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留守兒童成長中親情缺失 城市生活父母無力承擔
時間:2016-02-01 16:01:25  來源:人民日報  

編者的話:

    寒假是學生們最盼望的假期之一,傳統佳節春節就在這個假期中——買玩具、品美食、聽鞭炮聲、掙壓歲錢……然而,在廣大農村地區,許多留守兒童的盼望和期待卻有著一層更深的意義:春節有可能是一年之中他們與遠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團聚的僅有機會。

    本應天真爛漫的年紀,不在父母身邊,得不到周到的照管。親情缺失、心理孤獨、行為叛逆,這是部分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狀況的真實寫照。問題亟待解決,但“牽一發而動全身”,事關新型城鎮化建設、戶籍制度改革、教育公平化……每一個問題都是深化改革進程中的難點。

    最新數據表明,我國2015年外出農民工16884萬人,比上年增長0.4%。農民工子女何去何從?“進城市”會遇到什么障礙?“留農村”可以受到哪些關愛?在呵護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的問題上,政府、學校、家長及社會組織分別可以如何作為?本報記者分赴廣東、河北、陜西、浙江四地,聚焦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寒假生活,探究各地關愛成長的好辦法和長效機制,探求解決問題的可行性思路。請看記者調查——

    成長中的親情缺失

    92%的農民工認為撫育子女是自己的責任,但80%的子女不得不由祖父母或其他親戚照顧

    “今天的天氣很冷,但陽光明媚。爸爸媽媽終于要回家了,我真的好開心……”1月26日,河北省廣平縣廣平小學四(一)班學生趙珂珂在日記中寫道。

    10歲的趙珂珂是廣平縣勝營村人,出生剛過70天,在北京私人醫院工作的爸爸趙松義和媽媽李艷敏便將她留給了爺爺和奶奶。春節越來越近,得知爸爸媽媽農歷二十八就能回家,趙珂珂就天天翻著臺歷數日子。然而,大年初三,趙松義和李艷敏便又要遠赴北京,珂珂只能再等待下一次相聚。

    趙珂珂的情況在當地并不鮮見。地處河北省南部的廣平縣是個典型的勞務輸出縣,外出務工人員達5萬余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8%。

    和趙珂珂不同,家住廣平縣新鎮村的李彎彎,這個寒假過得依然不輕松。除了完成作業,彎彎每天要幫助爺爺奶奶干農活、做家務、輔導弟弟妹妹功課。彎彎的爸爸劉常勇常年在山東一家童車廠務工,孩子們對他非常陌生。和眾多外出務工的爸爸一樣,劉常勇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兒女。這個春節,他和妻子本來商量著怎么著也得回家看看孩子,但因工廠訂單緊張,愿望無法實現了……

    與此同時,隨著春節的臨近,又有一群小候鳥陸續“飛”到父母身邊。

    維維的父母一直在杭州打工。這幾年的寒假,維維都會從徐州老家“飛”去杭州和父母團聚。

    那么寒假像維維這樣的小候鳥在杭州又有多少呢?杭州市三墩鎮綜合文化站站長朱嫣紅做過一次調研:目前,僅在三墩鎮,外來人口就有11萬,占總人口的67.3%,其中大部分是來自農村的外來創業者,隨之而來的流動兒童數以千計……

    根據全國婦聯發布的《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現在我國有6000多萬留守兒童和3500多萬流動兒童。農民外出務工是我國留守兒童的一大成因。根據國家統計局1月19日最新發布的數據,我國2015年全年農民工總量27747萬人,比上年增加352萬人,其中,外出農民工16884萬人,比上年增長0.4%。

    調查顯示,農民工對撫育子女和養家責任的認知程度和期望很高,92%認為撫育子女主要是父母的責任。但這種責任與實際承擔能力之間存在著巨大差距,80%的子女不得不由祖父母或其他親戚照顧。

    “青少年階段是最需要父母關愛的階段,可很多留守兒童卻只能伴著‘親情饑渴’而成長,他們中的一部分性格孤僻,自閉、自卑。”廣平縣教育體育局局長史平興說。“每年寒暑假都是很多留守兒童和父母團聚的溫馨時刻,但因有些家長工作忙碌,對孩子缺乏監管,留守兒童在假期溺水、觸電、摔傷等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進不去的城,回不去的村”

    癥結在于無力承擔城市生活成本、工作太忙無暇照顧子女、子女無法享受均等教育服務

    珠海市協作者社會工作教育推廣中心(后簡稱“協作者”)作為國內較早回應城市化問題的社會組織之一,曾開展“子女對中國流動工人影響的研究”。該研究對珠三角和重慶地區的1518名流動工人開展問卷調查,并邀請9家工廠的25名管理人員、16名基層工人和20名留守兒童及其監護人深度訪談,完成了《他們也是父母——中國留守兒童家長研究報告》。

    報告顯示,超過80%的外出務工人員認為自己不是合格的父母;70%的受訪者有愧疚感:他們很擔憂與孩子分離,更苦于無法與孩子保持親密交流。很多進城務工人員常年與子女分離。“沒有辦法讓孩子過來,在老家安全點。”在珠三角打工10年的王立新說,除了過年,他就沒見過孩子們。3年前老婆何小麗也從廣西玉林老家前來打工。夫妻倆希望能多掙點錢,修好老家的房子,到孩子讀初中時就回到孩子們身邊。

    能不能把孩子們接來身邊?王立新和何小麗異口同聲地說:不可能!

    王立新在建筑工地干活兒,工作時間長;何小麗在家政公司登記做鐘點工,夫妻倆都忙得腳不點地。“沒有人送他們過來;送來了我也不知道放哪里。放在家里,小孩子孤單可憐不說,沒人管還擔心不安全。”何小麗難過地說,自己天天幫人搞衛生做飯看孩子,如果把孩子接來還要請人照看,真不如不打這份工……

    “但家里缺錢,一時還回不去,能怎么辦呢?”這也是大部分留守兒童家長面臨的最大問題。據《他們也是父母——中國留守兒童家長研究報告》顯示,有三個主要障礙導致農民工與孩子分離:“無力承擔城市的生活成本、工作太忙無暇照顧子女、子女無法享受均等教育服務。”對很多家長來說,他們不得不將子女留在家鄉,但即便是在家鄉,也很難為子女找到合適的照顧人選。

    嚴浩龍和丈夫老白從湖南家鄉到東莞打工已有15年,夫妻倆在東莞華堅鞋業印刷部做技工,每月兩人工資加起來有6000多,小日子穩定下來,每年都能攢一筆錢回鄉。但他們漸漸發現,兒子白龍年紀越來越大,身體卻不如別的孩子健康,且開始逆反難以管教,終于下決心于2015年把他接到了身邊。

    “他身體不大好,性格還難管教。我們把他接到身邊來,但也不敢對他有什么要求。”老白有些無奈。現在白龍在廠區附近的中學上學,一年大約6000多元,假期要去武術班,又是700多元。但夫妻倆已下定決心,為了孩子的成長,無論有多難,還是要盡力把他留在自己身邊。

    你的成長多方關切

    教師定期家訪幫扶;工廠為有需求的工人提供家庭房;學校無條件接收學區內隨遷子女入學

    “俺家珂珂性格內向,怕見生人,但對老師卻非常依賴,每次見到老師都挺高興,有時候還舍不得老師走。這個假期孩子不僅作業完成得好,性格也開朗了不少……”趙珂珂的爺爺趙如旭這樣告訴記者。

    這個寒假,趙珂珂的班主任曹靜老師需要走訪12名學生,其中就有趙珂珂等3名需要“重點關注”的留守兒童。按照計劃,她每周都要對這3名留守兒童進行走訪,輔導他們完成為其“量身定做”的“創意作業”,還要和他們談心,做游戲,開展假期安全教育等。

    曹老師的家訪,只是河北廣平縣開展的“千名教師訪萬家”活動的一小部分。據介紹,針對大量農村留守兒童在假期所面臨的“學校老師管不到、家長又無暇管”的境況,廣平對前期排查出的792名留守兒童予以重點關注,要求以學校為單位,組織教師結成假期“幫扶對子”,每周開展一次幫教活動,通過輔導作業、心理輔導、做游戲、講故事、參加社會實踐等方式,幫助這些孩子彌補“親情缺失”,克服困難,去掉自卑,建立自信。

    “寒假是學生們最盼望的假期,因為有中國傳統節日——春節在這個假期中。買玩具、品美食、聽鞭炮聲、掙壓歲錢……多數孩子都在期待著春節怎么玩。而在廣大農村地區,許多留守兒童的盼望和期待卻有著一層更深的意義:因為春節有可能是他們與遠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團聚的僅有機會。對于我們老師來說,這也是家校聯合、合力塑造留守兒童品格習慣的‘黃金時間’。”曹老師說。

    “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看著調皮,其實心里很失落。叛逆恰恰是失落感的宣泄。”從事教育工作20余年的廣平小學校長閆曉平說,“老師是比較了解孩子的,孩子也比較信任老師。結對幫扶確實能給孩子們帶來慰藉,預防出現更多的問題。”

    除了像廣平縣一樣,讓留守兒童在農村得到更多的關愛,也有一些地方在探索,如何幫助留守兒童進城與父母團聚。在東莞華堅鞋業,工廠為有需求的工人提供家庭房、夫妻房;在假期,還會為有子女探訪的工人提供特別住房。對于父母擔心的安全問題,工廠則安排保安和宿舍管理員負責父母上班時孩子們的安全。不過,在這家每個廠區有幾千人的工廠,目前僅有2%的工人享受這份福利。

    假期的團聚畢竟短暫。更有不少地方在嘗試著讓奔波的“小候鳥”們真正“落”在父母身邊。

    曾經是假期“小候鳥”的小佳佳如今就留在父母務工的城市西安不走了。

    據西安市教育局2015年9月統計數據顯示,西安市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初中階段就學共7萬多人,小學約有19萬人,一共約占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的32%。為了讓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上得了學、上得好學,西安市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統籌安排在公辦學校就讀。“一些程序也在不斷簡化,孩子上學確實方便了一些。”小佳佳的母親李雪麗說。

    “在中招報名中,凡具有西安市學籍、符合條件的學生均可報名參加中考,不受戶籍限制;在公辦學校就讀期間,隨遷子女享受同西安市常住人口子女的同等待遇,并執行同等收費政策。”采訪中,西安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守望在改革的逐漸推進中

    政府政策傾斜,使流動人口在城市享有均等公共服務;發揮社工作用,從專業服務角度回應留守兒童問題

    有專家提出,幫助隨遷子女在當地入學有助于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就近入學”政策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一些務工人員非常希望子女上好學校。于是根據‘就近入學’的原則,將租住房或家庭戶口集中遷到熱門學校的周邊。好的學校就這么多,并不能滿足所有學生。部分城區公辦學校由于周邊人口密度太大,長期出現學位緊張、教室爆滿等問題,對正常的教育秩序會造成很大影響。”西安市教育局工作人員說。

    “即便孩子可以在當地上完中小學,因為不能在當地高考,最終還是得回到原來的省市。”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異地高考,因為涉及到戶籍問題,所涉及的范圍更廣,牽扯的利益更深,也成為很多外來務工者擔憂的問題。

    在西安,小佳佳還在初中愉快地讀書;她的母親李雪麗已在未雨綢繆,給她籌劃在西安參加高考的事情了。

    2012年8月,國務院轉發教育部等四部委《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意見》,方案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具體條件,制定具體方案。自此,全國各地開始陸續出臺異地高考改革方案。

    2013年底,陜西出臺隨遷子女異地高考方案,方案規定,從2016年起,在陜西省參加高考的要求如下:截至高考當年,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在陜連續學籍滿3年,按規定完成學業并獲得陜西省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校頒發的畢業證書。普通高中畢業的學生還應有全省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成績。

    這也就意味著,盡管小佳佳并沒有西安市戶口,依然有機會在當地參加高考。“西安的包容讓我們更加安心地在這里工作。雖然工作累一些,但是我們也覺得自己是這個城市的一部分。我們也有義務將這個城市建設好并愛護好,畢竟我的孩子以后也會在這里生活。” 李雪麗告訴記者,開明的政策讓她對未來更加有信心,生活和工作的心態也逐漸發生著變化。

    “協作者”調研報告指出,有子女的農民工最期望得到的支持包括:靈活的工作時間(64%),得到住房(54%),孩子入學(72%)。“然而,參加調查的有子女的流動工人中,只有不到1/4的人認為自己獲得了或多或少的幫助。”

    除了為農民工的子女提供均等的教育機會,有關專家還建議:政府向農民工開放城市公租房,在農民工聚居的工業區和社區建設公租房,以較低的價格提供給家庭式遷移的流動工人,滿足有子女流動工人家人團聚的基本需求,降低其在城市的生活成本;改革戶籍制度,使農民工及其子女在城市享有均等的公共服務;在留守兒童集中的鄉鎮學校設置駐校社會工作專業崗位,從專業服務角度回應留守兒童因與父母分離帶來的各種成長問題;在留守兒童所在學校的鄉鎮社區建設廉租房,向因為照護留守兒童而從鄉村流動到鄉鎮的留守老人提供必要的居所和必要的社區照護服務。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