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消協統計,我國每年在清明節期間用于祭祀焚燒的紙張就達千噸以上,清明節當天全國“白色浪費”高達100多億元。(4月4日 《北京晚報》)
不僅是焚燒紙錢,放鞭炮、燃香燒臘等都被認為是在清明節祭祀祖先的規定動作。這種掃墓風俗被認為是孝與禮的集中展示。不過,在時代發展的當今,祭奠緬懷方式也應有與時俱進的新思考。
拿焚燒紙錢和祭祀用品來說,不僅是對自然資源的浪費,還容易形成顆粒物污染。墳址往往在山林農地之中,對于焚燒紙錢之后的暗火稍加疏忽,就容易觸發森林火險的發生。這些都是我們都熟知的道理。另外,紙錢大都和人民幣高仿,在制作和流通過程中,是有非法制造假貨幣的嫌疑。
清明節的無煙綠色祭掃,在邏輯上應該是大勢所趨,但在實際過程中,卻很難推展開來。究其原因,無非是人們延續老舊傳統的習慣性強。其實,在某些地方,早就進行了無煙祭掃的模式。廣州市火葬場在幾年前就劃出獨立區域作為無煙拜祭區,鼓勵群眾開展鮮花拜祭。據了解,近幾年來,在清明節高峰期,每天參與無煙拜祭的市民大約在五千人以上。
此外,祭掃的道具也可以運用出科技思維。今年春節期間討論頗多的燃放鞭炮,讓電子鞭炮成了電子商務網站的熱搜詞匯。這種它山之石,完全可以“拿來主義”。如今電子花圈、電子禮炮在電子商務網站都能搜到。它們可以讓人們既充分表達緬懷先人的情感,又有效減少了環境污染。同時,這些祭掃物品可以進行重復利用,從而降低清明節祭拜的成本開支。
通過綠色環保的方式,足以承接起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某些人卻抱著焚燒“寶馬車”“別墅”等等紙面上的奢侈,認為這些可讓先人在另外一個世界過上富足生活。有的甚至是你燒幾億賬面的冥幣,他就燒幾十億的冥幣。這種面子上的負擔,可能從某種程度上是彌補先人生前在物質生活上的某種遺憾。但如果真有心的話,可用植種松柏的方式,來為先人在自然銀行中存入一筆綠色財富。這筆不大不小的投入,能夠支撐起人們對于先人情感上某種拾遺補缺。
一直以來,厚養薄葬都不是什么新觀念,卻很容易被本末倒置。倡導無煙祭掃,省下來的真金白銀可以回流到對健在長輩的贍養。這是在情感和道理上的立場。另外,清明節作為國家法定節假日,除了有懷念先人的肅穆之外,更多時候是具有踏青郊游的休閑氣質。插柳、踢蹴鞠、打馬球,這都是古人在清明時分的保留節目,所以休閑氛圍應是清明節大部分時候的基調。而無煙祭掃則應該是其中具有實質性的一個環節。畢竟,空氣好才是心情好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