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脫貧攻堅進入沖刺階段之際,中央召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這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后召開的第一個中央工作會議,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高度重視。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戰略和全局高度,深刻闡述了推進脫貧攻堅的重大意義,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脫貧攻堅任務作出部署,明確了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大政方針、目標任務、總體要求。(11月30日《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沒有貧困人口的脫貧,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在貧困地區,而教育發展的滯后、受教育程度偏低是老少邊窮地區貧困的主要癥結之一。由于沒有文化,沒有技術,勞動者普遍存在著“打工沒技術,創業沒思路,務農沒出路”的狀況。要補上貧困地區的短板,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掌握一技之長,是拔掉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歷史上曾經荒涼落后的潮州成為歷史文化名城,就是精準扶貧的樣板。韓愈之前,潮州只有進士3名,韓愈到任潮州刺史后,花大力氣興辦鄉校:知州學停辦,已經有100多年沒有人赴京考取功名,他大膽啟用潮州英才趙德主持教育工作;辦學缺資金,他把自己八個多月的俸祿捐出來“以給學生廚饌”……韓愈的興學,滋潤了潮州人的群體性格,使潮州人形成一種深厚的文化底蘊。到南宋時,登第進士就達172名,潮州贏得了“海濱鄒魯”的美譽。
貧困地區要拔掉窮根,就不能讓孩子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要在人口較為集中的行政村,大力發展普惠性幼兒園;人口分散的地區,因地制宜開辦流動幼兒園;完善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將老少邊窮地區的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管理,給予相應的政策、資金扶持,加大貧困地區農村學前教育的推進力度。
要讓貧困地區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質量的教育,就必須要有一個有質量的師資隊伍。然而,即使在教育培訓投入位居山東省第一的青島鄉村,有的教師20多年不讀一本書,有的一下課就甩開學生,立馬回去照顧孩子。因為缺乏培訓,一些老師的素質差,能力低,根本沒辦法以身立教,為人師表……貧窮地區農村的師資隊伍素質可想而知。
令人欣喜的是,在國家層面,早在2010年就啟動實施了中小學教師“國培計劃”,到2014年已經培訓中小學、幼兒園教師700多萬人次,僅2014年中央財政就投入500億元專項資金,全年培訓240萬人次,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下一步,教育部等部門還將啟動實施教育扶貧全覆蓋行動,全面覆蓋貧困地區的學校、教師、學生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精確對準最薄弱領域和最貧困群體,加快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
經測算,截至2014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7017萬人。未來5年,每年要減貧1170萬人,扶貧開發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扶貧開發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增進人民福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要集中精力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離不開教育扶貧的治本之策,抓住了精準扶貧的“本”,再加上其他的超常舉措,就一定能夠確保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與全國人民一道,共享小康碩果。