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1-14 10:16:15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作者:沈慎
近日,徐州政府信息公開網站上的一則通知引發廣泛關注。據該通知顯示,徐州副市長王劍鋒一次性被任命為46個領導小組或委員會的組長、主任等職務。對此,徐州官方回應稱,這些機構都是臨時性的,不單獨設立辦事機構,不增加編制和經費,不涉及干部職級,在達到期限或預定條件時予以撤銷。雖說是臨時性機構,但是一名領導干部擔任的職務如此之多,還是產生了不小的爭議。
事實上,由地市主要領導擔任議事協調機構負責人的做法并不鮮見,有如此多兼職的領導干部也不只王劍鋒一人。據媒體報道,2017年廣東汕尾市某區區長兼任的職務就多達43個,而在江蘇常熟2017公布的一份通知中,也有一名干部的議事協調機構職務多達37個,囊括了環保、水利、糧食安全等多個領域。面對工作難以分解到單一機構的棘手問題,更高級別領導掛帥協調、聯合攻關,議事協調機構在解決跨區縣、跨部門、跨行業的工作難題上,不失為一種提高行政效率的做法,有其合理性。
凡事過猶不及,議事協調機構過多、各種領導小組扎堆,有可能適得其反,造成機關工作的事務主義泛濫。一方面分散了各級領導干部的注意力和精力。就拿徐州這起案例來說,副市長分管的人事、物價、稅務、食品安全、國企改革等業務,哪一項都不是輕松的活,更何況還有40多個議事協調機構,不少人擔心一個人分管這么多工作是否忙得過來。另一方面僅僅一個副市長就有這么多議事協調機構的任職,那么其他領導干部呢,加起來恐怕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此多的議事協調機構是否真的更方便工作開展,是否真的能夠提高行政效率?這些需要打個問號。
拋開議事協調機構設置合理與否這個問題不談。徐州副市長王劍鋒的任命,必定是經過了嚴格的組織程序審核的,是領導班子的共識。一名副市長身兼46職,也可謂是一些地區政府單位工作繁忙的真實寫照。徐州副市長擔任的議事協調機構,大多數是國企改革、經濟發展、金融穩定這些涉及到國計民生重大領域的工作,要啃的硬骨頭多,要打的攻堅戰不少。基層治理千頭萬緒,身處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要處理的事務繁重復雜,能夠理解。但領導干部一旦陷入事務主義的泥潭,不僅對創造性推進改革事業是不小傷害,對個人成長也不利。畢竟每一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此多的任務分工帶來的必然是高強度的工作,保持身體健康也好,推進履職盡責也好,都不是最佳的選擇。
理想的現代化治理建立在合理分工基礎上,專業的設計、科學的管理、有效的協作,是尋求治理最優解、發揮每一個人聰明才智的前提。正因如此,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側重于從制度設計上優化政府職能,精簡政府機構,目標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具體到地方議事協調制度,嚴格控制數量、提高辦事項效率、明確管理辦法,也是中央到地方的共識。這些都說明,讓各級領導干部更好履職盡責,關鍵在于制度發力,建立現代化的治理體系。惟其如此,才能讓領導干部走出事務主義的困境。
前段時間,云南80后擬提拔處級的“白發干部”走紅網絡,就曾經引發不少人對基層工作現狀的討論。總體來看,我們的黨員干部大多數是盡心盡責的,呵護好各級干事創業的熱情,需要以更高效的制度設計、更有力的制度保障,讓想干事者干成事。值得關注的是,徐州官方回應中提到,要結合本輪政府機構改革,開展議事協調機構專項清理工作。希望這樣的清理,能讓更多人輕裝上陣,讓政府更好發揮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