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以小家治國平天下,東方文明以食為政首,重農固本的農耕文明。在全球經濟國際化的時代,在高速現代化的中國,農業如何發展,成為執政黨面臨的首要問題。
確保延續9000年的農耕文明,小農經濟則是中國文明中的精髓。
小農經濟遠離市場,遠離市場經濟,遠離市場競爭,遠離下崗就業,遠離人間冷漠,遠離環境污染,遠離有錢便使鬼推磨。人性與天性結合,農耕文明創造了全世界最燦爛的文明,出世與入世的態度印證著人類永不停歇的腳步。
小農經濟,是熟人經濟,是道德高于法律,尊嚴高于經濟,是誠信優于金錢的鄉村社會。
鄉村只能有合作社,不能做公司。農民與合作社是道德與熟人關系,合作社與公司是市場與法律關系。讓農民與公司對接,就是道德與法律對話,這是兩個層面的事,如同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中國道德與信任一直存在于家族之間,從來沒有走進社會。
如同農民種田,糧食通過市場銷售出去,在農民與市場之間一定要有商人。而不是農民直接面對市場,市場風險、契約精神、儲運加工、貸款抵押等是個體農民無法承載與適應的,需要在農民與市場之間成立一個集體或合作社來對接。
市場、就業、競爭、金融、抵押、公司、民主選舉等,這些是城市文化強加給鄉村的,這是對農村自理、自給、自治的干擾,同時也是對農產品進入市場的破壞。
農民生產出來的農產品85%是自己吃,多余的一點用來交換鹽、布等生活必須品,他們在本質上遠離市場與競爭,安居樂業慢生活。家和萬事興且隨心如意的田園生活就是他們的標準,也是今天城市人的夢想。
農村慢下來,城市才能快發展。農民安居樂業,城市人才能體會和享受悠閑雅致的生活。農民擁有了菜園,喂雞養豬,城市人才真正地擁有了“民以食為天”。
讓農民遠離市場,遠離競爭,遠離公司與生意,遠離城市人的聰明。
老子曰:不尚賢,使民不爭;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無為無,則無不治,為天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