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城鎮化·醫改·全民健康
時間:2017-02-21 21:39:27  來源:城市化雜志  作者:蔡義鴻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這是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江蘇省鎮江市世業鎮衛生院時提出的觀點,如今已成為表述我國國家戰略的一句流行語。“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健康進家庭”則成為一種公眾的期待。

  健康事業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是重大民生問題。雖然我國改革開放后進行了多次醫療體制改革,但“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還沒有很好地得到解決,無論是從全國層面看還是從區域層面看,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主要是由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城鄉失調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除了制度設計與費用投入原因之外,城鄉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是關鍵因素,快速城鎮化形成的人口遷徙則加劇了這一不合理因素。

504a2ae5cffdcf61ad2eda287b6d01e4.jpg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16年12月13-14日在江蘇調研。13日下午,習近平首先來到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衛生院,了解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村民看病就醫情況。 于先云/攝

  篇章一、城鎮化對居民健康的影響

  伴隨著我國快速的城鎮化進程,一系列社會、環境問題逐漸顯現,尤其是以北上廣為代表的特大城市、省會城市深受城市病的困擾,所表現出的特征有:交通擁堵、環境污染、貧困失業、住房緊張、健康危害、城市災害、老齡化等。近年來以霧霾為代表的空氣污染給我國快速城鎮化背景下的城市管理和居民健康提出了新的挑戰。

  發達國家經歷了城鎮化發展的全過程,雖然在各自城鎮化發展歷程中面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縱觀發展的整個過程,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即工業化與城鎮化相互促進、城市群的形成、城市與鄉村公共服務水平差距縮小、政府調控與市場引導相結合等,這些特征有利于衛生服務均等化,有利于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合理化。

  當然也有另一種觀點認為城鎮化進程加劇了環境污染,改變了健康的生活與工作方式,擴大了疾病傳播范圍,由此降低了居民健康狀況、增加了衛生成本。WTO也指出,城鎮化建設以及大量外來人口的進入,會擴大因為空氣、水污染等導致的醫療衛生服務支出,增加財政支出后這一問題仍無法解決。

  城鎮化對衛生服務均等化的影響一直是國外學者研究的熱點,其中最著名的是“庫茲涅茨假說”。該假說認為在一個國家的工業化與城鎮化初期,人均收入差距會迅速加大,經過較短時間穩定后,到后期會逐步縮小差距,呈現出“先惡化,后改進”的“倒U型”曲線。國外學者Henderson在研究城鎮化建設中的制度設計與選擇時發現,財政政策往往僅對一線城市具有較大傾向性,一線城市可以依據更大的財政自主權提供更優質的公共產品,但是對于二三線城市來說,會因為財力不足導致區域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較慢,其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亟待提高,這也是我國需要注意的地方。

  英國城鎮化是以鄉村工業的高度發展為前提,鄉村工業促進了農業與工業的分工,反過來提高了農業的規模經營,這樣的工業村莊不斷演變為小城鎮,從而推動城鎮化進程。這樣的發展過程,使得城鄉經濟發展差距縮小,衛生服務支付能力差別減小,衛生資源隨著城鎮化發展同步擴大并均衡配置。

  美國與英國城鎮化的區別是,美國在實現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同時實現了農業現代化,其城鎮化建設非常注重規劃問題,在交通建設和醫療衛生資源的配置上,都以市場為導向且按市場規律進行。

  日本在城鎮化建設中,早期注重城鎮發展忽視鄉村發展,致使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完善,后來通過制定一系列法律與措施,加強鄉村經濟發展與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也有效促進了衛生服務均等化。

  快速城鎮化對我國居民健康會有哪些影響呢?一方面是大家看得見的——直接對人身體健康方面的影響。在快速的城鎮化進程下,人們的生存環境面臨著一定威脅,比如在城市里霧霾等空氣污染威脅到人的健康。特別是最近幾年,每到霧霾天,有些抵抗力低的人就會出現鼻塞流涕、發燒咳嗽等過敏癥狀,醫院呼吸道門診的病人明顯增多。雖然我國對霧霾與健康關系研究起步晚、也缺乏系統性,但呼吸系統疾病的增加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另外,也有報道稱肺癌居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首位。

  另一方面是看不見的——對人的心理精神層面的影響。大量的勞動力從農村遷徙到城鎮,很多小孩和老人就留守了,原先完整的家庭變得分崩離析,打工人群、留守小孩、留守老人這三個群體都要在心理上承受不同程度的壓力。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有個離別的畫面一直印在筆者的腦海里:春節后父母又要離家返城了,車開走時,留守的小女孩哭著追趕汽車好幾百米,而車內的人也在默默流淚。他們這一分別可能要等到明年春節才能再相見。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健康城市專委會專家顧問楊希忠認為,我國醫療資源更多集中在城鎮,在城鎮化進程中,大量人口從農村移居到城鎮。一方面,城鎮化提高了人們的收入,醫療衛生、生活環境、營養條件等因收入增加而得到了改善,預期壽命得到延長。另一方面,城鎮化也可能對健康帶來負面的影響,隨著城市人口在短時間內急速上升,交通擁擠、能源過度利用都使得空氣質量惡化,醫療資源的投入往往嚴重滯后,傳染概率更高、傳播范圍更加廣泛。楊希忠說:“霧霾就是空氣污染程度一般會隨城鎮化水平升高而加劇的一種表現,而空氣污染對人們健康影響嚴重滯后,醫療成本成倍增加?!彼€認為,城鎮化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高生活壓力、快餐飲食和久坐等城市習慣都可能導致健康狀況下降。

  楊希忠對我國流動人口傳染病管理的現狀深表擔憂,他說:“在艾滋病高發地區,年輕的病毒攜帶者由于認知低,身體癥狀表現不明顯,不能及時采取治療與預防措施,有的甚至為生計外出打工,去向不明,自覺不自覺地把傳染源帶進城市,危害巨大。”他建議,應加強對流動人口傳染病的管理,特別是在城郊結合部的流動商販應堅持體檢,沒有體檢健康證的不得從事餐飲等職業。

  我國許多學者對城鎮化與醫療衛生的關系的研究發現,經濟發展水平、老齡化及城鎮化三個因素對我國醫療衛生費用的增長均具有顯著影響,其中城鎮化的影響最大,經濟發展水平次之,老齡化最小,說明城鎮化進程提高了醫療衛生費用支出。

  由于我國城鎮化建設起步較晚,農村工業化與農村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農民進城后的戶籍制度與社會保障體系沒有跟上城鎮化發展步伐,造成城鎮化與衛生服務發展不協調。如不同部門在規劃與建設上各自為政,造成衛生資源配置不平衡、利用效率不高、衛生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就衛生政策落實不到位而言,現行醫療衛生撥付機制與醫保制度設計不符合實際情況,現行撥付機制是按戶籍人口撥付,而在城鎮化進程中,大量農民進城后,撥付制度與醫療保障制度沒有很好地進行調整。

  隨著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健康問題正在轉型,高血糖、高血壓、腫瘤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正在取代傳染性疾病成為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人群癡呆總患病率為5.14%-7.3%,輕度認知障礙患病率高達20.8%,據此推算,我國老年人群中有800余萬癡呆患者,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約2500萬人,癡呆及認知障礙相關疾病已經成為導致我國老年人功能障礙、進入養老機構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對癡呆和認知障礙進行正確的預防和干預是保障老年人群健康、家庭穩定及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健康城市專委會常務副主任、莊達集團董事長于貴紅認為,我國人居環境、公共環境、居家環境建設缺乏長遠規劃,大多數基礎公共設施和建筑都是針對健康的、無殘疾的群體,忽視了老年群體的要求。特別是我國農村老年宜居環境建設長期嚴重滯后于城鎮發展。楊希忠表示,城市建設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生理特點與生活習慣,老年病重在預防,應加強家庭護理、家庭看護和家庭醫生等健康服務工作,充分發揮社區醫療的作用。對于老年宜居環境的建設應著眼長遠發展,納入新型城鎮化整體的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之中,在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的資金、土地、管理等要素上加大投入。

  篇章二、我國醫改進入深水區

  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促進了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流動,從而使城鎮人口急聚增加,直接加大了城鎮的醫療需求,推動城鎮醫療衛生資源的供給增加。楊希忠認為,受生活水平、倫理觀念、健康意識等的影響,加上農村地區醫療水平不高、患者對基層醫療水平不信任等因素,使得患者的就醫行為發生改變,小病大治、舍近求遠,造成城市醫院“車水馬龍”,基層醫院“門可羅雀”。 以北京為例,獨特的醫療資源優勢使得每天全國約有70萬的患者進京看病,給這個原本就有2000多萬常住人口的城市增加了巨大的負擔。

  嚴酷的現實是,城市醫院為了解決門診與住院量激增問題,不斷加大建設、擴張床位、引進人才,與此同時農村基層醫院床位使用率不斷下降、人才持續流失。隨著近年我國醫療人事制度的改革,醫學畢業生和醫院實行雙向選擇,許多醫學畢業生不愿意到基層就業,這些原因導致城鄉醫療衛生資源失衡加劇。隨著農業轉移人口的加速市民化,未來城市將面臨更為突出的醫療支出性風險。通過醫改釋放改革紅利提高人民福祉,無疑是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務本選擇。

  目前政府公共醫療支出不足和分配不合理,導致推進中的醫改面臨著復雜的利益糾葛。以基本藥物制度為例,盡管發改委等通過嚴控基本藥物價格,以減輕居民負擔,但由于大量對腫瘤等慢性病有效的藥物不在基本藥物目錄內,導致了基本藥物制度不僅未有效改善居民看病貴問題,反而增加了居民的自付水平。如2013年的醫療衛生改革提出在所有醫療機構提高基本藥物用藥量,但二三級醫院的基本藥物用藥最高也僅50%,很難有效降低居民看病貴問題。盡管加大了對新農保參與者的大病報銷比重,但因大量對慢性病有效的藥物不在醫保范圍,導致患者實際需自付90%左右的真實醫療支出,因此額外的50%自費報銷實際僅占患者真正自付費用的一小部分;退一步說即便患者所有自付費用都可通過大病醫保報銷一半,很多農民患者也支付不起另外一半費用,因為目前惡性腫瘤的平均治療費用在15萬元以上,這對農民家庭來說是天文數字。

  而大量財政公共醫療支出用于公務員的公費醫療和醫療衛生基建等,不僅導致醫療資源的浪費性使用,即享受公費醫療的公務員和老干部,大量占用醫院的床位等,而且增加了醫院走出以藥養醫經營模式的難度,即由于政府公共醫療支出比重下降和分配不合理,衛生管理部門以允許醫院以藥養醫,而換取醫院對減少財政補貼的支持。而這種以藥養醫一方面扭曲了醫療市場價格,導致醫生的醫療服務價格和醫生收入低,而藥價奇高,及醫院不愿售賣基本藥物,另一方面以藥養醫實際上蛻變成一種體制外補體制內的價格剪刀差,增加了居民的看病貴和看病難。

  有學者表示,要有效推進醫療體制改革,其前提是政府持續提高公共醫療衛生支出,并取消公務員和老干部的公費醫療待遇,把公務員和老干部納入現行的醫保體系,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改革,以適應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

  值得欣慰的是,2016年12月27日,國務院發布了《“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诽岢隽说?020年需要完成的包括基本醫保全國聯網、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分級診療模式逐步形成等19項目標,標志著“十三五”時期中國醫改路線圖正式出爐。
為緩解群眾看病貴問題,《規劃》提出,到2017年,全國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長幅度力爭降到10%以下;到2020年,增長幅度穩定在合理水平,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將下降到28%左右。2017年,國家將會進行一部分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試點,按照病人可能患有疾病病種的標準診斷流程來支付費用。到2020年,這項改革將覆蓋到我國所有的醫療機構和醫療服務。屆時,普通人看病按項目付費的比例將大大降低。

  破解群眾看病難是中國醫改的又一個課題??床‰y問題主要根源于優質資源供給總體不足、優質資源配置不均衡以及就醫秩序混亂三個方面。《規劃》首次將開展分級診療制度試點放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首位,提出到2017年,分級診療政策體系逐步完善,85%以上的地市開展試點,到2020年,分級診療模式逐步在各地形成。
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就是通過建立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就醫新秩序,扭轉大醫院人滿為患、供不應求,而社區、鄉鎮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卻門可羅雀、資源閑置的現狀,將“全國人民上協和”轉變為“使最有需要的患者能及時上協和”。可以通過對不同級別醫療機構設置差異化的醫療服務價格與報銷比例,利用經濟杠桿引導分流患者就醫,但關鍵還是在于根據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功能分工使醫療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簡單來說,就是“大醫院要舍得放,基層要接得住,患者要愿意去”。分級診療的基礎在于形成“基層首診”就醫模式,使小病、普通病在基層得到解決,使醫院、大醫院回歸到大病、重病的救治上來。

  對此,《規劃》強調,將推進大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與專科醫生的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鼓勵大醫院醫師下基層、退休醫生開診所。到2017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到2020年,力爭將簽約服務擴大到全人群,15分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圈基本形成。

  同時,為減少群眾異地看病不斷“跑腿”“墊資”,《規劃》要求,2017年我國將推進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基本實現符合轉診規定的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到2020年,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建立醫保基金調劑平衡機制,基本醫保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穩定在75%左右。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在2017年2月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全國各地運用信息化手段,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改進服務質量。截至2016年底,1378家醫療機構提供移動支付結算方式,同比增加710余家;1445家三級醫院建立信息庫,為患者提供信息查詢和推送服務,同比增加200余家;三級醫院預約診療率平均達到38.6%,同比提高6.5%,3329家醫療機構實現分時段預約診療,有效減少患者的候診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基本醫保異地就醫結算還需要增強醫保待遇的“可攜帶性”,真正惠及全國2億多異地安置退休人員和流動人口。醫療APP就具備這種“可攜帶性”。比如,在微醫APP上,用戶可以通過向全國800家國際級重點三級醫院進行預約掛號,直接在線咨詢醫生,同時還可以享受病歷管理和醫院地圖等細致服務。

  長期以來,我國針對公立醫院醫務人員的薪酬標準管理采取了與一般性事業單位相同的政策,不能體現醫療衛生服務作為一種高度專業化的復雜勞動的正當價值回報。只有合理提高醫務人員的薪酬水平,充分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的市場回報,才是從根本上使醫生回歸“看病”角色、破除“以藥補醫”、防范誘導過度醫療的主要途徑。同時,也只有提高整個行業的薪酬水平,才能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從事醫療工作。提高醫務人員的薪酬水平,必須“破除低價醫療的迷思”,合理確定各類醫療服務的價格,徹底扭轉“拿手術刀的不如拿殺豬刀的”局面。

  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學中國衛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國恩看來,我國一方面應當完善和整合醫療籌資體系,另一方面要改革醫療服務體系,改變醫療資源分配“倒三角”狀況,解放醫生,鼓勵社會辦醫,增加醫療服務供給,在此基礎上切實降低民眾醫療負擔,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

  2016年12月24日中午,央視新聞等同時直指醫療行業中藥品回扣,以及虛高藥價背后巨大的利益關系。號稱“歷時8個月調查了6家醫院后終于揭開的秘密”,實則向公眾透露了本次央視的報道并非常規新聞監督,而是計劃已久,甚至是配合“醫改已經進入深水區”這一政策有意為之。盡管醫改的計劃派和市場派仍有不少的爭議,但是對于醫療領域的腐敗問題要嚴打,應該是已經達成了共識,并且進入了實質性實施階段。

  最新的親民政策是:2017年2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醫藥代表只能從事學術推廣、技術咨詢等活動,不得承擔藥品銷售任務,其失信行為記入個人信用記錄。有媒體以“國務院一紙公文300萬人將失業,為何大家拍手叫好?“為題進行報道,成為微信朋友圈當天刷屏的熱點新聞。

  眾所周知,“回扣“只是我國醫療領域腐敗病灶的表象,此次中央劍指的無疑是“醫療體制”的頑疾。

13529eff7aeb14f729bb160c2f9e4aea.jpg

  2017年1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云南白藥,希望云南白藥更好地發展民族醫藥。總理說:“你們研究的天然藥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博采眾長,結合現代理念技術,做大做強保健醫藥等大健康產業,扎根中國走向世界。”

  篇章三、大健康產業的機遇與挑戰

  2015年馬云說:“下一個能超過我的人,一定出現在健康產業里。”

  有人會以為,健康產業是這么一下子火起來的。但冷靜思考,這也是時勢使然。在中國,與快速城鎮化相伴的城市病及生態環境惡化給健康生活造成極大壓力的現實,以及民眾對健康重要性的認知度提升,正為蓬勃發展的健康管理和服務產業帶來機遇。

  大健康產業未來的藍海在哪里?企業應該在哪里落子布局呢?傳統產業和健康產業如何結合起來形成新模式?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十年,我國健康產業的消費額將在目前的基礎上以幾何級增長,形成一個全球引人矚目的市場。

  狹義的健康產業范圍僅僅涵蓋醫藥產銷及醫療服務直接相關的產業。

  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統計數據,截止2015年底,我國有藥品生產企業5065家,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國和出口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制劑生產國,產品的97%為仿制藥,藥品同質化嚴重,低水平重復問題突出。

  我國醫療領域的大部分資源都集中在醫院,這其中又以公立醫院為主。最好的醫生又集中在最好的三甲醫院。目前,一些醫療領域的民營企業熱衷于收購醫院。哈爾濱譽衡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吉滿認為,未來最大的機遇是能否掌握優秀的醫生資源,同時幫助公眾找到適合的醫生。

  中醫藥產業已成為國家新經濟增長點。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的中醫藥工業總產值已達7866億元,占醫藥產業規模近1/3,中藥大健康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市場發展潛力巨大。隨著人們的生活物質越來越好,人們對飲食更加講究健康與科學,藥膳有很大的創新空間。目前,中醫藥標準體系初步形成,標準數量達649項,中醫藥發展平均年增長率約為29%,中醫藥有西藥無法替代的特點與功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讓世界再次肯定中醫藥價值,中醫藥正在不斷走向世界,遍及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中醫藥事業推動了中國與世界各國開展醫藥交流,為人類健康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而廣義的健康產業范圍可以按照起始鏈條和流程去囊括,包括產業上游的生態農業、水凈化、空氣凈化和清潔能源,中游的綠色食品加工生產及其交易平臺(生鮮電商)、綠色餐飲,下游的移動醫療、養老地產、臨終關懷及殯葬服務等等,而輔助互聯網健康產業整個鏈條的還有人壽保險、與健康相關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等。

  廣義的健康產業里生態農業是最燒錢的,前期投入很大。比如柳傳志的聯想控股在佳沃農業投下了巨資,仍遠遠沒有達到盈虧平衡點。但在互聯網+的攪動下,綠色食品的加工及交易平臺特別是生鮮電商和綠色餐飲,又更進一步與大眾生活發生連接。

  凈水行業在我國雖有20多年的歷史,但目前國內市場的格局仍處于開發階段,普及率還很低,有預測認為,若有30%的家庭使用凈水器,市場需求就會升至1.2億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800億元。而空氣凈化與水凈化相比,更是成了當下中國人亟需的健康產品。以首都北京為代表的中國城市空氣霧霾污染,導致出現大量空氣凈化需求。一時間,空氣凈化涌入了眾多企業,推出的各類空氣凈化器令人眼花繚亂。

  就像渴望安全的食物,我們還想要干凈的水和新鮮的空氣。理論上隨著科技進步會越來越好,但這治標不治本。從源頭上解決水和空氣污染,才會使民眾的健康得到保障。這需要政府的深度介入和直接操盤,民間力量和資本是無法根本解決的??梢灶A見的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的生態環境破壞和污染仍將面臨巨大壓力。

  當下最熱門的“互聯網+醫療”的產業,其基本模式是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以及可穿戴設備等構建平臺,以O2O方式提供健康管理和服務。在東軟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朝霞看來,“互聯網+醫療”之所以能成為風口里的風口,主要原因是老齡化引起的養老管理問題和日益嚴峻的慢性病問題。

  今天不舍得花錢預防,以后會花更多的錢去治病。2015年1月28日發布的《2014中國醫藥物資協會發展狀況藍皮書》顯示,我國移動醫療APP發展迅速,現階段已達2000多款。2014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將達30.1億元,比2013年增長26.8%。2017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將達125.3億元??床〔挥萌メt院掛號診治,不用擔心自己的主治醫師是否權威,不用為自己疾病有心理負擔,還能跟其他患者互相交流……移動醫療的出現讓這一切成為現實。愛康國賓集團董事長張黎剛認為,“未來,可以通過數據監控一個人是否健康成長?!?/p>

  可穿戴健康設備是移動醫療的細分領域。目前市場上的醫療可穿戴設備還只是一些智能手環、心率監測等相對簡單的設備,但由于它能幫助人們足不出戶完成監測、診療流程,節約成本,因此醫療可穿戴設備被認為潛力無限。據ABI公司預測,用于遠程病人監控以及在線專業醫療的應用將在2017年占到整體可穿戴無線設備市場的20%。而根據BCC Research的預測,移動醫療市場將從2010年的98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230億美元,復合增長率為18.6%。

  移動醫療APP數量的爆發式增長與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和我國醫療環境密不可分。由于醫療作為剛性需求,資源的不足和分配不均加重了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而移動醫療則可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能夠提高效率、簡化流程并讓醫療服務更具人性化。對于民眾,痛點在利用互聯網使健康管理、養生咨詢和看病、治病都變得便捷、優質,即使不能大大降低醫療成本,回歸到合理的物價區間也是非常不錯的。有預測認為,醫療保險、醫療服務等將積極嘗試與醫院有關的新模式、新技術。如果把懂技術的科學家、懂商業的人才和資金提供方結合起來,中國大健康領域或許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只是移動醫療領域現在涌入大量熱錢,創業項目過于密集,可能在一兩年之內,會死掉一大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一項全球性調查,全世界符合真正健康標準的人僅占總人口的5%,醫院診斷患各種疾病的人占總人口的20%,其余75%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在健康養生方面,我國有著世界上最大的需求,同時,人類的健康問題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新的重大挑戰。如果以目前美國健康產品人均消費水平推算,我國至少有17.4萬億元的增長空間,發展健康服務業對我國經濟的發展、產業的拉動,消費市場的增長,勞動力的就業,都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80%的疾病,特別是心臟病和糖尿病、70%的中風和50%的癌癥都是可以通過健康的養生觀念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笔澜缃】诞a業協會主席、北京醫學科學研究院院長陳學忠表示。在他看來,醫療保健服務需求正在迅速增加,健康養生服務產業的發展更是迫在眉睫。

  “目前,健康服務業已經成長為一個增長最快的新興產業?!眹野l改委公眾營養改善項目辦公室營養與健康產業聯盟主任于小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全球醫療健康旅游每年以20%~30%的速度遞增,所帶來的消費是普通旅游消費的兩倍以上,給目的地帶來十分可觀的收入。

  無論是在需求端還是供給端,參與各方都可以通過很多不同的方式進入。從根本上看,我國大健康產業的市場需求十分巨大。不過,在看到巨大機遇的同時,也需要意識到大健康產業面臨的挑戰。優勝劣汰將伴隨健康產業成為社會的關注熱點,各種市場規則和商業生態的完善將在大健康產業發展中逐漸實現。

  結語

  健康、完善的公共醫療配置體系,公平、有效、人性化的公共醫療服務,對整個社會而言,是實現質量導向型的“人的城鎮化”的關鍵;對個體而言,無論出生在哪里,出生在什么樣的家庭,它都是實現個體的“中國夢”的核心。在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醫療資源配置需要以人為主體,尊重個性需求,更加全面地滿足人的醫療需求,讓醫療真正地為人而服務,促進人的健康發展。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