于城市邊緣的巨大悲涼感。
然而,跳脫出“集裝箱教室”這一名詞給予我們的直接觀感,回到集裝箱教室本身。面對那些被漆成五顏六色、頗具現(xiàn)代感的集裝箱,面對集裝箱內四人圍成一桌、孩子們自覺學習的新型教育模式,面對那些別開生面的生活技能培訓,乃至對打工子弟父母的家庭教育培訓,無可否認,集裝箱教室在一場城市化對打工子弟的驅離行動中,似乎正在“無心插柳柳成蔭”——這種從教育細節(jié)著眼,脫離了尋常應試、不吃教育“大鍋飯”,而是顧及每個孩子作為個體存在的教育模式,或已正在成就集裝箱教室讓人心動的教育之美。
幾十年前,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就曾為我們描摹了類似的畫面。她在風靡全球的代表作《窗邊的小豆豆》中,這樣講述了讓人別開生面的“巴學園”故事:在這樣一所特別的學校里,有著讓人一眼看上去就與眾不同的校門,它是由兩株矮樹組成;“巴學園”有著與眾不同的教室,它們是一個個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是小豆豆以及大家的電車教室;“巴學園”有著與眾不同的校長,第一次見小豆豆,小林校長就微笑著聽小豆豆不停地說了四個小時的話,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
這樣的“電車學校”不是正與“集裝箱教室”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嗎?在這里,二者的相同之處,就不僅在于教育載體的相似——一個是電車、一個是集裝箱,更在于對教育個體的尊重,不僅體現(xiàn)在獨具特色的教育模式上,更在于教育對每一個體的尊重,無論你是貧窮孤寡,還是問題少年,都可以用一種尊重與慈悲,將之包容。這種尊重,與城市管理者動輒以人口資源壓力為由,驅離底層人群的粗暴,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
對孩子們而言,童年本應是純真、甜美、無憂的?;蛘蛉绱耍M管充斥苦澀,童年卻往往難以體會現(xiàn)實的艱難,反而對世界的美好難以忘懷。從小豆豆的“電車學校”到打工子弟的“集裝箱教室”,盡管無一不是困窘無奈的產物,但“電車學?!蹦酥痢凹b箱教室”內的生活,那種充滿了童趣與個體尊重的教育,無疑都將成為孩子們的集體記憶,并生成一筆人生財富,讓他們終身受益。
無論如何,在集裝箱教室內的生活,總好過沒有教室的生活。不在集裝箱內接受教育,他們會有更好的地方安放自己的童年嗎?在當下的一些城市政策中,這樣的問題讓人找不到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集裝箱內接受教育的童年,已經是一桿秤,測量出了他們生活背后的沉重與悲涼,也測量出了城市公共政策的無情。當集裝箱教室已經成為孩子們接受教育最好的安樂所時,這樣的教育安樂不是城市的榮耀,而應成為城市乃至教育反思的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