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如山,是懸在中國大地上一個巨大而猙獰的問號,久而難決。這個面目骯臟的問號,正從城里向鄉村蔓延。從垃圾圍城到垃圾圍村,垃圾與人爭奪生長空間已經到了無遠弗屆、無孔不入的地步。
看到兒時清亮亮的小河、漫山野花與野鳥啁啾漸成消逝的記憶,看到現在的農村娃娃只能在垃圾山上玩耍,其哀噬心,其痛入骨。倘若鄉村不斷失守,不斷被垃圾蠶食,我們這一代人不但愧對祖先托付的美麗山河,更欠下掠取子孫健康環境的罪過。
這是一個社會經濟發展中噴涌而出的問題,也必須在發展中被重視,進而被解決。說到底,垃圾圍村現象,是對農村基層管理缺失的警示。
從前的中國鄉村,經濟自給自足,農人勤儉持家,家中鮮有工業用品。一件衣服兄弟姐妹連著穿,穿破了直接剪剪就成了尿布,還可以讓兒孫接著用;一瓢清水淘了米,再涮鍋,然后攪拌喂豬的泔水……就算有點用剩的牙膏皮子、碎銅爛鐵,也都珍惜地收著,每月自有上門的貨郎,用針頭線腦換了去。這一切都不會傷及農舍外面的美麗風景。
工業化來了、城市化來了,中國鄉村一時猝不及防?!拔逍 惫S甚至工業開發區直接建到村邊,工業垃圾、化學垃圾、重金屬垃圾直接排進清澈的河里、肥沃的土里、澄明的空中。農人自己的生活,也被工業消費品、電子產品重重包圍,飲食豐盛了,吃上了方便面、喝上了瓶裝水,剩飯剩茶也不想要了,病死的牲畜也舍得丟棄了……然而,農村的富足生活,并沒有跟進精細的社會服務??吹玫浆F代化的衣香鬢影,卻看不到嚴謹規范、科學有效的現代化管理方式。加上農村精壯勞力大量涌向城市,原本可以自我消化的農村垃圾,更處在毫無節制、野蠻生長的狀態。
但是,并不是所有鄉村都束手無策。
曾經去過上海松江的泖港鎮,這個遠郊農村老鎮,最得意的是連續17個季度位居上海鄉鎮的環境衛生質量測評第一名。這個欠發達的純農業區,同樣曾陷入鄉村空心化苦惱。年輕人帶著孩子進城,留下老弱病殘,很多村委會主任都不住村,小村仿佛已被遺忘,只能聽到亂七八糟的小化工廠、小食品加工廠的機器轟鳴,村居環境一團臟亂差。5年前,泖港鎮把18個村(居)劃為108個片區,經過筆試、面試,擇優選出當地能干的一百單八將做了片長,片長的報酬福利和考核嚴格掛鉤。腰涇村一個叫老夏的片長,帶著我查看家家門前分類垃圾箱,很是得意:“倷上海人嘸沒做到的垃圾分類,阿拉鄉下頭做到哉!靠的就是我伲組織志愿者,一家門一家門說服、示范。”松江區為了“讓農村更像農村”,還清理了一批小企業,終于還鄉村以碧水藍天。
類似這樣的網格化治理模式,可操作可推廣,是農村基層治理創新的有效探索。
要消除“垃圾圍村”,重要的就是清除鄉村治理的“盲點”。鄉村是各種社會問題包括“垃圾圍村”等等的集中點,也是社會矛盾的積聚區。只有解決好鄉村治理問題,才能激活農村發展活力,才能重新喚醒美麗鄉村的記憶,成就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環境清明。
農村的基層管理創新,就得不避繁瑣,不怕碎片化、局域化。只要牢記探索的目標是“人”,體現社會治理的核心是“人”,將社會治理的過程,服務于人的全面成長,為了人的幸福,并通過制度設計,調動“人”參與社會共治。
只要管理跟上,人人奮起,清明的鄉村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