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副司長倪春霞在天津大學一場有關農村留守兒童、城市流動兒童的研討會上透露,我國今年將首次摸清留守兒童底數。留守兒童問題已是我國重要的社會問題。全國究竟有多少留守兒童?一直缺乏權威數字。倪春霞表示,此前使用的都是估計的數字,民政部已與教育部、公安部等決定今年開展留守兒童全面摸底排查工作,從而實現精準幫扶。(3月27日澎湃新聞)
其實,近期國家民政部長李立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透露了,今年上半年將開展一次全面的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把情況搞準,底數摸清,引導基層自治組織和社會力量實行精準關愛和保護”。近年來,6100萬留守兒童這一說法已廣為人知,但嚴格說來,這一數字并非源自主管部門的專項統計,而是婦聯從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中抽取126萬人口樣本,進行統計分析和推斷所得出的結論,所以其精確性當然還有待提升。
準確掌握留守兒童數量是精準幫扶留守兒童的一項基礎工作,無論是確保精準扶貧的效率,還是為決策提供信息參考,都十分必要。還要看到,目前對于留守兒童的具體數量其實也不乏爭議,有專家就估計我國留守兒童總數應在1億左右,其中包括約3600多萬的流動未成年人。最近有媒體發表的中國留守兒童報告,更指出當前已出現了代際留守輪回的問題。種種情況說明,決策部門對于留守兒童數量有一個更為精準的摸底,實屬必要。更為重要的是,由民政部、教育部等多個國家部門進行專項調查行動,所體現的對留守兒童群體救助的行動價值,也不啻為具有信號意義。
當然,數量摸底不是關注留守兒童的全部,它只能說是精確扶持的第一步。事實上,相較于數量上的模糊,對于留守問題,當前社會最缺乏的恐怕還是對于這一群體真實生存狀況的準確感知。換言之,要準確了解留守兒童的數量,全社會特別是決策部門,更要看到留守兒童數字背后真實的“人”與問題——不只是留守孩子所遭遇的問題,還應包括留守現象背后的家庭和社會成因。
有人早就不無擔憂的指出,當前對于留守問題的關注已出現了一種標簽化現象。比如將留守兒童與“問題兒童”等同,這種標簽化的稱呼,其實在客觀上加劇了留守兒童與其他一般孩子的身份認同隔閡,既不利于他們的成長,也將遮蔽更多的“留守問題”。而當前留守兒童所受到的一些公共關注,也多源自于一些極端事件中的新聞報道,若只看見“新聞里的留守現象”,將難免令更多的生活在真實生活的中的留守兒童,他們的困頓、所思、所想、所需被選擇性忽視甚至是遺忘。對這一切的糾偏,顯然需要讓全社會看到中國留守兒童真實的生存全貌,而不只是新聞中“浮光掠影”的鏡像與一個干癟的數字。而這些已然是數字摸底之外,迫切需要呈現的留守兒童信息。
留守現象作為一種轉型期的社會問題,它的解決注定需要過程。因此,我們今天談解決留守問題,實質上有著兩種需要同時兼顧的問題面向。一,對于既有的留守兒童,如何在公共救助層面,從物質幫扶到心理關懷上,彌補他們應有的公共權利,這顯然需要一套有效的救助體系與制度的確立;二,則要從社會制度的頂層設計與改革層面,著眼于留守兒童數量的減少,正如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中所提到的,到2020年使農村兒童留守現象明顯減少。它需要的是打破城鄉二元格局與戶籍政策等阻礙家庭“團圓”的制度壁壘。
只有關照到“人”與“問題”的數據統計,才能具備足夠的公共溫度。希望這一輪對于留守兒童的摸底排查,能夠真正實現國家層面對留守兒童生存狀況的一次真實的窺探,和對留守問題的真實發現。而它所起到的作用,也不應該是停留在對數據的掌握上,而是從數字中凝聚社會解決留守問題的共識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