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4-02 19:44:01
來源:光明網 作者:苑廣闊
春分到清明,是踏青賞花的好時節,各地游園的人也絡繹不絕。然而,許多人春游途中不僅“動眼”看、“動口”評,還會忍不住踩樹折枝、攀爬亂躺地“動手動腳”起來。春色滿園,你能忍住沖動“不動手”嗎?(4月1日《中國青年報》)
清明節前后,關于殯葬、祭祀的話題又多了起來,但很顯然清明不僅僅只有殯葬與祭祀,尤其是隨著清明小長假的來臨,很多人也在盤算著如何利用這難得的三天假期來一次短途旅游,或者至少到郊外去踏青賞花,畢竟現在正值一年當中最美好的季節,大自然的魅力讓人無法拒絕。
而隨著趁清明假期外出旅游、踏青的人增多,各種不文明現象也相應的多了起來。公園的草坪上,游客散盡,垃圾遍地,顯得格外刺目;河邊田畔,花被摘光,枝被折斷,留下一片狼藉。這樣的不文明現象,除了對美麗的大自然,對春天造成直接傷害之外,還對整個社會的文明環境造成了破壞。
市民游客踏青郊游的場所,無非是兩種,一是有人管理的公園、景區;二是無人管理的郊外田野。對于第一種場所,我們可以通過管理來對市民游客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引導、教育或者是處罰,但是對于第二種場所,卻基本上只能依靠市民游客自己的道德自覺和自我約束。調查顯示,有52.2%的受訪者面對他人的不文明行為時,會用眼神給予鄙視,這種質疑與批判的眼神,可能也會對不文明現象起到一種引導和規勸的作用,但作用畢竟有限,而面對他人的不文明行為能夠出言出手制止的情況,還很鮮見。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有80.9%的受訪者認為春游文明應從自身做起,保證在春游時做到“動眼動口不動手”。“動眼”是為了欣賞春天的風景,“動口”是為了交流、討論或抒發對春天風景的贊美,而“動手”卻只能對春天帶來傷害。這樣的調查結果,說明我們身邊的不文明之人終究只是少數,如果能夠通過各種手段,比如教育引導、加強管理、適當懲戒等等,讓這部分人也文明起來,那么我們整個社會的文明短板就有可能得到彌補,整個社會的文明環境就有可能得到改善。
也有人從更高的高度來探究社會不文明現象的成因,比如教育上的嚴重偏差,因為民眾教育、公民教育向來是我國教育體制中的一個短板;比如整個社會價值取向出現了偏離,人人都只為自己,卻不考慮他人的感受,不考慮社會的反應;在比如制度設計缺乏公平公正,很多人所承擔的責任與所應享有的權利并不對等,當只有責任而沒有權利,那么這種責任就會被質疑,就會被拒絕承擔等等。
這說明國民文明素質的提高,社會文明環境的好轉,確實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從政府到社會,從公共人物到普通百姓共同的努力才行。值得高興的是,通過近年來媒體的頻繁報道,說明我們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并且正在祭出各種解決問題的辦法。那么,在清明假期來臨之際,作為普通的市民網友,就從清明出游“動眼動口不動手”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