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花開,榕樹婆娑。初冬時節,位于廣州市最南端、珠江虎門水道西的南沙依舊溫暖如春。虎門大橋上,車流如織,而橋下,則是百舸爭流,有天下天后第一宮的天后宮靜靜地佇立在大角山上,遙望著這個通江達海之地。天后宮,這個由霍英東倡導并捐資于1994年而重建的古廟自成為南沙標志性的建筑,20多年來,它與被譽為“中國第一跨”的虎門大橋一道一直靜靜地守護著珠江大三角的幾何中心。如今,當粵港澳大灣區浮出水面,具有典型中式風格的霍英東鶴年堂中醫城落戶在南沙時,這里依舊平靜如水、溫潤如玉。這就是南沙的性格,其實也是廣州的風格,因為“繡花”從來都是一針一線靜靜地“綻放”。
在中國的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中,與北京的“高高在上”、上海的“領先風范”、深圳的“突飛猛進”相比,廣州就是一個“穩定均衡”的城市。
但作為一座有著兩千多年建城歷史的名城,作為改革開放的“橋頭堡”和“實驗田”,廣州是一顆耀眼的明珠。一方面,它迎接著撲面而來的改革春風,另一方面又在快速城市化的進程中躊躇滿志、懵懂向前。
“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這是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兩會”期間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對廣東作出“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明確要求之一;同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廣州時強調,“舊城改造要更多采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改革開放40多年來,廣州在諸多領域先行先試,為全國探路;同時,廣州以問題為導向,迎刃而上,通過繡花般的城市管理和治理,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讓這座重要的國家級中心城市持續煥發新動力、新活力、新生機,從“羊城”、“穗城”、“花城”的“千年商都”,向“農民工最愛之城”、“微改造標桿之城”、“大學生之城”、“市民最有歸屬感之城”的“國際大都市”蝶變,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城市化高質量發展模式。
每當夜幕降臨,南沙南橫地鐵附近的農民工就開始忙碌了,這是一道難得的懷舊風景線。它即刻會讓人想起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農民工打工的情景,其實廣州就是一座見證農民工歷史之城。可以這樣說,全世界農民工集散人數最多的城市就是廣州,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打工仔”、“打工妹”、“民工潮”、“農民工”等這些名稱均源于廣州。
“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上個世紀90年代,這句口號響徹全國。那時候,成千上萬的人南下淘金,首選之地就是廣州。也就是在這里,迎來了一批批的“打工仔”和涌起了一陣陣的“民工潮”。因魚龍混雜,管理混亂,他們還曾有一個被充滿歧視的稱呼——“盲流”。但2003年,轟動一時的“孫志剛事件”發生后,廣州痛定思痛,規范管理;同年,國務院頒發《城市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終于廢止沿用了多年的收容遣返制度,宣告了帶有限制、排斥、歧視農民工為“盲流”一詞退出歷史舞臺。
2006年1月,《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出臺,確定采用“農民工”稱謂,第一次把“農民工”這一概念和稱謂寫入中央政府具有行政法規作用的文件。而這段歷史的主要見證地,也在廣州。
然而,這一系列的改變依然沒有抵御2008年那場突如其來的雪災。百萬民工的滯留,使廣州成為了中國城市化史上最難以釋懷的一頁。時任總理溫家寶親自到火車站慰問民工,幾度哽咽,令人動容。面對無處下腳的廣場、期盼歸家的人們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廣州全城愛心助力,與數萬軍警手挽手疊成幾層細密的人墻,守在站前11個晝夜,硬是將一個搖搖欲墜可能瞬間潰決的秩序恢復了平靜。廣州火車站百萬民工的梳理也被專家學者當作特大案例,寫進城市化公共安全的論文中,成為人口流動的世界奇跡。
潮涌珠江兩岸闊,大浪淘沙始見金。如今,再也看不到百萬民工云集廣州火車站的情景了,但廣州火車站是一個時代的記錄,也是無數農民工對廣州最深刻的記憶符號。
“雖然我現在在深圳成家立業了,但是我第一次出遠門的地方就是到了廣州火車站,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廣州干了8年,感覺廣州是一個很包容的城市,就業機會很多,只要你肯干就可以賺到錢,廣州人也很熱情,不欺生。更難能可貴的是,我在廣州得到了多次免費培訓的機會,讓我學到了許多技術和謀生的本領,可以這樣說,沒有廣州的磨練,我就不可能到深圳。”這是深圳致嘉鑫公司物業經理周平的肺腑之言:“沒有廣州的平臺和跳板,我不可能從農民工成為物業經理,我要感恩廣州!”
盡管社會上對廣州褒貶不一,但是在各大媒體評選的“中國最受農民工歡迎的8大城市”排行榜中,廣州仍名列第一。入榜的理由是,在有關農民工政策、解決農民工的實際問題上,措施得力,成效顯著,是農民工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的確,廣州曾經就是一個農民工集散地,它為深圳、珠海、東莞、順德、中山等等提供了大量的農民工。按照現在的說法,廣州就是粵港澳大灣區農民工的集散中心。
廣東獅子會的副監事長許靜說:“廣州歷來以溫情脈脈、市井煙火待人,隨處可見人情味,城市大氣人也大氣,喜歡抱團,從來沒有把農民工看外,他為我們提供服務,臟活累活苦活都是他們干,他們是我們城市重要的一員,我們也很感恩他們!我們這里搞一些公益愛心資助工程和扶貧工程,從來沒有忘記身邊的農民工。”
廣州市關工委負責人劉主任介紹:“廣州的農民工有個特點,就是自己穩定后,喜歡拖家帶口來廣州,這也是農民工喜歡廣州的一個重要原因。廣州歷來重視外來務工人員及其家屬的歸屬問題,除了首推積分落戶制度,對于留守兒童的關愛保護工作也十分重視,市政府還專門建立了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因為能解決后顧之憂,所以許多農民工到廣州后就不想離開。”
“喔,大哥、大哥、大哥,你好嗎?多年以后是不是有了一個你不想離開的家。”
這是當年發源于廣州、風靡全國、由著名歌星甘萍演唱的一首歌《大哥,你好嗎》,這正是那個年代千百萬南下打工者的心靈呼喚。
值得欣慰的是,當年的“大哥”有許多如今已落戶廣州。2018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的數據顯示,廣州的戶籍遷入人口達22.81萬人,機械增長人口17.93萬人。戶籍人口927.69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79.78%;常住人口1490.44萬人,城鎮化率為86.38%。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達4.50萬人,參加農轉居人員養老保險達20.63萬人。
“春潮奔涌車聲隆,百萬民工闖廣東。肩擔手提形色急,城鄉阻隔路始通。”這是寫在中國農民工博物館里的一首詩,詩句鏗鏘有力、形神畢現地表現了農民工到廣州打工的現象。
中國農民工博物館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原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2011年提出的構想和創意,旨在紀念廣大農民工為廣東改革開放和城市化建設做出的突出貢獻,希望通過梳理和記錄這些歷史印記,提醒大家不忘農民,善待農民工。它的建立也充分說明廣州對農民工的高度重視。
在這里,展現了廣州市第一個積分入戶的農民工,父女兩代打工、留守兒童等情景和農民工生活工作的狀況。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社會學教授,廣州市社會工作學會會長謝建社認為,廣州對農民工的積分入戶制度模式是城市化的經典案例,它實現了兩個重要轉型,即實現來穗農民工從“被動接受服務”向“主動接受服務”轉型、實現從“農民工身份”向“市民化身份”轉型,從而開辟了農民工落戶城市的新渠道。積分入戶制度打破了戶籍壁壘,對特大城市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具有積極作用。2016年,廣州即出臺了《廣州市來惠人員融合行動計劃(2016——2020年)》,在全國超大城市中率先全面系統有序地推動外來人員社會融合,探索破解農民工進城后城市融入和市民化難題。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嗎,現在工作很忙吧,身體好嗎,我現在廣州挺好的。”這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風靡大街小巷的一首由李春波創作并演唱的歌《一封家書》,這是一個時代的的回聲。在中國農民工博物館,就有幾封家書的實物展覽,它真情地表達了在廣州的打工者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也正是廣州的開放、包容、務實和厚愛,廣州也成了農民工的最愛之城。
廣州除了集散世界最多的農民工,還有中國最多的城中村。與中國其它城市想方設法“消滅”城中村所不同的是,廣州卻保留著這道獨特的“風景線”。
“從功能來說,一方面外來打工人員,包括農民工需要城中村優惠的房租,另一方面城中村的居民又有了一筆收入,兩者互生互融。還有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城中村也是一座城市的記憶,有廣州的味道,這里可以說是`物美價廉`。”這是從武漢一家文化公司的老總周紅斌下海到廣州后,長期租住在城中城的親身感受。他說:“盡管有些城中村可能存在臟亂差等問題,但它是農民工和`廣漂`落腳的第一站,既承載了農民工進城的夢想,亦彰顯了廣州這座城市的包容性——通過較低的租賃和生活成本實現`扎根`。”
外來人員為什么選擇城中村?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發布的《2016全球生活費調查》報告顯示,近85%的“廣漂”選擇在廣州的城中村租房是因為“房租低”。
土生土長的老廣州人凌空介紹:“廣州的城中村多位于中心城區,如石牌村、棠下村和員村等,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可以大大縮短上班族的通勤時間。有的城中村中還有便民車,如棠下村的便民車從早上7點運營到晚上23點,方便交通接駁。這也是外來打工者選擇城中村的原因。”
廣州的城中村不僅數量多,而且面積大、居住人口多。據統計,2014年時,廣州全市共有304條城中村,容納約98.25萬村民、500萬外來人口,村域面積共716平方公里,相當于整個新加坡的國土面積;至2018年,廣州還有272條城中村。為了加強對城中村的管理,廣州還專門成立了“城市更新局”,重點解決城中村的`新生`問題。
恩寧路在晚清開埠之時,曾是中國南部的經濟核心區域,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也是廣州舊城改造的最好見證者:從2006年的“大遷大拆大建”,逆轉為2011年“開舊城改造先河,保護歷史文化優先”,再到2012年被列入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到2016年完成首期舊城改造……作為廣州第一個舊城改造項目,恩寧路歷經十多年改造,已成為中外旅客的“打卡”圣地。
如何賦予老街新生?廣州市創新采取“政府主導,企業承辦,居民參與”的模式,由企業負責改造、建設和運營,引入眾創辦公和創意產業,運營期滿后交回政府,實現政府、民眾和企業的“三方共贏”。
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州,考察了具有百年歷史的荔灣區西關歷史文化街區恩寧路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習近平強調,“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環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總書記的到來,令永慶坊成為新晉“網紅”,更為廣州文明傳承、文化延續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動力。現在到永慶坊的參觀者絡繹不絕,在這里,除了可以看到嶺南建筑的特色風貌,還可以看到眾創辦公、創意產業;可以聽嶺南戲劇,欣賞先鋒話劇,或者到李小龍祖居感受中國功夫的強大魅力。
永慶坊,這個曾經是一片擠滿老房危房的社區,按照“修舊如舊,建新如故”的原則保留其原貌,如今作為全國傳統歷史文化街區挖掘和保護利用的十個試點區之一,早已舊貌換新顏,演繹著廣州歷史與現代深度融合、傳承與創新共生共榮的獨特風韻。以永慶坊為中心的恩寧路也因此成了廣州首試“微改造”的標桿樣本,如今,在廣州像這樣“微改造”的老街比比皆是,廣州也成為了全國舊城改造之先鋒。
廣州除了集散世界最多的農民工,還有中國最多的城中村。與中國其它城市想方設法“消滅”城中村所不同的是,廣州卻保留著這道獨特的“風景線”。
“從功能來說,一方面外來打工人員,包括農民工需要城中村優惠的房租,另一方面城中村的居民又有了一筆收入,兩者互生互融。還有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城中村也是一座城市的記憶,有廣州的味道,這里可以說是`物美價廉`。”這是從武漢一家文化公司的老總周紅斌下海到廣州后,長期租住在城中城的親身感受。他說:“盡管有些城中村可能存在臟亂差等問題,但它是農民工和`廣漂`落腳的第一站,既承載了農民工進城的夢想,亦彰顯了廣州這座城市的包容性——通過較低的租賃和生活成本實現`扎根`。”
外來人員為什么選擇城中村?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發布的《2016全球生活費調查》報告顯示,近85%的“廣漂”選擇在廣州的城中村租房是因為“房租低”。
土生土長的老廣州人凌空介紹:“廣州的城中村多位于中心城區,如石牌村、棠下村和員村等,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可以大大縮短上班族的通勤時間。有的城中村中還有便民車,如棠下村的便民車從早上7點運營到晚上23點,方便交通接駁。這也是外來打工者選擇城中村的原因。”
廣州的城中村不僅數量多,而且面積大、居住人口多。據統計,2014年時,廣州全市共有304條城中村,容納約98.25萬村民、500萬外來人口,村域面積共716平方公里,相當于整個新加坡的國土面積;至2018年,廣州還有272條城中村。為了加強對城中村的管理,廣州還專門成立了“城市更新局”,重點解決城中村的`新生`問題。
恩寧路在晚清開埠之時,曾是中國南部的經濟核心區域,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也是廣州舊城改造的最好見證者:從2006年的“大遷大拆大建”,逆轉為2011年“開舊城改造先河,保護歷史文化優先”,再到2012年被列入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到2016年完成首期舊城改造……作為廣州第一個舊城改造項目,恩寧路歷經十多年改造,已成為中外旅客的“打卡”圣地。
如何賦予老街新生?廣州市創新采取“政府主導,企業承辦,居民參與”的模式,由企業負責改造、建設和運營,引入眾創辦公和創意產業,運營期滿后交回政府,實現政府、民眾和企業的“三方共贏”。
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州,考察了具有百年歷史的荔灣區西關歷史文化街區恩寧路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習近平強調,“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環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總書記的到來,令永慶坊成為新晉“網紅”,更為廣州文明傳承、文化延續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動力。現在到永慶坊的參觀者絡繹不絕,在這里,除了可以看到嶺南建筑的特色風貌,還可以看到眾創辦公、創意產業;可以聽嶺南戲劇,欣賞先鋒話劇,或者到李小龍祖居感受中國功夫的強大魅力。
永慶坊,這個曾經是一片擠滿老房危房的社區,按照“修舊如舊,建新如故”的原則保留其原貌,如今作為全國傳統歷史文化街區挖掘和保護利用的十個試點區之一,早已舊貌換新顏,演繹著廣州歷史與現代深度融合、傳承與創新共生共榮的獨特風韻。以永慶坊為中心的恩寧路也因此成了廣州首試“微改造”的標桿樣本,如今,在廣州像這樣“微改造”的老街比比皆是,廣州也成為了全國舊城改造之先鋒。
教育使城市安寧,也是一座城市興旺的基礎,大學生的數量已經成為城市競爭的重要資源之一,誰能搶得更多的大學生,那么這座城市的發展速度就越快。
地鐵是現代城市經濟的晴雨表,周末在廣州坐地鐵,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這就是不管是那一條線路,大學生都很多,特別是4號線,是清一色的大學生,當浩浩蕩蕩的隊伍魚貫而入大學城北和大學城南這兩個地鐵站時,就成了廣州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武漢曾多次號稱有中國乃至世界最多的大學生,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的數據顯示:2018年,武漢全年在校研究生13.8萬人,本專科在校生96.9萬人,中學生32.8萬人,大、中、小學在校生共241.3萬人,但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的數據顯示:2018年,廣州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3.74萬人,在校研究生10.11萬人,畢業生2.54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32.36萬人,在校生108.64萬人(比武漢多11.74萬人),畢業生29.04萬人。技工學校招生7.64萬人,在校生22.63萬人,畢業生6.70萬人。中等職業學校招生6.60萬人,在校生18.41萬人,畢業生6.76萬人。普通中學招生17.45萬人,在校生51.44萬人(比武漢多18.64萬人),畢業生15.96萬人。普通小學招生20.65萬人,在校生105.85萬人,畢業和生13.90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49.81萬人。大、中、小學在校生共265.93萬人(比武漢多24.63萬人)。從上面在校大學生的數據可以看出,廣州大學生的人數和大、中、小學在校生的人數均超過了武漢。
就目前廣州建設的大學城而言,面積就達34.4平方公里,進駐了十幾所高校: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藥學院、廣東工業大學、廣州美術學院、星海音樂學院,暨南大學和廣州醫科大學等等。廣州大學城是華南地區高級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學、研、產一體化發展的國家一流大學園區,中國南部的“信息港”和“智力中心”。目前,廣州集結了全省97%的國家重點學科、80%的高校,是中國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擁有82所高校,也是中國南方高校最密集的城市,華南地區的科教中心。而且與武漢的大學生畢業后“孔雀東南飛”所不同的是,廣州這些高等院校的大學生畢業后,大多數就留在了珠三角一帶工作,扎根在粵港澳大灣區。廣州不僅大學生多,而且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人才儲備基地和中心。
廣州市人大負責人介紹:“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廣州也是一座科教之城。2019年11月,廣州科技教育城舉行項目開工動員會,建設總面積將達30平方公里,擬引入24所職業院校,以共享教育資源。”目前,在粵港澳大灣區東岸,廣州科教城、廣州科學城、中新知識城等正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長廊。“大學城”+“科教城”+“科學城”+“知識城”等這種眾多平臺的模式,使廣州成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才中心。
這又是一座求求賢若渴之城。政府公告的數據顯示,2018年廣州人口繼續保持凈流入狀態,從2017年末的1449萬增加至2018年末的1490萬,凈增加41萬人。和國內其他城市的人口凈流入量相比,2018年廣州41萬的數字僅略低于深圳的50萬,但高于杭州的33.8萬、寧波的19.7萬,南京的10.12萬,2018年京滬常住人口為負增長。這一數字也顯示廣州依然在國內城市中具備較高吸引力。
廣州戶籍人口大幅增加的背后,則是廣州出臺的一系列降低落戶門檻政策。2018年初,廣州發布了《廣州市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實施方案》,2019年初,廣州市政府公布了全新的“1+ 1+ 3”入戶政策體系,繼續在引進人才入戶、積分入戶等方面進行了調整。對于廣州這一做法,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認為,目前國內人口和人才向一線城市、省會城市靠攏的趨勢越發明顯,城市不僅在于能夠給不同層次的人創造發展機會,還在于能夠為人口和人才提供足夠的公共服務,從這個意義上說,綜合實力均衡的廣州,成為很多人就業、創業、投資、生活的重要選擇。
廖陵依是一位老音樂家,父親是著名的漫畫家,一生關愛廣州,無私地把其所獲獎的獎金及作品拍賣共60多萬元全部捐贈給了貧困兒童,品格高尚,德藝雙馨。廖陵依在廣州生活了一輩子,繼承了父親的大愛,她有一個藝名叫“花如海”。她認為,生活在廣州就像生活在花的海洋一樣,廣州是一個大愛之城,生活品質很高,給人以很深的歸屬感,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中,廣州是唯一的省會城市;作為廣東的省會城市,廣州在其源遠流長的“海上絲路”上,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近期,由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和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編寫的《中國城市化質量評估報告》數據顯示:在15個全國副省級城市化質量中,廣州的綜合指標位居全國第二,排在深圳之后;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經濟發展、生態指標等得分均名列前茅;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指標,得分最高;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指標,排名第一。
在全國26個省會城市中,廣州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指標中,得分最高;城市化質量平均得分、經濟發展指標和生態環境指標、城鎮居民收入和常住人口萬人專利數等均排在前列。
近年來,廣州按照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經濟穩中有進。2018年廣州政府工作報告的數據顯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859.3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同)增長6.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3.44億元,增長2.5%;第二產業增加值6234.07億元,增長5.4%;第三產業增加值16401.84億元,增長6.6%。第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的比例為0.98:27.27:71.75。第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6.6%和73.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55491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為23497美元,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在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廣州的人均收入、特別是農村居民收入增長顯著。2018年,廣州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82.1元,增長8.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20.1元,增長10.8%。
把廣州叫“花如海”名副其實,“花城”廣州除了有全國最大的花卉主產區,花卉貿易位居全國第一外,更有完備的城市生態體系:246個城市公園,公園種類齊全;有全省最長的綠道網絡:3500公里綠道,串聯起300多個景點、160多個驛站服務點;還有全國領先的天橋綠化:主要采用簕杜鵑為主要植物,三季開花、四季常青,形成了300多公里頗具特色的城市空中花廊等等。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讓孩子在花園里成長,這也是廣州人的幸福。目前,廣州擁有全國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分布最均衡的兒童專類公園體系。
數說廣州綠化:森林覆蓋率 42.26%,綠化覆蓋率 41.5%,城市建成區綠地率 3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 16.5平方米,各項指標均全國領先。同時,廣州還是 “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并處在前列位置。
在空氣質量和污水及垃圾處理方面,也持續改善。2018年,廣州全市平均灰霾天氣日數32.4天,比上年減少1.8天;城市建成污水處理廠54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到570.23萬立方米,同比增長4.0%;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100%,同比提高3.5個百分點。
廣州在經濟持續發展、生態環境領先的同時,還蟬聯了“全國文明城市”,并以改善民生推進共建共享,對標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標準化、精細化、品質化要求,全面實施“多規合一”,實現全市各類空間規劃“一張圖”管理,讓市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向縱深推進。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指出,粵港澳大灣區要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范;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廣州主要是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引領作用,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
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廣州和深圳是一對“雙子星”,雖然廣州和深圳的“雙城之爭”一直是這個地區繞不開的話題,但一個省擁有兩座一線城市是幸福的,是實力的表現。
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深圳的“先行”也將給廣州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廣州,這個曾經為深圳提供強大人流、物流、資金流的“無名英雄”,其實也是深圳的“大靠山”,這個粵港澳大灣區的“備胎大哥”,將繼續勇立在改革的潮頭,實現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
在新華社評選的“2018中國10座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廣州和杭州、成都等城市入選,廣州是中國一線城市唯一入選的城市。
說到廣州,剛游玩歐洲7國回來的李老太太說:我七十多歲了,游了近百個國家,但無論走到哪里,總感覺還是廣州最親切,也見過許多空姐,還是廣州的女孩最漂亮,看過許多風景,還是南沙的空氣最好,風光最適宜。
“大愛有聲,你我共鳴,講述歲月溫暖與光榮,回蕩在大地南北與西東。”
這是著名歌唱家王宏偉演唱的一首歌頌廣州的歌《大愛有聲》。
歌聲中我們聽到了愛,感受了如繡花般細微之處的溫暖,一個高質量發展的大愛之城——廣州正在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