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名為“全國各大城市安全感工資標準”的微博引起網友熱議,其中,廣州以7750元排在第六位。榜單一出,不少網友都留言表示自己“拖了后腿”“沒有安全感”。這份榜單靠譜嗎?究竟網友們自己心目中的“安全工資”究竟是多少呢?記者在網絡上看到,不少網友表示,工資發多少錢都不安全,因為住房、醫療和教育這三座“大山”始終壓在頭上,讓人喘不過氣。
據了解,所謂安全感工資標準,就是所得工資在下次發薪前能否滿足個人的開銷,若能夠滿足甚至有富余,即有安全感,反之則無安全感。這份榜單實際上是一家人力資源網站發布的2011年各大城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水平,再綜合考慮以物價水平及消費成本,計算出來的平均值,并不是統計部門公布的官方數據。
統計結果顯示,95.6%的青年網民認為自己的工資“不安全”。分析還顯示,從地域上看,“中槍”最多的是北上廣深四地青年。32.6%的青年網民認為,房價是拉高“安全感工資”的最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2012年,廣州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62598元,月均5216元;廣州市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33442元,月均2786元。這兩個月均數據都與7750元的安全感工資標準相距甚遠。網友悠悠認為,光憑一個數字來判斷是否有安全感太絕對了,以廣州為例,如果光是每個月還房貸就要6000元,那7750元豈不是溫飽線的標準;如果沒有一分錢的還貸壓力,那日子確實過得挺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