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2-09 10:01:24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王鐘的
很多人都聽說過山寨協會,但是像“中國少兒藝術教育家協會”那樣,以協會名義開展招生和考級認證,并提供某種“一條龍”服務的,還是多少出乎人們的想象。近日,北京、河北兩地的民政執法人員揭露了其真實面目,并宣布對該非法組織實施現場取締。
這個山寨協會所提供的“服務”是什么?在所謂“中國少兒藝術教育家協會藝術考級中心”網站上,發布有招生簡章、加盟信息、藝術考級培訓照片等相關信息,其下設的“藝術考級中心”還給少年兒童發放自制的《中國少兒藝術水平考級證書》,并加蓋該協會“藝術考級中心”的公章。
產業界有這么一句名言:做產品不如做平臺。沒想到山寨協會也領悟到了這句話的精華。“中國少兒藝術教育家協會”提供的正是某種平臺服務——該組織的百度百科詞條宣稱在1995年初由各省共10余名書法界知名教育專家發起成立,并列出了10余家考級承辦單位,而其“核心業務”就是組織美術考級活動。通過培訓、發放證書,該山寨協會的盈利空間完全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監管部門和媒體揭露其真面目后,這個山寨協會的公信力當然灰飛煙滅了。但是,在這個非法組織風頭正盛的時候,其“國字號”的名義,對學生和家長的吸引力無疑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有一種魔性。
考級、考證向來是眾多家長讓子女參加課外培訓的終極指向。在20世紀90年代,種種考級機構就已經浮出水面。盡管我們不知道這個“中國少兒藝術教育家協會”的成立日期的真偽,但的確在那段時間,提供教育考級服務的生意開始萌芽。從那時起,一批批腰包鼓起來的家長,有能力和意愿在子女課外培訓上投入更多。
跟學校里通過考試排名檢驗教學成績的方式不同,林林總總的課外培訓一開始就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而家長迫切需要一套標準,來證明自己教育投資的合理性與有效性。有需求就有市場,“國字號”或者“洋品牌”的考級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成立。由于監管的滯后,利用家長們對證書的迷信,以考級、發證為生的山寨協會也應運而生。
隨著課外培訓市場的壯大,再加上家長甚至部分學校對“素質教育”產生錯誤理解,課外培訓的考級認證一洗起初的草莽姿態,逐漸變成了一件與利益掛鉤的事。某些學校在招生錄取時(尤其在小升初階段),不僅要看考生的學校學習成績,也要看所謂“興趣特長”,山寨機構由此乘虛而入,不僅忽悠了很多家長,還忽悠了一眾學校。
要說考級機構完全一無是處,可能有失公允。畢竟,如果學生奔著考級的目的,并且扎扎實實地學了一些知識或技能的話,也算各得其所。然而,當考級發證成了教育的目的和意義,學習過程也逐漸異化,“交錢發證”也就見怪不怪了。歸根結底,沒有權威的機構,以對教育負責的態度實施考級評審,那么這套欺騙家長和考生的體系遲早會失靈。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追求一個外在的指標,不在于獲取能對人炫耀的證書,而在于受教育者真實素養的提升。用死板的考級標準畫出條條框框,也未必符合教育的真諦。山寨協會的魔性,首先來自于人們的“心魔”,心魔不除,難保這種以考級為生的非法機構不會“春風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