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召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據披露,經過改革開放37年來的努力,我國已使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截至2014年底,按照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的國家扶貧標準,我國仍有7017萬貧困人口,約占農村居民的7.2%。會議要求,未來5年,使7000萬人脫離絕對貧困。(新華網12月3日)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未來5年扶貧工作的著力點和難點,均在于數量龐大的農民能否如期脫貧。農民的生存境況,不僅僅關乎農民自身的生活水平,也關乎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大計。缺失了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是殘缺的、不完全的發展;而農民成為一個體面的職業,則更是這個國家近百年來志士仁人夢寐以求、戮力而為的終極愿景。
據新華社報道,7000萬人大多集中在中、西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多為深山區、石山區、高寒區、黃土高原區、地方病高發區。這些地方自然條件惡劣,扶貧開發成本很高。不僅如此,那些統計數據中已經脫貧的農民,其承受意外風險的能力也十分薄弱,一場大病就可能使整個家庭再度陷入貧困的泥淖,改變命運的機會也顯得稀缺。
若想讓農民“體面”起來,并在短短5年時間里完成脫貧任務,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大力氣。其一,現行的政策、措施應該以激發農民自身的主體能動性為旨歸,舉凡所有的扶持、推動、投入,均應該聚焦于這一點。早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農村為什么為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蓋因億萬農民以往被壓抑、扭曲的生產力得到了完全釋放。有鑒于此,在即將展開的農村現代化進程中,有必要以釋放農民的生產力為著力點。
就眼下而言,關鍵在于要以開放的思維,引導農民主動加入市場經濟,確立其市場主體的地位。在這方面,一方面,要加快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主體的發育,以帶動農民致富;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不同區域農村產業條件的千差萬別,并要尊重這種差異性,不能動輒動用行政力量去“強迫”農民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甚至以產業化、規模化的名義,剝奪農民的土地。必須明白,差異化本身就具有無可替代的市場價值。
其二,還應該加快社會保障對于農村的覆蓋。要看到此前已經鋪開的“低水平、廣覆蓋”在現實的局限性,在國家財力允許的情況下,大幅提高對農民的保障水平。以醫療衛生為例,以往過于市場化的醫療衛生已經并還將給廣大農民造成巨大困擾,這一點不改變,農民每年緩慢增長的那些收入,依然會被大大小小的醫院吞噬得干干凈凈。
需要指出的是,提高對農民的保障水平,并非僅僅是單向的投入,而應該是促進農民實現現代化的必要保障。這種保障一方面可以讓絕大多數農民免于疾病蹂躪之苦,另一方面,這種公共服務水平、層次的提高,也會降低這一群體下一步市民化的門檻,減輕流入城市的壓力,并順利度過城市化的適應期。
規模農業當然是一條重要路徑,但是,這種規模化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因為,還有幾億農民需要依靠幾畝薄田過活,“騰地”搞集約化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在這些零散的農民生計問題解決之前,政府理應擔負起更大的責任來。既要區別對待,更要政策兜底,比如,對于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通過低保政策兜底;而對因病、因殘、缺勞動力致貧,通過醫療救助脫貧。
這些年來,中國的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其中,不能忽略農民的隱忍和付出。也因此,對農民多一些反哺,“讓廣大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決不讓困難地區和困難群眾掉隊”,既是道義也是道理。畢竟,農民體面了,國家才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