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武漢:“辛亥首義之城”打響“搶人第一槍”
時間:2018-07-26 15:08:23  來源:城市化雜志 

  武漢房地產近三年一直呈牛市,有的中介還“開創”了買樓要交幾萬甚至數十萬“茶水費”的奇葩做法。在“新一線”城市中,武漢最早開始“搶人行動”,但記者調研中發現,大多數武漢人并沒有把房價上漲歸罪于“搶人新政”;有的經濟學家認為武漢樓市此前一直被低估,眼下的上漲是回歸正常價值。

  作為高考大省的湖北,武漢戶口顯然不能吸引“高考移民”,在升學上的附加值,遠不及天津等城市。武漢要搶人,或者說武漢戶口的價值,在于人才能夠找到自身的發展空間,即通常所說的“感情留人、事業留人”。

  于“辛亥首義之城”武漢而言,2017是改革力度空前的一年,多項改革創新在全國產生示范效應: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計劃”、“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開展“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改革,創設招才局、網上群眾工作部”……

  這一年間,武漢用創新和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招攬人才。2017年武漢市GDP增長8%,五年以來首次高于湖北省增長速度,這與武漢大力實施的“人才計劃”不無關聯。

  一個城市的光榮和夢想

  武漢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清末張之洞任湖廣總督時在武漢大興“洋務運動”,“漢陽造”武器是中國近代工業第一品牌;作為辛亥革命“首義之城”,“武昌起義”城頭一聲炮響,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三鎮之一的漢口,是近代著名的對外通商口岸,20世紀初,對外貿易額僅次于上海、位列全國第二;新中國第一和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武漢也是中國八個重點建設城市之一……

  自1980年代以來,武漢的發展未能跟上改革開放的步伐,被“珠三角”、“長三角”等地的城市拋在了身后。21世紀初葉,面對中部經濟“塌陷”危機,時任武漢市長曾經在全國兩會的湖北代表團全團會議上三聲疾呼:“武漢在哪里?武漢在哪里?武漢在哪里?”希望重新找回迷失的武漢價值。

  武漢人的血始終是熱的,繼承屈子遺風,“上下求索”雖百折而不撓、九死而不悔。經歷了“武漢在哪里”的迷失期和求索期、“滿城挖”的陣痛期和涅槃期,武漢不斷尋找突破點,最終由點到面,形成整體上升態勢。

  2006年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中部崛起上升到國家戰略;2007年武漢和周邊8個地級市組成的“1+8”武漢城市圈,成為國家級“兩型社會(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14年武漢GDP過萬億,是中國第八個GDP過萬億的城市;2016年,武漢被定位成國家中心城市,GDP總量超過新西蘭;2017年武漢GDP超過1.34萬億,繼續登上中國經濟十強市榜單。

14d5dc919049b27fedfc669813a45b58.jpg

楚才回家北京站活動人潮涌動

  “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計劃”開啟“人才爭奪戰”

  武漢現有89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學生130萬人,世界第一。過去,每逢畢業季,大學生喜歡“孔雀東南飛”,向往一線城市。人才流失,一直困擾著武漢。

  2017年1月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陳一新,出任武漢市委書記。履新不滿一個月的他,在武漢市黨代會上提出:“留住大學生,我們不能‘順其自然’,一定要‘刻意人為’。”“大學生是創新創造能力最強的一批人,要把這批人留下來”。

  2月,陳一新與企業家座談時介紹新構想:武漢將集中優勢兵力,打造“大學之城”、“青年之城”、“夢想之城”、“創新之城”,力爭5年內將100萬大學生留在武漢。

  隨后,武漢市發布百萬大學生留漢9大政策,通過“走進去(進校園宣傳)”“走下去(帶大學生到武漢基層體驗生活)”“留下來(出臺系列吸引大學生創業、就業的優惠政策)”“干起來”(多部門聯動,為大學生創造更好的扎根環境和條件)四大抓手,拿出最大誠意吸引大學生留漢。陳一新親自“喊話”大學生們:有夢想,留武漢,一起創!

  “住房、落戶、收入是吸引人才能否留下的一個重要考量標準。”武漢留人之策非常貼心:憑畢業證即可落戶;購房租房“打八折”;出臺最低年薪指導標準;通過各種方式籌集人才安居住房,人才公寓擁有食堂、洗衣機、共享汽車等生活設施,每月房租才幾百元;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為主的方式,每年提供1萬個以上基層社會服務崗位,吸納大學生就業……一年半來,武漢留住人才的新政不斷“升級”加碼。

  “青桐計劃”等為人才搭建創業孵化器

  人才能否留下來,發展平臺是關鍵。為此,武漢做足創新創業這篇大文章,對接一線人才和資本。

9879b9e0fd65d5408812abd9a7f0962a.jpg

光谷雙招雙引交流會

  吳瑞誠是湖北赤壁人,7年前從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通信工程研究生畢業,去了阿里巴巴。2016年,吳瑞誠回到武漢,加入當地互聯網企業中的“獨角獸”斗魚直播,成為斗魚第一個大數據工程師。斗魚聯合創始人張文明對他說:“斗魚的大數據是一張白紙,任你描繪。”吳瑞誠從“光桿司令”起步,拉起60多人的團隊,成為斗魚直播數據平臺部技術總監。如今的斗魚,三分之一的員工是從一線城市回流的。

  為鼓勵大學生創業,武漢市出臺了“青桐計劃”,安排專項資金建設大學生創業特區等眾創孵化平臺,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場地支持和“拎包入駐”、“百兆上桌”等“保姆式”孵化服務。目前,全市各類孵化器數量居全國城市首位。國家級眾創孵化平臺數量居全國大城市前列,在孵企業總數已過萬家。

  武漢東湖高新區,是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該高新區的另一個頭銜是“中國光谷”,經過多年經營,成為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發生產基地,它被譽為中國互聯網產業第四極,已聚集50多家互聯網和人工智能領軍企業的“第二總部”,還有1800多家“互聯網+”企業。

  今年6月24日,由武漢東湖高新區、武漢市商務局、武漢市招才局共同主辦2018“楚才回家(北京站)”活動,通過“政府搭臺、企業組團、人才唱戲”的方式吸引科技產業前線的人才、資本和項目。58企服、豐巢科技、火花思維等十家互聯網獨角獸和準獨角獸公司現場與武漢光谷簽約,宣布在光谷設立第二總部。

  現場簽約落戶的企業中,企業平均估值超過100億美元。其中估值100億美元以上的有6家,分布在互聯網教育、網絡安全、電子商務、交通出行、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等領域,分別來自北京、上海等7個城市。

  同時,武漢光谷還帶領斗魚、石墨文檔、烽火通信等50余家本土企業來到現場,招攬京城優秀人才。這些公司的CEO認為,光谷最核心的競爭力之一就是人才,光谷有著豐富的人才優勢。這些公司近期將在光谷招聘數千人,推動區域創業創新生態。

  業界認為,“互聯網企業第二總部首選地”已成為光谷的新名片。包括小米、科大訊飛、奇虎360、小紅書、摩拜單車、海康威視、滬江網校、跟誰學、滴滴、去哪兒網等50多家知名互聯網企業已在光谷設立第二總部或研發中心。

  東湖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劉子清說:光谷成為互聯網企業第二總部不是偶然現象,而是多個領域、多個區域、多個行業的共同迸發。光谷的產業技術、城市場景、數據網絡、政策靈活等優勢,成為了光谷發展第二總部經濟的必然因素。相信不久的將來,光谷第二總部的名單,將出現更多更具影響力的名字。

  有人就有未來。武漢市人社局的數據顯示,2013年畢業后留在武漢的大學生為10.4萬人,到2016年是15萬人,2017年武漢市已吸納大學畢業生留漢就業創業30萬人留漢就業創業的大學生人,落戶14余萬人。

  知名企業家為“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打CALL

  改革開放以來,武漢眾多高校為國家培養了300多萬高素質人才。2017年2月28日,武漢市創造性提出“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邀約全球的武漢校友智力回歸、資本回歸,助推武漢趕超發展。一批知名校友熱烈響應,武大校友、泰康集團董事長陳東升說:“無論是從情感角度還是從理性判斷上,武漢都到了投資的戰略機遇期”。

  2017年4月8日武漢招才局成立,實行“虛擬機構、實體運行”,與武漢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合署辦公,對全市人才工作職能、政策、資金、力量進行統籌,實現一個“窗口”對外,一張政策清單,專項基金“一個口子報、一個口子出”。陳一新任武漢招才引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招才局的第一個動作是聘請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等16位知名校友企業家擔任“招才大使”或“招才顧問”。武漢大學校友雷軍說:“我對武漢的感情非常非常深,我也非常希望能為家鄉做一點事情。”

  5月29日,華中科技大學近千名校友匯聚第一場“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專場活動,“用華中科大人的方式,助力武漢大城崛起”。

476569694bfe4346ad347d62af3bdda2.jpg

武漢光谷成為人才的聚集地(攝影:吳飛)

  8月26日,一大批武漢大學校友集體回漢,留下46個項目。其中融創中國董事局主席孫宏斌帶來360億元的投資大禮,他略帶調侃地說:“我對武漢大學并沒有太多感情,因為我1979年考入就讀的學校是并入武漢大學之前的武漢水利學院。”他強調自己偏理性,投資武漢是因為看重“頂牛的‘武漢大學校友商幫’”。

  9月17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召喚回500多名校友,多個金融項目將推進武漢中部金融中心建設。商界“鐵娘子”董明珠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2008級學員,她欣然受聘擔任武漢“招才顧問”。董明珠說:“中南財大這次校友會,真是‘財大氣粗’!武漢的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是一種創新模式,校友們帶回項目更多的是一種資源共享。我希望校友到這里來要實實在在帶來項目,為當地經濟帶來發展,那就是最好的投資。”

  一年多來,武漢舉辦了十余場“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專場活動,陳一新親自出席了2017年的每一場“資智回漢”大會。校友身份“比任何調查都管用的背書”,在價值觀認同下,校友們看準風口“抱團”回漢,“武漢+母校+校友”同心圓越畫越大,校友簽約項目總投資達13014億元,占全年武漢招商簽約總額的五成多,“校友經濟”已經形成強大氣場。

  與此同時,武漢積極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去年提出行政審批服務改革,做到“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通過大力實施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工程,去年武漢各類招商引資簽約總額2.58萬億元,是2016年的6.8倍,實際到位資金8227億元,增長43%,創歷史新高。

  武漢一系列招才引智的組合拳,被輿論認為是全國性“人才爭奪戰”的發端,在全國引發了“蝴蝶效應”。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