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顧問:寇有觀
原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員,20世紀80年代國家公派留美高級訪問學者。先后在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ESRI、國家土地管理局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等部門從事生態環境、國土資源、區域規劃、衛星遙感和信息系統等領域的研究與建設。
研究領域:主要從事數字城市、智慧城市、電子政務、低碳發展、應急響應等領域的研究及咨詢工作,倡導“智慧生態城市”。
主要成就:參與我國“十二五”規劃前期重大問題研究,高新企業自主創新與知識產權戰略互動機制研究,我國災害應急體系建設研究等;公開發表文章200余篇,《關于數字城市的探討》被評為中國信息化優秀論文。2007年—2008年作為北京大學“中國-東盟區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建設規劃編制及課題研究”負責人,主筆起草《中國-東盟區域性信息交流中心研究報告》,《中國-東盟區域性信息交流中心發展戰略》,《中國-東盟區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建設規劃》。主筆起草“廣州市白云區信息化藍圖”等。
提問1: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著力打造智慧城市”的總體要求,目前,我國各智慧城市試點也已展開頂層設計工作,您認為在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上,應秉承哪些原則?
寇有觀: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從中央層面為城市建設搭建了頂層設計,也為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指明了方向。城市既要融合社會、文化、歷史、經濟、產業等因素,向更全面的方向發展;也要保持 “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機制,使城市的生態形象與生態功能相統一、相協調。這是使城市擁有獨特個性、風格和傳統的必要前提。
聚焦到智慧城市建設上,我認為有六個原則是必須堅持的。一是要以人為核心,以生態為本,實現智慧發展。要知道,城市的主體并不是建筑,而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以生態為本的實質則是尊重、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物多樣性、生態鏈,從而實現綠色發展。智慧發展就是要實現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實施新的工業與產業革命,實現高效、低耗、減排、可持續發展,筑造美麗城市。二是要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在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的基礎上,科學地規劃城市空間布局,力求達到緊湊集約、高效綠色的目的。城市可以結合本身的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明確主導及特色產業,強化大中小城市與小城鎮的產業協作協同,逐步形成橫向錯位發展、縱向分工協作的發展格局。另外,還要建設創新合作機制,構建開放、高效的創新資源共享網絡,以協同創新牽引城市協同發展。特別要引起注意的一點是,城市工作要與“三農”工作共同推動,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格局。三是要統籌規劃、建設、管理環節。這是一項系統思維,要從構成城市的諸多要素入手,綜合考慮城市的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設管理等內容,進而再去制定規劃,這樣做顯然能增強規劃的科學性與指導性。在建設上,要強化城市設計,提倡城市修補,對城市的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性等方面的規劃和管控,從而使城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筑風格等“基因”得以留存。四是要統籌改革、科技、文化這三大動力。改革的內容包括規劃、建設、管理、戶籍等等,規劃上,要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統籌各類空間性規劃,推進“多規合一”。戶籍問題上,要加強對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戰略研究,統籌推進土地、財政、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保障等領域的配套改革。在科技這一問題上,應推進城市科技、文化等領域的改革與創新,讓創新成為城市發展的主動力,這是釋放城市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手段。此外,加強城市管理數字化平臺建設和功能整合,建設綜合性城市管理數據庫,發展民生服務智慧應用也是科技改革的重要組成內容。文化上,要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護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產,再結合城市的歷史傳承、區域文化、時代要求,打造出個性化的城市精神。五是要統籌生產、生活、生態布局,提升城市的宜居性。通過把握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內在聯系,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進而使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自然之美,好山、好水、好風光其實完全可以通過多種手段被融入城市之中。還需強調的是,要做到科學劃定城市開發邊界,推動城市發展由外延擴張式向內涵提升式轉變,采取劃定水體保護線、綠地系統線、基礎設施建設控制線、歷史文化保護線、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等手段,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六是要統籌政府、社會、市民這三大主體。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市民勤勞之手同向發力,才能集聚起促進城市發展的正能量。我們應尊重市民對城市發展決策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鼓勵企業和市民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城市建設、管理,真正實現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提問2:就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而言,怎樣的架構設計理念既能擺脫千篇一律的現狀,又做到足夠“接地氣”,以更快的速度落地實施?
寇有觀: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是針對智慧城市建設,從全局的視角出發,進行總體架構的設計,對整個架構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各種參與力量、各種正面的促進因素和負面的限制因素進行統籌考慮和設計。在我看來,智慧城市的總體架構有一個前提,就是強化尊重自然、傳承歷史、綠色低碳的理念,把環境容量和城市綜合承載能力作為確定城市定位和規模的基本依據,把創造優良人居環境作為中心目標,這樣才能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家園。具體來說,它的業務總體架構、系統總體架構和信息化總體架構三部分可以分別遵循如下的準則。
業務總體架構:從智慧城市的業務總體架構方面看,它的層次十分分明,包括生態環境、基礎設施、五位一體建設、四化協同推進、智能城市;涵蓋政府、企業、社會、社區/村和家庭,生產、生活和生態。(圖1)其中,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熱、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都應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進行規劃建設。并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建設海綿城市,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社區/村和家庭,生產、生活和生態。(圖1)其中,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熱、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都應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進行規劃建設。并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建設海綿城市,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系統總體架構:智慧城市的系統總體架構涵蓋城鄉發展的方方面面,更涉及地面、空中和地下,實體與虛擬等內容。(圖2)
在智慧城市系統的總體架構中,宜采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升設備效率,進而優化、創新管理模式;還要促進清潔生產技術的應用,降低工業發展對環境的沖擊;同時,推動高新技術產品開發,提高產品科技含量的附加值。信息化是科技創新的支撐,只有不斷提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超前部署支撐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關鍵技術和前沿技術研究。此外,電子商務是促進城鎮產業結構優化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電子商務制度,形成安全可信、規范有序的網絡商務環境,也能達到支持傳統產業改造和產業結構優化的目的。
在系統總體架構任務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服務居民生活,推進公共服務信息系統建設也是其主要任務之一。
信息化總體架構:隨著信息革命的日新月異,信息化正與經濟全球化相互促進,互聯網也已融入社會生活,深刻改變著社會的生產方式及人們的生活方式。中國是一個網絡大國,又處在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信息化有助于我們從國際產業分工的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信息化總體架構也是智慧城市整體架構中的重要環節。(圖3)
企業、民眾和政府作為主體,在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治理和生態保護等方面都將應用到信息通訊技術。信息化總體架構應秉承的原則是要開發利用信息資源,整合業務應用系統,提升信息交流和共享水平,支撐生產、生活和生態活動。在整合各部門、各單位信息資源的同時,可以按照“一數一源”的原則,確保基礎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為政府和社會提供準確可靠的基礎信息服務,并在生產、生活和生態活動中積極促進信息的消費。其中,最為關鍵的是,以第四次工業革命作為推動力,促進生產領域的信息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