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民間文保人士,也是一位辛亥革命志士后裔,他曾編寫《武漢城市建筑拆毀備忘錄》并公之于眾,作為“武漢通”,他對武漢的民風民俗和歷史掌故如數家珍,在獲評第二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十大杰出人物的同年他罹患癌癥,為了健康,家人親友勸他以身體為重,少管吃力不討好的閑事,但在遇到城市文化遺產受到侵害之時,他還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站出來。
他最早提出“辛亥首義”之地的武昌應建立“辛亥革命博物館”,他首先呼吁并推動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的全面保護,他關注漢口交通路、漢陽洗馬長街和漢正街的救世堂,扼腕痛心于近代民族工業遺產巨擘“裕華紗廠”的拆毀,雖頗感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民間文保的壯志卻不減,他就是武漢城市文脈傳承的守望者:劉謙定。
當記者致電劉謙定并說明采訪意圖時他正在住院,出院后他第一時間查閱并回復了記者的郵件,在得知他的身體狀況并深入了解他對武昌古城保護所付出的執著與熱忱后,讓人不由對他生出更多的敬佩之情。
興建“辛亥革命博物館”的建言者
劉謙定對于武漢每座大街小巷的歷史故事都如數家珍,他知道這條老街發生過哪些驚天動地的大事,那處老房子里又住過什么聲名顯赫的人物,因為他喜歡跟老街、老房子中的老人聊天,通過他們來了解歷史,對武漢和武昌古城的熟悉,都是他在不斷實地尋訪中得來的。他對武漢的熱愛,則源于他對辛亥革命歷史的興趣,據劉謙定介紹,他的爺爺曾是湖北新軍炮八標的一位炮手,參與了辛亥武昌首義之夜炮轟湖廣總督衙門的戰斗,所以他胸懷這份情結跑遍武漢三鎮,尋找每一處辛亥革命遺跡,查遍資料,試圖挖掘每一處遺跡背后的故事。
他多次踏訪,找到辛亥革命遺跡“日知會舊址”,推翻這一市級文保單位遺址已不存在的結論,在武昌青龍巷,他發現一棟風格獨特的圣救世主堂,考證出這里就是日知會1901年的活動場所;在武昌曇華林,他找到辛亥革命九角十八星旗誕生地的劉公先生公館……武昌是辛亥革命的首義之城,2002年2月,劉謙定在《長江日報》上發表題為《請勿再留遺憾》的文章提出“辛亥革命首義之地的武漢應當建立辛亥革命博物館”,劉謙定認為,“武漢不論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作用,還是在尋求海內外的共識方面,都處在紀念辛亥革命的軸心位置上,‘中國辛亥革命博物館’的興建地點理應選擇在武昌。”這一建議得到時任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的關注和批示,并最終促成了“辛亥革命博物館”在武漢掛牌落戶和興建落成。
2011年,在辛亥革命博物館開館第二天,劉謙定走進了位于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紀念館正對面的這座新博物館,他說,“辛亥革命博物館將成為武漢市重要的文化地標,成為武漢的新名片。”
曇華林歷史街區的發現與推介者
對于曇華林歷史街區,劉謙定生在這里,長在這里,許多老房子都是他小時候經常玩耍的地點。劉謙定對曇華林的歷史了如指掌,他介紹道:“曇華林三字作為街名,帶有濃郁的宗教文化色彩,郭沫若先生曾在其著作中提到過這一街名可能與佛教有關,但遺憾的是,他生前沒有就此再作進一步的考證。其實,‘曇華林’就是武昌古城內一座佛寺的名稱,可惜該寺毀于太平天國兵燹,現僅存地名沿用至今。”
對劉謙定來說,曇華林歷史街區的一磚一瓦都不無來歷。他說:“這些東西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是歷經風雨幾經劫難的幸存者,不能到了我們這兒說毀就毀掉,連它們的來龍去脈都沒搞清楚,那真是罪過。”所以在2002年底,當曇華林歷史街區內民國第一清官石瑛先生的故居突遭拆毀時,劉謙定當即出面制止,引起多方關注,最終將已拆毀的半層按原樣恢復,如今這里已成為文物保護單位。
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他說:“我不斷請人到曇華林來看房子,我請朋友來,朋友再請來他的朋友,開頭我也只是發發牢騷,朋友之間玩一玩,后來卻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終于請來了官員。” 這件事也更加堅定了劉謙定要將保護歷史文化遺址進行到底的決心,他在全面調查梳理歷史資料的基礎上,提出建立面積達1平方公里的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的建議,經過專家論證以后被武漢市政府于2004年正式納入2005—2020武漢城市文化發展十五年規劃,政府為此投入了上億元資金對曇華林50多棟老建筑實施保護。如今,曇華林作為歷史文化街區已遠近聞名,而最早呼吁對曇華林進行保護的人就是劉謙定,他被譽為“發現了一個歷史文化街區”。
城市文脈傳承的守望者
從上世紀90年代起劉謙定就開始呼吁保護老房子、保護城市中的歷史街區,但他并非老街老巷老房子的抱殘守缺者,而是以城市文化發展的理念自覺保護武漢城市文脈的守望者。
劉謙定說:“建城3500年以來,武漢的歷史文化能夠在全國領先的時間段主要集中在晚清、民國這個階段,尤其是辛亥革命武昌首義。”回首那段風云際會的歷史,武漢之所以能夠領風氣之先,是這個舞臺上登場的人物,當這些人物俱往矣,能夠記錄一個城市文脈傳承的,就是建筑,這就是武漢的根。他說:“引用建筑大師梁思成的話來說,我們對于歷史建筑應該讓它們延年益壽,而非返老還童。”他認為,屬于文化遺產性質的老房子,每個部位都有豐富的歷史信息,一定要在保護的基礎上修舊如舊,盡可能的保持其原真性。城市靠房子來支撐,房子也需要人來支撐,老房子里沒人居住,就會垮得快,而且沒有生氣。而他也一再強調,武漢的歷史建筑必須在保護的基礎上活化。
要活化歷史建筑,就不能讓歷史建筑單體存在,而是連片保護。他說,在武漢真正談的上做到連片保護歷史建筑的,只有武漢大學,當年他們以優秀歷史建筑的身份直接向國務院呈報申請材料,結果一步登天,跨越式成為了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這一舉措,讓武漢大學的歷史風貌得以整體受到保護,如今的武漢大學已被公認為“是全國高校中最美麗和最古雅的校園之一”。
作為民間文保人士,劉謙定通過媒體采訪、講座、書籍等形式反復為大家講解武漢的歷史,為埋沒的歷史辯護,有開發商看他不順眼,便組織不明真相的群眾上他家大鬧……有人問他圖什么,他說:“我什么也不圖,我只想在這個一切向錢看的大環境下,為文化遺產保護發聲,以便為這座城市的子孫后代留點記憶。關注歷史文化和保護文化遺產也是公益事業之一,做人不能老是只盯著自己的錢袋子,經濟與文化真正實現了齊頭并進,城市發展才會更好更有特色一些,我們老百姓也會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