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四川中江縣某廣場一個銅錢雕像突然倒塌,一個10歲男孩的生命戛然而止……近年來,類似事故并不鮮見,這些屹立在城市各處的雕塑,屢屢成為“隱形殺手”。本是城市文化景觀的雕塑,為何變成“奪命暗器”?這些悲劇,拷問著公共設施的安全管理,誰來給這些被忽視的角落加上“安全栓”?
雕塑倒塌,男童身亡
8月8日下午6點左右,四川德陽市中江縣城一小區門口的廣場上,一個銅錢形狀的雕塑倒塌,砸死現場一名男童。從網友提供的現場照片顯示,事發后,廣場地上、雕塑邊緣都有不少血跡。
記者了解到,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目前尚不能確定雕塑為何倒塌,警方仍在尋找目擊者進行進一步調查。該雕塑修建于2007年,附近居民表示,常看到有小孩爬到雕塑上去玩,也有大人鉆到雕塑里拍照。也有受訪者稱事發前路過時,看到不只這一名小孩在雕塑附近玩耍。
事發后,網友普遍認為當地管理部門有監管不力的問題。網友@艾倫_yang說:“公園里的塑像、銅像都存在安全隱患,要經常檢查。這個孩子太無辜了。”
也有不少網友認為事故原因在于雕塑質量差,制造方、建設方應承擔主要責任。@快樂的排骨豬說:“如果能把雕塑設計、建造跟安全責任事故掛鉤,那這樣的悲劇能減少很多。”
雕塑質量為何如此“脆弱”?
近年來,城市雕塑倒塌傷人的事件并不少見。
2011年4月,十歲女童在北京人定湖公園被一花盆雕塑砸傷,女童后被鑒定為十級傷殘。
2013年3月,北京朝陽區姚家園路一雕塑被沙塵風暴吹倒,一名男子被砸重傷昏迷。
2014年4月,兩名兒童在深圳一小區玩耍時,一名兒童搖動小區泳池邊的雕塑,導致另一女童頭部被砸傷。
記者發現,此類事件發生后,往往責任難斷、賠償陷入僵局,如上述被花盆雕塑砸傷的女童父母認為,雕塑質量差訴訟公園要求賠償,而公園方則認為事發地點設有警示標志嚴禁攀爬,雕塑自重25公斤,放置在石臺上不可能自己脫落,不同意賠償。
為何會有這么多“脆弱”的雕塑成為傷人“暗器”?深圳市某區城市建設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不少地方,建設資金不足百萬的工程,往往存在“一條龍”建設的問題,“也就是說,從招投標到交付給市政養護公司,當地都有決定權。其中是否存在腐敗,是否會造就豆腐渣工程,很難說。”
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工程師胡愛兵坦言,對于這些公共場所的雕塑,只有發現有明顯問題才會啟動超聲波等設備檢測,但肉眼難見的問題往往是盲區,“不少公共設施尚未達到使用壽命就出現問題,絕大多數難逃建設質量的嫌疑。”
南開大學社會建設與管理研究院院長關信平認為,“要杜絕豆腐渣,就要對雕塑行業明確施工質量安全標準、建立對施工單位的‘問責制’,城市雕塑必須將‘安全’放第一位,藝術性都是其次。”
深圳市某區城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建議,從建設流程上進行改革,“現在不少地方在實行各個環節相互剝離的政策,在競標發布、公示陳列、建設維護等由不同主體負責,且進行三或四筆款項交付方法;不少市政工程要求一年或兩年不出現質量問題再撥付余款,這樣大大減少了‘豆腐渣’工程的存在。”
監管不力、標準滯后 雕塑有人建沒人管?
這些“脆弱”的雕塑背后折射出城市公共設施管理的不力,那么目前我國城市雕塑的管理現狀究竟如何?
記者查詢了解到,1993年,我國文化部和建設部聯合出臺《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法》,其中附則第十七條指出,“城市雕塑建成后,由建設單位維護和管理,必須保持雕塑的完好和整潔。”根據這份全國性文件,上海、天津、四川等地也分別出臺了地方性的《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法》。
記者從建設部下屬的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了解到,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各地負責城市雕塑的管理部門往往很多,城管、規劃、建設部門都會參與。
記者調查多地城市城管、建設、規劃部門,發現一些城市有專門的城市雕塑管理委員會來統一管理,而一些城市則出現城管與建設部門之間職責不明確、缺乏管理標準。
廣州市建設工程評標專家、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劉巖介紹,在國外,一般會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來選材并根據材質來保養雕塑,同時對每個雕塑的入園時間及生命周期作出詳細登記。“相對于國外的標準化管理,國內從設計到落地,往往缺乏論證。比如造成慘案的銅錢雕塑在設計之初,它與地面的接觸滿足何種力學要求?能否允許近距離接觸甚至供兒童耍玩?須有一個安全預期和風險管控。”
廣東一位園林管理人士告訴記者,“雕塑建好后,大多由城管局招標市的政養護公司負責養護。由于沒有明確的雕塑保養制度,造成很多雕塑有人建沒人管。”
還有業內人士指出,現在許多城市的雕塑情況,都是靠人到每個區域“大海撈針”式的普查獲得,時常找不到設計、建設單位。這樣的普查,對管理起不到什么作用;雕塑出了問題,找不到該找的“主”。
對此,劉巖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對城市雕塑進行細致的分類、建檔管理,摸清楚哪些雕塑設計上不符合力學規范、哪些建筑材質容易老化腐蝕、哪些需要設立安全隔離范圍,建立一本“城市雕塑臺賬”,對于老化的雕塑要及時修復或淘汰。
關信平還建議全民增強公共安全意識,“相關部門應使安全隱患舉報機制暢通,動員雕塑維護方、社區及市民都參與到安全隱患排查工作,遇到隱患及時排查,避免悲劇的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