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黎 武漢知名音樂人、愛與和平TM音樂節創始人
在音樂之路上的堅持源于我對音樂的執著與熱愛。1994年,我還在華中師范大學英語系就讀期間,就和幾位外教和中國樂手組建了武漢最早的原創樂隊‘THE COMRADES’,并且在各大高校進行過多次巡演。之后又與鼓手張明(后來達達樂隊的鼓手)組建過“肥皂”樂隊。1998年以后我從事過英文翻譯工作,但依然熱愛音樂。所以2000-2010年我創辦了“武漢搖滾網”來推廣本土原創音樂,2000-2006年之間網站也曾經舉辦過多次的小型演出,直到2007年,策劃了武漢原創音樂歷史上的首個大型音樂節—愛與和平TM音樂節,并一直堅持了下來,把自己的愛好最終變成了事業。
武漢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現代流行音樂的重鎮之一,這里走出了眾多著名的音樂人和團隊,如達達樂隊、田原、黃格選等,同時武漢擁有無數熱愛音樂的人群:高校學生、社會青年群體、IT及金融白領精英、文藝青年、外籍人士、前衛潮流人士等等,武漢的媒體對本土音樂也一直給予很多支持。愛與和平TM音樂節就是在這樣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下誕生的。
從2007年至今,愛與和平TM音樂節已辦了八年,絕大多數武漢知名樂團都參加過愛與和平TM音樂節的演出,通過音樂節的平臺讓這些優秀的原創音樂走向公眾,目前音樂節已經是武漢本土原創音樂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品牌、原創文化品牌。在過去八年中,我們不僅僅在本土推廣原創音樂,也和國外的音樂組織產生合作,多次參與中法音樂節、德中同行·武漢站、瑞典文化周等對外交流活動。我希望愛與和平TM音樂節最終能成為一個立足于武漢、面向全國、輻射國際的音樂及藝術交流與互助發展平臺。
而愛與和平TM音樂節與曇華林的結緣,在我看來似乎是命中注定的。早在我組建‘THE COMRADES’樂隊時,就經常與湖美的音樂分子交流并組織演出,那時候大家都租住在曇華林街區,于是那些音樂、美術、老建筑、街區、攝影,都成為在我們成長過程中不可磨滅的回憶。因此,2014年愛與和平TM音樂節有幸參與到“曇華林藝術節”這個極有意義的文化活動中,舉辦了5場原創音樂的推廣演唱會。這幾場演唱會雖規模不大,但在內容上已經融合了原創音樂、曇華林文藝店鋪、社區街頭文化等重要元素,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武漢是一個發展中的大都市,盡管有著很多不盡如人意的缺憾,但是只要你熱愛他并愿意為他的發展奉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那么武漢必然會越來越好。曇華林作為武漢城市文化的一個重要歷史縮影和文化標簽,她的存在本身就是這個城市發展不可忽略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同時曇華林的國際歷史屬性也使她在未來的發展中在“海外尋源”、“國際接軌”和“國際文化區”這幾個發展方向上是必不可缺的。我相信通過各方面的努力與協作,曇華林在武漢城市發展歷史中會更好地起到獨特的作用。
音樂與城市的互動也讓我想起了這樣一個例子:瑞典博朗厄市(Borlange)曾經是一個以暴力著稱的城市,在1999年兩個年輕人創辦了“瑞典和平與愛音樂節”呼吁人們互助互愛。開始他們也只是在小教堂里舉辦演出,在經歷了10多年的發展后,“瑞典和平與愛音樂節”成了瑞典著名的音樂節,而人們在提到博朗厄市(Borlange)的時候,會立刻想到:這里是和平與愛音樂節的發源地,有非常棒的音樂和友善的人群。每年音樂節期間,來自瑞典及歐洲的超過五萬人群就居住在城郊特別開辟的帳篷營地里,音樂節不僅僅是城市的名片,更為城市的經濟與發展做出了貢獻。
音樂是世界上最不分國籍、種族、跨越語言的藝術形態,它具有非常深厚的包容性以及互動性。武漢作為中國音樂發展的重鎮,走出了不少著名音樂人和團體。愛與和平TM音樂節作為武漢民間的獨立音樂文化推廣發展機構,正在努力為武漢文化的發展提供一己之力,成為擦亮武漢的一張音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