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自李克強總理2016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5月11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再次強調“通過培育和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動‘中國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贏得大市場”。對此,對于匠人有著獨特情懷的吳德繩先生,為《城市化》雜志撰文,再談他眼中的匠人,以及“工匠精神”作為國家戰(zhàn)略,對當下我國城市化發(fā)展以及“圓中華復興之夢”的重要意義。
吳德繩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原院長、顧問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國際城市化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委員會建筑產業(yè)現代化專委會專家顧問
我自認有較深的匠人情懷,三年多前我曾寫過一篇名為《匠人情懷》的文章并參與過論壇,記述了我思想中積淀的匠人的智慧、匠人的規(guī)矩和匠人的品質,文中寫到“盼望我國相關部門和領導對‘匠人’行業(yè)的發(fā)展,更加重視并給予支持,對‘匠人’尊嚴多方位提升,這對我國經濟發(fā)展必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今年兩會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認真地提出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十分興奮,并促我再作思考。
匠人與藝術家的區(qū)別
什么是匠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人將制作紫砂壺的高級技師稱作匠人,我認為這樣的人其實是一個專項的藝術家,并不同于大量的“工匠”,因為他們的工作必已有所創(chuàng)新,而一般所說的匠人是以手藝見長。至于藝術家與匠人的區(qū)別,具體來說,藝術家必需有三個特點:一是要有創(chuàng)新,二是要有個性,三是要有“形而上”的內涵。與藝術家不同,匠人在工作中既不一定需要創(chuàng)新,也不需要有個性,他們的個性只體現在手藝、技法、效率和作品的精致程度上,這應屬技藝的高明。匠人做的本就是物質,是“形”,而不必有“形而上”的內涵。
將這一觀念引入建筑行業(yè),同樣有一定道理。有的藝術是屬于全人類的,可稱是無國界的,但這樣的“藝術”絕不同于建筑藝術,因為建筑藝術具有地域性、人文性、傳統性、政治性、公眾性等特質,它一定是有國界的。純藝術如音樂、舞蹈、歌唱、油畫作品,是供喜愛者欣賞的,但建筑藝術卻必然要被不喜愛者所忍耐。建筑會在相當長時間內留存于社會,建筑藝術的社會作用與使命感必然要引領藝術性的追求,因此,建筑師應首先是匠人,并含有民族的、時代的藝術性。當然,建筑雖是普適行業(yè),卻具有精深的科技含量。梁思成先生在清華大學建立建筑系時曾援引當年營造學社社長朱啟鈐先生從《考工記》中引用的半句話,提出“匠人營國”的口號,即是定位和鼓勵我們建筑學的學子要學作“哲匠”,他則自謙為“拙匠”。
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關于匠人精神,我認為應以精益求精為重點。
而提到匠人精神,就自然地會想到日本。日本人在制造水平上的精益求精和不斷進取,的確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
華北在日據時代是淪陷區(qū),我幼年時生活的北平市居民區(qū)中,也散居著一些日本人家,他們大多是淪陷區(qū)日本侵華駐京者的家屬。我們欣喜地迎接了日本的無條件投降后,看到了他們的撤離。他們的一些日本制造居家用品也經收舊貨者或日本家庭雇傭的中國保姆們流入了中國市場。由于當時物資匱乏,這些舊貨在市場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它們被人們稱之為“東洋貨”。這絕對是含貶意的,因為“西洋貨”指的是英、美、德等國家的產品,被認為是真材實料的工業(yè)產品,設計認真、耐用、易維修。“東洋貨”被認為是“樣子貨”,中看不中用,是短壽命的,色彩艷麗、花里胡哨,大多都是木質、紙質的手工業(yè)品或粗制品,比如電話機、收音機都是木殼的,用三合板等做成,連門窗也是紙糊的。“東洋貨”和“西洋貨”相對比,名聲相差甚遠。
大約上世紀六十年代,北京舉辦了日本工業(yè)展覽會,那時我已是高中生,參觀所見的展品仍色彩艷麗,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通過各種塑料制品表現出來,收音機、錄音機、電話機的外殼已不再是簡單的木質品了,木質品已歸入藝術品和傳統文化制品當中。只二十年,日本的產品品質就大大提升了。改革開放初期,我第一次去日本出差,深刻地感受到,他們的產品,特別是高科技產品不僅先進,而且精致可信。在商店,售貨員與顧客只研討什么類型的產品最適合客人,而不會將商品互相比對、挑選、檢查,因為它們都是“可信商品”。
近10多年,我們常常因中國貨的廉價、低質、缺乏信譽而痛心。但回顧印象中的日本,我卻很有信心。他們能改變得如此徹底,我們?yōu)槭裁床荒埽恐灰覀兣Γ惨欢ㄗ龅健J紫仁且朔陨淼乃枷胝系K,要提升工業(yè)化的文化,提升各行業(yè)工作者執(zhí)業(yè)水平。目前,急功近利、以奸行商、以詐行事、不求好只圖“多、快、省”等行為十分多見,對這些行為,我們要糾偏。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倡 “工匠精神”,證明這個糾偏已經有力地啟動了。以日本為先例,我們應有信心,但絕不能奢望一蹴而就,必須堅持努力、自覺地在這條道路上走下去。
這些思考讓我感悟到,我所從事的城建行業(yè),匠人的主要工作應在于精益求精地進行營建、制作、維修、系統調試、設備安裝、操作專項工具和產品售后服務等方面。正因如此,我也常常提倡,專業(yè)的進步要從認認真真地執(zhí)行專業(yè)的調適、運行、檢測、維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開始,應本著匠人精益求精的作風,分析不應出錯卻容易有過失的環(huán)節(jié),著力改進,使我們的各種投入產生實效。年輕人的成長和磨練更要傳承匠人的精神,要從這些細節(jié)做起。
教育要培養(yǎng)“藍領”
在現階段,我認為中國匠人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沒有給其應有的尊嚴。過去,社會上對匠人缺少應有的尊重,這是我國教育政策的短見,是中國文化中“唯有讀書高”的劣根性殘留,是經濟發(fā)展的軟肋。就這一話題,我曾向教育部副部長建言,高等教育只培養(yǎng)“白領”卻沒有培養(yǎng)匠人,即俗稱的“藍領”。然而,中國沒有“藍領”是萬萬不行的,這已成為中國工業(yè)發(fā)展的軟肋,而多年來只是一些“假白領”帶著一批農民工在充當“藍領”。這并非是對農民工的貶低,而是我國教育政策的一種弊端。中國的產業(yè)發(fā)展尤其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十分迅速,大部分制造業(yè)的生產線經由合資企業(yè)從國外引入,有的企業(yè)已發(fā)展成為先進的獨資企業(yè),這些生產線以流水作業(yè)的方式將產品生產環(huán)節(jié)分解得極細,崗位工人由農民工經過簡短培訓就能勝任,他們是目前中國大部分“藍領”群體的起點。當然,這部分農民工中的一些有心人也加入到計劃管理、質量管理等工作中,成長為“藍領”。但這種“藍領”并非通過職業(yè)教育成長,而是從實踐中得到知識,仍缺乏系統的培養(yǎng)。因此,從教育本身反思,我們有失于對“藍領”的培養(yǎng)。教育要符合生產力發(fā)展的需求,不僅要努力培養(yǎng)“藍領”,還要努力提高匠人的社會尊嚴。
國家將“工匠精神”提升為國家戰(zhàn)略,這對匠人、對我國經濟發(fā)展、對“圓中華復興之夢”的理想來說,是令人鼓舞的。中國有句古語:“事以急敗,事以緩成。”若能對這一弘揚踏實做事的理念有更多共識,認真自覺地堅守,應是我們圓夢的重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