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在“2020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就如何在網絡時代塑造中國的軟力量談了自己的看法。
他首先闡釋了對于軟力量的理解:軟力量是什么呢?軟力量指的是一個國家文明、文化和價值體系等的影響力,既表現在物質層面,也表現在思想層面。我想軟力量至少具有三個指標:1)理解文明、文化和價值等;2)在理解基礎上接受這些文明、文化和價值產生認同感;3)更重要的,不僅認同和接受文明文化價值觀,而且主動傳播它所認同和接受的文明、文化和價值。
通過多年的觀察,鄭永年發現網絡時代造就了傳播工具的革命性變化,但世界各國的“軟力量”不僅沒有在增加,反而在很快下降。網絡平臺的出現使得人類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大眾傳媒成為可能。傳統上,廣播、收音機和電視被視為是大眾傳媒,但這些媒介本質上還是精英媒體,因為所有的內容還是精英人物創造和提供的。說它們是大眾傳媒,只是說,精英的觀點通過這些媒介傳達給了大眾。但網絡時代是真正的大眾媒體,因為人人都可以參與,都可以提供內容和傳播。確切地說,這是一個大眾文化+大眾傳播的時代。
在鄭永年看來,這造成了三個后果:低層文化民粹主義的崛起,文化領域“劣幣淘汰良幣”。第二,意識的碎片化,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信息繭”的問題,人們只選擇自己喜歡的信息,而排斥其它信息。第三,與意識碎片化相關的便是認同的激進化和對立化。
如何在網絡時代塑造中國軟實力?鄭永年認為如下幾點是可以考量的:第一,網絡內容要回歸基本事實,回歸科學,回歸理性。第二,網絡平臺要有自己的社會責任。第三,網絡只是工具,網絡背后仍然需要一個龐大知識體系的支撐,價值體系的支撐。第四,要在西方市場(網絡)里,以西方人所能理解的語言來解釋中國,而不能僅僅在西方網絡里簡單地發泄自己的一些情緒。第五,最為重要的是基于成功故事之上的自信,這種自信來自于我們成功的改革開放的故事,甚至是近代以來的故事,還有就是基于自信基礎上的能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