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27 10:04:04
來源:東方網 作者:楊玉龍
12月21日晚7時,廣西南寧市良慶區一條小巷內發生了驚險一幕,一段路面先后塌陷了兩次,4名行人先后墜坑,所幸沒有人員受傷。塌陷處附近分別有污水管和市政供水管,兩條管道分屬兩家單位管理。由于路面塌陷的原因和責任還不好判定,兩家單位的現場負責人初步達成一致,決定先修復破損的路面,杜絕安全隱患。(據12月25日央視新聞)
又見城市路面塌陷,慶幸的是此次沒有人員傷亡。不過,確也給4名“受害”群眾和附近居民帶來影響。事實上,城市路面塌陷無論何種原因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僅給城市居民出行帶來諸多不便,且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居民的“安居指數”,更會給路人帶來“致命陷阱”感。而梳理媒體報道更會發現,城市路面坍塌每年都在上演。
《全國地面沉降防治規劃(2011—2020年)》指出,目前全國遭受地陷沉降災害的城市超過50個,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等20個省區市。地面沉降災害具有形成時間長、影響范圍廣、防治難度大、難以恢復等特點,已成為影響我國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于此,城市路面塌陷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視。
城市路面塌陷因何而至?這也值得追問。此前有專家表示,大體可以分為自然作用、人為作用、人為誘發自然作用等三種原因?!白匀蛔饔弥饕c地質條件有關系;人為作用主要指施工過程中地基處理沒有做好,造成淺表和局部的塌陷;人為誘發自然作用主要指人類工程破壞了巖土的自然平衡,出現塌陷。”這也就不排除有些坍塌事前就可以避免。
城市路面塌陷應多些事前“排雷”。不必諱言,唯有將更多的坍塌隱患排除出來,并加以保護性措施,才能少些坍塌,更不至于讓城市街道淪為“奪命陷阱”。從宏觀來看,要提高城市規劃水平,合理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這也是最為基本的。長遠規劃并依規而行,才能少些地下開發利用的盲目性與混亂性,從而消弭各類隱患。
從具體來看,目前在很多城市推進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是一個有效解決地下各類管線布置沖突的辦法。還如,深圳市在2016年就發布了地面坍塌事故應急預案,把應對路面塌陷納入城市安全管理和應急機制中。這些均值得借鑒。同樣,完善追責問責機制也很有必要,畢竟出了問題有人負責,也能倒逼道路建設及地下空間建設質量更加有保障。
另外,讓城市更安全也需要城市居民的參與。比如,一方面,有必要保護好自己,走路的時候不要低頭玩手機,別做“低頭族”,遇到緊急情況也好給自己留一點反應時間;另一方面,面對城市安全隱患,也應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反映,確保隱患及時消除??偠灾ㄓ卸嘈芭爬住迸e措,城市安全才會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