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制造大國屹立東方
時間:2019-08-26 18:38:42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辛欣 

——共和國制造業發展成就巡禮

  這是一幅備受矚目的“制造版圖”——

  神舟飛天、“蛟龍”探海、高鐵飛馳、北斗組網……從高端裝備到精密儀器,重大工程到基礎材料,中國制造體系逐漸完善、結構優化升級、競爭力與日俱增;

  這是一份令人驚嘆的成績單——

  新中國成立初期至今,按不變價格計算,工業增加值增長900余倍,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進入世界前列,從不足到充沛,工業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制造新格局正在形成。

  從“世界工廠”到創新高地,由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70年砥礪奮進,制造大國正屹立東方。

  制造大國步履鏗鏘

  隨著最后一根鋼軌準確落在清華園隧道的枕木上,京張高鐵實現全線軌道貫通。在這條鐵路上,我國將實現自動駕駛以及運營、調度、維護等全流程智能化。

  “這是世界首次,在350公里時速下模擬一個最好的司機,用算法開出一趟安全、節能、高效的列車。”中鐵設計京張高鐵信號設計負責人王東方說。

  擁有著世界最高運營速度、最長營業里程的中國高鐵,今天以其智能化再一次引起全球關注。世界銀行在《中國的高速鐵路發展》報告中指出,憑借驚人的發展速度以及過硬的實力,中國高鐵已贏得國際社會高度認可,發展經驗值得別國借鑒。

  從零起步、由弱到強,中國高鐵的發展歷程,映照了一國制造的步履鏗鏘。

  回望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工業基礎薄弱、設備簡陋、技術落后,只能生產少量粗加工產品,和世界主要國家相比,工業水平落后百余年。完成從農業國向工業國的歷史性跨越,是幾代人執著追求的目標。

  70年彈指而過。今天,我國工業增加值突破30萬億元大關,按不變價格計算增長900余倍。我國用70年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歷程。

  1949年,鞍鋼第一爐鐵水奔騰而出;如今,中國已位居全球第一產鋼大國;

  1956年,第一輛解放牌卡車駛下生產線;如今,中國汽車產量多年蟬聯全球第一;

  1952年,第一臺蒸汽機車研制成功;如今,時速350公里的高鐵在華夏大地上馳騁;

  實現近14億人口全民通電、將公路延伸至每個偏遠角落、4G基站超過全球總量的一半……一個個振奮人心的事實,見證著一個制造大國的巨變。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按現價美元測算,2010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此后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70載光陰奮斗,我國創建了門類齊全、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現代工業體系,在重要領域形成了一批產能產量居世界前列的工業產品。從加工制造到自主研發,從“引進來”到“走出去”,中國制造不斷向世界展示新姿態。

  “我國由一個貧窮落后的農業國成長為世界第一工業制造大國。我國工業成為驅動全球工業增長的重要引擎。”工信部部長苗圩說。

  “中國創造”加速涌現

  生產線上百臺機器人同步作業,各司其職的機械手流暢銜接,從物料運輸到貼片焊接、部件檢測、包裝交付等整個過程實現自動化和全程追溯……在聯想武漢制造車間,智能化操作顛覆了人們對傳統制造的認知。

  聯想移動業務中國區制造高級總監齊岳說,智能化是聯想轉型的核心。未來,武漢工廠將通過5G、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實現與消費者的精準對接和質量實時監控。

  一個工廠的轉型,折射了一國制造的變遷。

  70年來,從發揮成本優勢,承接全球制造業轉移到自主研發、創新突破,由傳統依賴人工到逐步實現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中國制造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生產方式更加高效,產品質量加速提升。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C919大飛機……一件件“中國重器”是自主創新的見證;一批批中國品牌逐漸成長,代表著消費升級和產業轉型的產品不斷推出。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成為第二大國際專利申請國。科技創新水平顯著提高,成為促進工業持續快速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源泉。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和信息化加速融合,制造業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和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67.8%和48.5%。

  “中國已經不再是那個只能批量生產他國創新產品的國家了,中國制造正在轉型為中國創造。”在英國廣播公司拍攝的名為《中國創造》的紀錄片里,來華采訪的外國記者發出這樣的感嘆。

  創新,不僅是對新興領域的開拓,更是對傳統產業的革命。憑借轉型升級,工業體系和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

  一鍵操作,K系列豆漿機可將豆漿呈現在人們面前,并實現智能自潔,不用手洗;將食材放入鍋中,選擇相應的程序,炒菜機器人就將一盤大餐制作出爐……在九陽展示廳,隨處可以感受到智慧生活的便捷。深耕技術、信息“賦能”,幾十年來,九陽從研制一個豆漿機起步,逐步構建智能家電“生態圈”,在競爭激烈的小家電領域闖出一條新路。

  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產能。今天,我國大多數鋼材品種的自給率實現100%,有色金屬工業從依賴進口到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在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加快改造傳統產業,中國制造天地更加寬廣。

  “依靠科技驅動,我國制造業正逐步形成新供給能力,走上從制造到創造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說。

  “制造格局”實現再塑

  江南特色的歷史街區,充滿藝術氣息的建筑群……浙江杭州藝尚小鎮不像一個服裝產業集群,更像是旅游景區。這里匯集了數百位設計師,進駐了多個國內外知名品牌,并通過面料“圖書館”、“云端”工廠、國際秀場等實現了供應鏈的共享。將傳統的制造優勢與數字經濟相結合,杭州正向時尚高地轉變。

  在適宜的土壤里,創新就能迸發強大活力。杭州的變化,恰是中國制造格局變化的縮影。

  在深圳,以無人機為代表的新產業集群正在形成;在武漢,有“中國光谷”之稱的東湖高新區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光電器件研發生產基地;在無錫,物聯網相關企業超過2000家,涵蓋全產業鏈條……今天,不少地方在立足自身稟賦的同時打破傳統,中國制造業全新格局開始顯現。

  中國制造在變,制造版圖一定會變。從20世紀60年代以大小三線建設為中心的地區工業布局大調整,到改革開放初期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從中西部及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開發和振興,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精準”發力,區域發展協調性逐步增強,新動能不斷釋放。

  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建設……“謀局落子”之間,更是釋放廣闊發展空間。以長江經濟帶為例,2018年長江經濟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46.7萬億元,占全國工業的比重為45.7%,相關地區工業經濟質量不斷提升。

  “未來5到10年是全球產業變革的關鍵時期。格局的再塑將有助于中國制造突破瓶頸,加快邁向高質量。”黃利斌說。

  70載艱苦奮斗,鑄就了中國制造的歷史巨變。環顧當下,中國制造既面臨新挑戰,也擁抱著新機遇。

  站在新起點上,堅持新發展理念,堅定創新升級,加速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中國制造必將不斷突破發展瓶頸,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路上行穩致遠。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