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層治理需要立意高遠主動探索
招商街道7年多的基層治理改革探索,其出發點不僅僅是基層角度完成任務,貫徹落實,而是從黨和國家社會建設的大局著眼立意,自加壓力,主動探索。
在沒有特殊政策、沒有專項經費的條件下,招商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一班人一干就是7年,開展了從區域黨建、公共服務到居民自治和社會組織培育等一系列改革探索,取得了公共服務社會化、政府機構“零臨聘”等具有說服力的成果,這與黨工委書記黃立新同志帶領的一班人聚精匯神、一心一意探索社會治理分不開。黃立新同志個人的管理學專業背景、長期基層工作經歷使他善于運用科學管理的方法整體謀劃社會治理,但更重要的是他和他的同志們對于社會建設的使命感,全身心投入社會治理的實踐,以廉政為善政開路的意志。正如南山區一位區委領導所說:“他是一個改革的人,好象一股清流”。由于城市基層治理的創新剛剛起步,評價標準并不完善,招商街道的實踐表明基層治理是一項典型的“一把手工程”,需要在干部配備、任期上格外重視作出安排。
2、以“橫切面”統籌條塊聯動
城市街道辦是政府與社區間的紐帶,街道黨工委與農村區域的縣委一樣,也是“治國理政的一線指揮部”?;鶎又卫硎窍到y工程,需要街道與政府各部門統籌聯動。在現有行政管理體制下,“塊塊”是“基層”,“條條”是“上級部門”,難免在協調中出現矛盾。因此,作為“塊塊”的負責人必須有所擔當、消化改革中的短期陣痛和種種不理解不支持。招商街道在設立“審批中心”整合相關業務科室審批職能過程中,一個科室的上級主管部門不夠理解,在當年業務考核中將招商街道排在了全市倒數。這提醒我們基層治理創新需要寬松的制度環境,為先行先試者創造有利于改革的外部條件。
3、 把握節奏,重點突破,循序展開
制定“三年行動計劃”是招商街道的重要工作方法,針對街道社會治理的輕重緩急,結合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鎖定一個改革領域,整合各種優勢資源逐年突破。
黃立新為“招商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揭牌
第一個“三年計劃”中,2010年為“基層基礎年”,開展了“一核多元”區域化黨建和“一格三員”網格化管理;2011年為“社區服務年”,在花果山社區以“社區服務中心”率先探索跨部門綜合性非行政化的社區服務模式,街道行政服務中心實行“一窗式”、“一體化”服務模式和“全景式、菜單式”公共文化服務模式,以貼近居民、提升服務;2012年為“社區治理年”,以花果山社區為切入點,全面提升社區治理水平。
第二個“三年計劃”中,2013年是“制度建設年”,為使創新落實為制度,為街道和社區制定了200多項制度和規范;2014年開展“多元互動年”,擴大社會參與,提升政企、政社、政民互動水平。這一年全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兩者恰好有機結合;2015年是“質量提升年”,旨在精耕細作、打磨細節、體現效果、形成標準;
2016年,招商街道黨工委謀劃未來三年的工作,希望在創新的基礎上構建基層治理中政府和社區的標準,以引領未來的社會建設。這一年招商街道獲得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社區工作委員會頒發的“全國創新型社區建設示范街道”獎。
4、社會治理任重道遠,需頂層設計、戰略推進
30多年前,中國既沒有獨立于政府的市場,也沒有獨立于政府的社會。經過30多年經濟體制改革,市場經濟的觀念、制度深入人心,而社會的建設才剛剛開始。例如“蛇口社區基金會”的發起者中很多都是當年跟隨袁庚創建工業區的“老蛇口”,他們在基金會的運作中發現,社會組織的使命和規則不同于企業,為了有效地決策,理事會成員坐下來一起學習“羅伯特議事規則”??梢?,即使是對市場經濟邏輯非常熟悉的蛇口人,對社會組織的運行邏輯還是相當陌生的。整體來說,社會治理的規律還是有待在實踐中認識的領域。
例如,政府公共服務的責任邊界在哪里?社區內部的公共需求是否應由財政支出來滿足?政府是否應建立公共服務的清單?“民生微實事”一類的公共投入如何形成常效機制?業主委員會與居民委員會應當是什么關系?業委會的法定性如何確定、其成員的權利義務如何匹配?
當中國經濟處在崩潰邊緣,經濟體制改革需要“殺出一條血路”的時候,中央是通過建立蛇口工業區、深圳特區等一批“試驗田”,闖出了一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由政府調節與規制的“市場”。今天,當維穩的經費超過了軍費,中國社會處在矛盾風險沖突疊加狀態下,能否用未來30年闖出一個“黨的領導、依法治國、人民群眾當家作主”三位一體的“社會”?來自蛇口的“招商樣本”正在引發我們深入的思考。
?。ㄗ髡邌挝唬好髁粒袊ㄉ钲冢┚C合開發研究院城市化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員;莫筱筱,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人文社科學院研究助理、博士;宋華,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城市化研究所項目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