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中午,北京石油學院附屬小學門口幾名校內工作人員正在懸掛“北京石油學院附屬實驗小學”字樣的牌照,現在校名多了“實驗”二字。幾名前來了解情況的打工子弟學校學生家長被校方告知此處不是安置學校,距離不遠的“現北京石油學院附屬小學”才是。可這所謂“北京石油學院附屬小學”,一天前還是北京市海淀區清河青少年活動中心。(《新京報》8月20日)
誰說政府解決打工子弟問題的“決心不大”、“能量不大”?一夜之間就能把一個活動中心,變為一所小學。且海淀區教工委負責人稱,該新校區符合辦學標準,師資力量優越,不需繳納“贊助費”。這么快就“改造”出一所師資優越的小學來,可謂“北京速度”啊!
但很顯然,政府部門的“決心”用的不是地方。其一,這暴露出少數公辦學校不愿安置打工子弟的本來面目;其二,讓此前打工子弟學校關停的“不具辦學資質”的理由很站不住腳——對“新變出”的“學校”,前來探訪的多位家長擔憂相關硬件是否達標、教學質量是否下滑,可見該校條件可能還不如這些打工子弟以前上的學校,然而它在政府部門眼里,卻是合格的,甚至是優秀的。
據北京市教委發布的北京市教育事業概況,2010年北京全市有小學1104所,比2005年減少299所;初中345所,比2005年404所,減少59所。那么,為什么北京寧可撤并中小學,卻不愿讓這些學校接納打工子弟?
城市公辦學校不愿向打工子弟開放,大致有三方面原因。首先,遭到就讀的城市戶籍家庭反對,認為校風、學風會被打工子弟“帶壞”。
其次,具體辦學者擔心給辦學帶來麻煩,影響本校的教育平均水平和升學率。打工子弟進入公辦學校,確實會給原有辦學帶來沖擊。面對打工子弟不適應等實際問題,負責的教育者會想法促進融合,遺憾的是,不少中小學辦學者追求現實的辦學政績,把打工子弟視為麻煩,打心里不愿接納。
再次,城市管理者擔心把打工子弟求學問題解決得太好,會使城市成為“教育洼地”,導致更多打工子弟涌入,讓城市不堪重負。就是有條件,也應制造“障礙”,讓打工子弟不那么順利入學。
以上這三方面,第一條要改變,需要很長時間,在戶籍福利的傳統思想中,一些大城市居民有著天然的優越感。而第二條和第三條的擔憂,卻是眼下可以通過制度改革加以消除的。
辦學者的擔憂主要緣于目前的辦學存在嚴重行政化傾向,學校追求的是十分現實的教育利益和政績,要使辦學者不是官員而是教育家,就需建立中小學的現代學校制度,這也是國家《教育規劃綱要》所確定的重要改革;而城市管理者之所以擔心開放教育會把城市變為“洼地”,則主要因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不合理——以“流入地為主”保障流動兒童求學的機制,導致流入地為流入兒童承擔更大教育投入,如果加大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對義務教育統籌力度,同時建立學費隨學籍走的義務教育經費流動機制,這一現實困境就將得以突破。
事實上,這兩方面制度改革,也將影響到城市戶籍人口的心態,進而,城市教育資源向打工子弟開放就不再這么糾結。
(作者系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