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話題】
從1978年對外開放至今,中國已經走過了38年,并且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首次超過萬億美元大關。對外開放給中國社會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有目共睹,同時,學界也在反思其帶來的問題。《城市化》雜志特邀中國人民大學校務委員、經濟學院教授顧海兵就這一熱點發表觀點。
顧海兵:中國人民大學校務委員、經濟學院教授
對中國對外開放過度、對內開放不足的判斷,源于我對國家經濟安全20多年的研究。我們知道,只要有國家存在,就必然存在國家利益,有國家利益就必然存在國家安全。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們更多采取封閉的做法,也存在著想開放、人家未必開放的現實。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對外經濟交流逐漸發展起來。原來的國家安全指的是國家政治安全、國家軍事安全,漸漸地,國家經濟安全逐步上升到很重要的位置。在這個大背景下,我觀察發現,我們國家存在對外開放過度、對內開放不足。
講到對外開放過度,主要體現在我們對于外資、外企、外國人的超國民待遇。這種超國民待遇表現在方方面面。比如,國家工商總局對外企設有專門通道;城市招商引資對外企有各種優惠政策;國企等大企業審計基本上被國際四大審計事務所壟斷;開放之初,我們采取出口退稅促進對外貿易,但到今天,為什么外貿出口還要退稅?他們用的是誰的產品呢?同樣的產品,國內要收增值稅,出口就要退稅,而且一年退稅規模巨大,以萬億元計算。這意味著,這類外貿企業在中國的土地上基本不納稅。在一些地方,政府還要給這類企業補貼。我國與美國、日本不一樣,他們是以所得稅這一直接稅為主,我們是間接稅為主,增值稅在我國是大稅種。增值稅的減少直接對我國的公共服務、公共產品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另外,不納稅,憑什么給這些企業提供公共產品、公共服務?
我認為,對外貿易應該是有限度的對外貿易,不是外貿企業數量越多越好、規模越大越好。實際上,外貿是一把雙刃劍,外貿依存度應該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對外直接投資,總體上,我持否定態度,因為它與外貿有嚴格區別。對外直接投資意味著人要出去,錢要出去,這違背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概念。外貿是人不出去,物品出去。不久前,津巴布韋宣布一項政策,要所有的外企放棄50%的股份,只能持有49%的股份。這說明,一旦涉及國家利益,許多對外投資就會打水漂,而且還會受到一些政治方面的影響。同樣,進入中國的外資也是這樣,不是規模越大越好。并且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國家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大國,按照人口、土地、經濟等指標進行測算,我們可以說是一個巨國。一方面,國內市場很大,巨大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另一方面,我們卻在以低廉的價格養全世界。為什么非要搞那么大力度的開放呢?
說到對內開放不夠,主要體現在諸多的行業不讓內資進入。比如廣大的第三產業,學校、體育、醫院等等,存在種種限制。全世界普遍實行醫生獨立開辦私人診所,但我們仍然是大醫院。廣播、電視、電臺、報紙新聞行業等,鮮見民營企業。99%的金融機構都是國有,而且這些機構都有行政級別。可以說,100多個第三產業,在對內開放方面做得相當不夠,國進民退現象突出。對內開放就是對老百姓開放,近期發生的雷陽事件也反映出,打擊的就是一些小店,對做小買賣的就不能網開一面嗎?再比如黑車,北京正規的黑車有7萬輛,不正規的有20萬輛,怎么打?打得盡嗎?這些都是對內不開放的表現,還是在延續過去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還有就是,老百姓反映問題總是遇到部門“踢皮球”,原因在于政府沒有監督。因此,推動改革必須是政府,只有監督政府才能推動,關鍵是做好權力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